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22年第11期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22年第11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小学语文教学》内涵更深,阵容更强,整合更合理。改版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将以全新的视角引领学术前沿,解析精品教例,传递教研资讯,提供互动平台,体现前瞻性、权威性、经典性、实用性相统一的办刊宗旨,立足于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之需服务,为各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者的研究、交流服务。

目录

卷首语 | 好课,应该是有余味的

《列子·汤问》中,有一则与歌唱有关的小故事。 传说有一位善歌唱的女子名叫韩娥,她要到齐国去,路上把粮食都吃完了,于是就在经过齐国雍门时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

前沿 | 积极推动核心素养观照下的语文学科实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一经颁布,就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作为一个学习者,深感如今信息化社会资讯传播的便捷。相较于学习2011年版、2001年

前沿 | 基于“三单”定位,架构学习任务群

学习任务群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的“亮点”,也是当下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2022年版课标 “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

前沿 | 统编教材策略单元的文本解读与教学实践

在统编本教材中,策略单元首次进入教材编写体例,充分体现了教材作为学科育人价值最重要资源与载体的功能与作用。针对一线教师普遍存在的无法准确把握统编本教材策略单元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的问题,笔者从“是什么”

前沿 | 儿童习作共同体的研究与实践

编者按&nbsp &nbsp 建立儿童习作共同体,是为了转儿童习作“独写”为“共创”,促使儿童有强烈的共同体归属感与明晰的身份感,激发独特的生命体验与个性化表达。本期将江苏朱萍名师工作室“儿童习作共同

前沿 | 儿童习作共同体:概念、价值及实践路径

一、儿童习作共同体的概念儿童习作共同体是关于儿童与习作的社会性安排,它提供给儿童围绕共同的习作任务而进行社会交互的机会,以习作活动为载体的社会交互中蕴含着多层次的参与:边缘的和核心的,在场的和虚拟的。

前沿 | 儿童习作共同体的组建原则与实施策略

长期以来,在习作教学中,儿童的精神成长和个性化表达的落实度并不高:习作教学情境的封闭、脱离社会生活,导致儿童在习作中说套话、空话甚至假话 习作教学方式的单一、僵化,导致儿童的习作交流与分享流于形式 习

前沿 | 儿童习作共学单的设计与研究

一、儿童习作共学单设计的学理阐述1.遵循儿童语言习得规律儿童语言习得是从说到写,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这不仅是表达习惯和形式的改变,更是儿童思维结构的进阶。思维是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思想、概念,而语言则

前沿 | 立足需求,让推荐深入人心

教学目标:1.能联系自己的阅读实践和对方的阅读需求,选择一本喜欢的书向同学推荐。2.能分段表达自己的观点,重点突出。3.能通过交流探究,学习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吸引推荐对象和更多读者。教学流程:板块一

教学 | 发现“发现”的意义

一、回忆单元主题,梳理单元内容(课前板书:表里的生物)1.聚焦单元主题师:孩子们,一起看大屏幕!这是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一起读——(出示)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生齐读)师:大家

教学 | 《伯牙鼓琴》(六上)教学实录及评析

一、知文意:以点带面,读中识文意师:同学们都已经读过了《伯牙鼓琴》了吧?生:读过。师:现在老师考考你们。你们先自己再读读课文,对照注释,想一下课文的大概意思。读得差不多懂了,就和同桌相互说一说。(学生

教学 | 用概念掀起古典名著思辨教学的盖头

一、研讨诸葛亮的“神机”与“妙算”师:《三国演义》为什么要塑造诸葛亮?咱们走进《草船借箭》找一找原因。谁先把故事说一说?生: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设计让诸葛亮用三天造十万只箭。诸葛亮将计就计,在大雾漫

教学 | 《朱德的扁担》(二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扁、担”等8个生字,借助图片和生活实际理解“会师、军队”等词语。2.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故事。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为什么战士们越发敬爱朱德同

教学 | 读场景 品细节 悟真情

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如“新滋味”“心酸”等。2.能聚焦场景、细节,品味语言,体会父亲的伟大以及“我”对父亲的怀念与感激

教学 | 一以贯之,凸显教学的逻辑链

一、立足大单元,理解整体设计遵循的原则1.基于真实生活情境。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舐犊情深”。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都有可亲可敬的家人。但是除了父母给我们的爱之外,在生活中我们还有同学之间

教学 | 《盼》(六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是如何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选取不同事例把它清晰地表达出来的。2.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景物等把“盼”的心情写具体、写生动的,说出这样写的好处。3.学习作者描写心

教学 | 《三黑和土地》(六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关键句,了解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感受土地与生命的密切联系。3.能表达自己对脚下土地的新的感受。教学过程:板块一&nbsp &nbsp 诗歌

教学 | “有你,真好”(六上)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选择一个人,通过事例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人的情感。2.能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或性格特点,尽量把事情写具体。能运用适当的写法表达真情。3.能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感受生活,表达

教学 | 如何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名篇解读 :民间故事中的百姓智慧《牛郎织女》是一篇著名的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老百姓口耳相传的经典,是老百姓智慧的结晶。中国有四大著名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

教研 | 联结律:建立深层的联系

在语文学习中,大脑中的“思维线条”——看不见的、无限多的“轴突”“树突”,在特定的环境中与学习材料建立联结。大脑中产生的联结越多、越深、越有结构,也就越能发生深度学习。怎样建立深层的联结呢?要找到事物

教研 | 顺应学习规律的教学逻辑,才是真逻辑

在江苏省第22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中,张家港市实验小学陈峰老师执教的《牛和鹅》一课,让大家拍案叫绝。这节课也无可争议地荣获了本次大赛的最高奖“李吉林教学奖”。《牛和鹅》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开

教研 | 唤醒,儿童习作指导的根

教学生习作的初期,教师总是想方设法给他们创设各种生活场景 想方设法地教给他们各种习作技巧,但结果并不如所期望的,学生写出的文字缺少灵气,那些呆滞、刻板的文章透着一种“累”。好的文字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

教研 | 文白互译教学,使学生文言文复述能力落地生花

优秀的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载体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的文化根脉所在,对学生提升核心素养提供了价值导向。如何让学生走近文言文,感受并汲取其语言精华,喜欢并传承这一独特的语言形式,需要我们创新文言文教学

教研 | 关联理论视角下儿童阅读与习作融通的路径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材里的课文精挑细选,阅读时看出那些可取之处,对其选剔与斟酌就渐渐增进了较深的识力,写作时凭着那种识力来选剔与斟酌,就渐渐训练成较精的技能。”这段话道出了语文教学中阅读教材文本与练习

教研 | 童谣,送给孩子童年的一份厚礼

童谣,民间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适合于儿童吟诵的短小的口头韵文艺术形式。在低年级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童谣教学不可或缺。怎样引领学生快乐读童谣,感受童谣的乐趣呢?本文将从多样诵读、理解

集萃 | 你听,汉字会说话

“逐渐、霎时、滚动、修补、传说……”课后服务时间,我正在听写,第一单元的易错词语在学生本子上逐一展现。批阅的时候,我却发现了问题:有的写“逐”字多了一点,有的把“补”字的衣字旁写成了示字旁,有的把“传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