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 | 归梦 道路时通塞,江山日寂寥。 ——〔唐〕杜甫《归梦》 一 父亲站在教室门口时,全班顷刻间安静了下来。有一种巨大的不安降落在我的身上,倘若我站起来朝他走去,事情就会往不可挽回的方向发展。过去父亲除了开学送我来报名,余下的日子他不会来的。此时他的突...
中篇小说 | 老鼠之家 1 好久没有下雨,冷风呼呼吹着,我揉揉眼睛,从洞里爬出来,田地荒芜,肚子咕咕叫,这个冬天要怎么熬才能到头?妻子爬出洞来,舔了舔我的耳朵,“阿米,赶紧去找食物,不然你的孩子会饿死在我的腹中。” 妻子尾巴变细,身材小了一圈。它跟着我在受苦。我舔...
短篇小说 | 故人何日成为敌人 我们家祖上并非地主,却住上了地主屋,而且一住就是四代人。到我这一代,地主屋已经不叫地主屋,而是叫破房子。父亲和我拆掉了东首的破房子,起了五层高楼。西首四间破房子原本住着我祖父的两个胞弟,一个中年出家,一个早逝,均无子嗣,房产自然由我父亲继承...
短篇小说 | 钟楼街 第一个跟我提到“曼德拉效应”的人是郝飞。那是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五日,曼德拉去世当天。作为新闻编辑的郝飞,倾向于用平行宇宙来解释这一概念。他信誓旦旦地说,之所以全世界如此多的人认为曼德拉已离世数十年,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死于罗本岛监狱——不少人还...
短篇小说 | 寻找发明家 十多年来,罗敷小姐一直被捕梦器和记忆镜里的几个片段苦苦折磨。那两件电子产品,是母亲秦织机的遗物。她九岁时,母亲就失踪了。那是几根关于往事的线头,草蛇灰线,互有指涉,但要融会贯通,却一时无法做到。正如她不知道(或不记得)父亲是谁。她发誓要查明...
短篇小说 | 黑夜里的月光星辰 一 那是一个倒春寒的早晨,凛冽的西北风打着旋儿将临空的雪花吹成一朵朵好看的花朵,在空中飘摇舞蹈。一夜过后,晶莹的雪花像一阵狂风过后吹落的梨花将整洁的营院厚厚地铺了一层,让略显单调而寂静的营院一下子生动起来,让人好奇而激动。 在纷飞的雪花丛中...
散文选家 | 大地的纸张 一 浪漫和壮丽穿越艰难的岁月,有时它简直就是一个象征,一个共同遵守的秘密——在辽阔的国土之上,石头,致密而坚硬的岩石圈,它构成了作为陆地上稳定的台地。上苍用它来撰写地球的历史,人类用它撰写自己的历史。 我走在云冈。 武周山的激情和不绝于耳的...
散文选家 | 问草记 我问六盘山,向它借一味药来医治方芸的病,抚慰我心中的痛,它便走向了我。 土石不语,山风猎猎,风过处草木摇曳,山在用草木的低语给我应答。深沉的、浓绿的枝叶,是六盘山涌动的血脉,在草木的枝叶间流淌,在植物的根系中奔涌、浓稠,在我的身体里温热、鲜...
散文选家 | 殷刘氏 那场雨是从凌晨开始下的。 雨水在天地间织成斜密的白色细网,水淋淋的村庄蒸腾着雾气,人们在雨中来来回回。狗不叫鸡不鸣。一切静悄悄的,像在上演一场庸常的哑剧。 祖母躺在大伯家堂屋里的床上,儿孙们站在院子里,等她咽下最后一口气,好大放悲声。她活得...
散文选家 | 幸存者 白鸟覆盖着苍山,青苔滋生于废墟之上。月圆之夜,田埂上的草垛静默如疲惫的旅人。篾匠阿普走在离开古道溪的小径上,张目四顾,心头涌上一阵茫然。清凉的夜风穿过他的身体,他的孤独便如火焰,在人生的至暗时刻凛然迸发,毕剥作响。 古道溪多了一个人,但我们...
散文选家 | 葡萄渐红时 一 一月,下大雪。 雪静静地下着。果园一片白,听不到一点儿声音。 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 ——汪曾祺《葡萄月令》 其实这些年很少见雪了,据说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缘故。正如玉梅老公在抖音视频里说:“得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他可真是出人意料,身为...
散文选家 | 黄公望的璜溪 1 遇上黄公望是在璜溪(璜溪,今天上海市金山区吕巷镇,因纪念儒士吕良佐,后更名为“吕巷”)新西街后的寿带桥上,这座始建于宋代的老桥,正被西边天空倾洒下的橘红色霞光映照着,桥栏望柱上的坐狮似乎累了一天有些慵懒,桥旁人家的院子里,一树粉白的杏花...
新诗 | 主持人语 虔诚、流畅、轻盈而不失沉潜,马累的诗歌流露出其心性,他拥抱着汉语优雅的形体,传递着对人间万物的体悟、关怀与温情。外婆、祖母、母亲,她们女性的爱如晨光,照亮心灵,而父亲的家书让诗人获得汉语的慰藉,仿佛星空与大地赠予的和光。枝条上的雪花,故乡的...
新诗 | 人间安静(组诗) 人间安静 我会偶尔回忆一段明快的时光, 外婆牵着我的手走过接近于坍塌的黄河渡桥。 流苏遮天蔽地, 万物都接近于风的线条。 我惊异于棉蕾绽开的过程, 也安静于外婆往我腿上伤口撒草木灰时 喃喃自语的过程。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河水洇出纯粹的黄...
新诗 | 火车站音乐会(组诗) 马蹄铁依然敲响 马蹄铁依然敲响 原始的古老时日。 看院子的身穿羊皮袄, 睡在木凳上。 尊贵的看门人懒洋洋, 被铁门外的嚷嚷吵醒, 起身,狼一般打哈欠—— 让人想起了西徐亚人! 那时奥维德怀着衰竭的爱欲 在诗篇中将罗马和飞雪弄混, 在我们野蛮...
“广州+”城市文学论坛 | 主持人 蒋述卓 唐诗人 本期关注广州与上海两座城市的文学文化。广州是岭南古城,自古以来就是连接海外的贸易枢纽城市,更是现代意义上连通世界的革命之城、当代历史上的改革开放前沿城市。上海是近代发展起来的最具现代感也最能体验到世界气息的摩登大都市。从历史定位、城市角色来...
“广州+”城市文学论坛 | 这也是生活:广州、上海城市文学比较 一 谈及广州的城市文化,“生活”大概是一个绕不开的关键词——甚或是诸多关键词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谢有顺对广州的论说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唯在这里,他们才如此强烈地感到世俗的烟火气,意识到“政治之外有日常生活,满汉全席之外有精致的早茶点心”。不过...
“广州+”城市文学论坛 | “问路”与“看景”中的城市空间语言 一、空间规划与空间语言 林云柯:前两年网络上流行过一个关于上海城市空间的笑话,是说有一个日本人来上海出差,要打车去花园饭店(Garden Hotel),但是因为日式英文发音里这个词的发音和“嘉定沪太路”一样,所以就被司机拉去了一个相隔超级远...
“广州+”城市文学论坛 | 王安忆《儿女风云录》:光的舞步在城市摇曳 戴瑶琴(本期导读,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弄堂的群星 《儿女风云录》是两张图谱,内层是人物图谱,外层是空间图谱,时间光轮启动人与空间的自洽运转,“儿女”和“风云”之间涌入一道日常生活流。瑟、阿郭、柯柯、大麦(伞)、阿陆头、卢克、卢馨,以各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