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故事 | 水流云在 时间:1927年1月至4月8日地点:海上轮船,以及广州许家、中大、黄埔军校等地点人物表: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之一,文学家,思想家许广平,广州人,鲁迅在中大教书时的助手及后来的人生伴侣熊雄,黄埔陆军
中篇小说 | 理想婚姻 一好不容易从奢侈品网站退出来,卫立然的脑子还要在名品榜单里停留一阵子。这是她每晚的必修课,哪怕一根针都不买,也要在高端名品店里逛两到三个小时。平时不能穿戴那些名品,是为了注意形象,不给老公添乱,但不等
短篇小说 | 如果不是夏天 一这是第十四次了,夏天向我们展示他收藏的火花。这一次仍同第一次一样,他分给我们一些香皂沫,香皂沫是从他爸爸夏海洋沐浴用的香皂上偷偷抠下来的。我们学着他的样,庄严而神圣地在溪水里洗濯双手,甩去水珠,并且
短篇小说 | 大爱河 随生死流,入大爱河。——《华严经》那天,廖青以为电话里的人是几天前刚刚拜访过的公司客户,越听越觉不对劲,暗沉,沙哑,充满倦意。终于,她想起声音的主人——李凯旋,高中同学,毕业后俩人再没联系过。八年了,
短篇小说 | 午夜沉如深潭 一房主精于算计,将几十平方米的住宅用石膏板墙隔开,分租给了他和两个大学生、一对小情侣。属于他的房间只够放一张床和一套桌椅。桌子上,几盒多天前吃剩的方便面散发着酸腐的味道,调料包、卫生纸和灰尘布满台面。
短篇小说 | 落在城市的上空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再看已是画中人。三号教学楼背面是洼清塘,绿荷开得盛。宋一程得闲出来点了根烟,红木桥上人来来往往。正是开学季,学校里热闹得很。前几年宋一程看新生,尽是感慨青春的酸话,如今他琢磨着什么时
后浪起珠江 | 阿波罗的琴弦 那个女人走进阿波罗琴行时,他正在跟一个女客聊钢琴辅导班的事情,女客顾太太,保养甚佳的全职妈妈,是他一熟客白太太介绍来的,这二位的老公都是商界的头面人物,他这琴行若不是靠这些金主撒钱,早喝西北风去了。但
后浪起珠江 | 小镇发明家 毫无疑问,焦窈瑶选择了一条靠实力靠文本说话的写作道路,而且一直以自己的节奏,不骄不躁不疾不徐地向着一座矗立在远方的灯塔航行而去。自2010年发表第一篇小说《男孩三木》至今,已近十五载,不算短的一段航程
散文选家 | 《离骚》的上游 1一圣仙娘殿,是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留在艾邑的唯一足迹。屈原的其他故事,都随着黄龙山的汨水,流到了汨罗江。中国大地,江河无数,筋脉一般分布在东方的大地上。那些用长度、流量、流速、流向、流域面积、水能、河道
散文选家 | 蜡梅之约 颍州。苏东坡注意到,在一种清寂的语境里,梅树铁枝横斜的蓬勃造像。这两者从未发生龃龉与抵牾,彼此就是为对方而彻底摒弃了昔日的友朋。寂寞如梅,寂寞如黄酒。浓到深处,因为寂寞而自生陶然,因为寂寞而自给自足,
散文选家 | 一个人的队伍 1医院的过道里挤满了寻求光明的人。如果不是有白大褂进进出出,大呼小喊,我差点儿要误以为这是某种教派的布道场景,更或者是做传销的盛况再现。人来人往的拥堵,夹杂着焦虑、迷茫与悲伤。我牵着妈妈的手,好不容易
散文选家 | 乡下的那些事 替母亲回娘家金钱坡是娘的外家。几十年间只去过三回。头一回是跟娘去,大概是我十一二岁时,或者更小,印象不深。只记得走了很远的路,进村口时,全是竹林,至于见了什么人,全然没印象。第二次是十年前小表弟结婚,
散文选家 | 阿哈,塔巴馕 一矿上放假两天,我们打了辆车,去心心念念的托里县城逛悠,打发无聊的时间。托里县城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城市,来半年了,我们从来没有去过。从铁厂沟赶到托里县城的这天下午,正好赶上了一场大雪。这是一场我们从来没
散文选家 | 一个人,两棵树 2011年,我从上海回广州读书,毕业后又留在广州工作。在这十余年里,广州,还有岭南,与我生活、经验、记忆关联渐深,以至于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对于岭南的了解无疑比以前更多了,不过我又经常觉得
散文选家 | 天有光 一关于事故的故事,讲起来有点儿沉重。时间是2023年11月9日早晨。这天,和平常的每一天一样。我的小身板限定了出行工具的大小——小电马。一路15公里的时速,人和车都有飞的感觉。初冬的风嗖嗖直钻领子。到
新诗 | 新诗主持人语 诗,是现实、历史,乃至时间纠缠于诗人内心,而生发的语言的花叶果实。诗的花叶果实的成色与美感,看似出自诗人内心,实际上仍是人类共有记忆,历史和时间的深河海底的一种探出、游弋和提示。陈先发的组诗《芥末须弥
新诗 | 芥末须弥(组诗) 芥末须弥:寄胡亮五十多了,更渴望在自己划定的禁地写作于芥子硬壳之中,看须弥山的不可穷尽让每天的生活越来越具体、琐碎、清晰鸟儿在枯草丛中,也像在我随心所欲写下的字、词、句、篇的丛林中散步……我活在它脚印
新诗 | 湿地:野风景(组诗) 荒野的底色,就是荒……我生得太晚,没有亲眼目睹万川归海、禽兽遍野的壮美时刻我来得太迟,没有见证鸥鸟啄壳、芦芽磨枪的喜悦我有太多的不甘无法兑现——关于芦花如何白发苍苍做了幽光中粗瓷陶瓶的主人关于沉船木前
新诗 | 风吹人间(组诗) 看风吹动树叶风吹动树叶永无休止。无人倾听那喧哗中的大寂寞无数的树叶踮起脚尖天空的舞台,阔大而寂寥集体的舞姿,整齐划一而那片翻转过来的树叶孤独而倔强多像人群中独自回首的那个人隐秘而又陌生,一片翻转的树叶
新南方论坛 | 寻找属于自己的“异域之境” 段爱松:浩兄好,受《广州文艺》之邀,让我找一位北方作家对谈,我心中第一时间闪现的念头就是您,虽然远隔千山万水,我们却时常能在微信或电话的交流中,感受到文学的温暖和力量。南方和北方,是地理意义上的一个相
新南方论坛 | 历史景深与当代面影:也谈南北文学之“新” 许再佳:欧逸舟老师您好!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就南北文学的相关话题和您进行访谈。南北文学的话题甚广,其畛域辽阔,难以一眼览尽、一言道尽。细察当下文学场,“新南方写作”“东北文艺复兴”“新北京作家群”“文学新
新南方论坛 | “新南方写作”关键词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地方性书写中,恐怕还没有哪一类写作像“新南方写作”那样,集丰富与差异、临界与跨界于一体。它既带有生猛鲜活的地方经验和奇诡迷人的美学特质,也有着跨文化、跨地域乃至跨国界的特点。“相较于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