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文艺2025年第4期

广州文艺

广州文艺2025年第4期

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广州文艺》一直秉承着“都市、青春、人文、原创”的办刊宗旨,以新鲜活泼,真实亲切的办刊理念,以广州独特的文化优势为依托,形成了以现代都市文学艺术为主体的期刊风格,培养了大批省内以至国内知名的作家,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和喜爱,被誉为“南中国的文化彩虹,大时代的精神绿洲”。

目录

中篇小说 | 被虚构的追踪

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 ——《地藏十轮经》 1 史景在沙发上坐下来,想看看报纸。 报纸有厚厚的一大沓,整齐地堆放在茶几上。办公室文秘深知史景的浏览习惯,把《参考消息》《环球时报》放在上面。 今天报纸上面还放着几封信。史景随手拨了拨...

中篇小说 | 云中雀

1 所有人的后背都是湿的,只有她的干燥透顶,在装满十二颗心脏的电梯里,我和她略熟一点。 正是炎热的夏季,电梯里人的肉身所涌动出的热浪在相互交叠,大家屏住各自的呼吸,担忧自身的热浪会像海滩上的泡沫一样推进对方的嘴唇。略显拥挤的电梯里,她的后颈...

短篇小说 | 总会有好故事

如今,我可以算作是一个温和的文艺男青年了。上大学那会,我对文学还挺狂热。越是狂热,心越容易冷,冷而不死,寒热交替,如同得了重感冒。那两年,我发表了几篇小说,满足了虚荣心。但在失眠的夜里,我真切地知道,它们并非好故事。大四秋季学期刚开始,高中...

短篇小说 | 一个很会安慰人的小说

刘思媛问道:“我们这个周末干什么呢?” 刘思源答道:“不是说好叫上李长江和刘大美过来和咱们一起庆祝结婚纪念日吗?” 刘思媛和刘思源结婚五年了,李长江和刘大美是两人共同的好朋友。他们两对是在两年前省作协组织的一次读书活动中认识的,四人都是文学...

短篇小说 | 在这之前

接完同学的电话,杨珊挺直的背一下塌了。她就势倒在沙发上。四周陡然间安静下来。过了会儿,窗户外,十七层楼下的嘈杂才隐隐传来。嗡嗡的,像耳鸣。她发着呆,回想着同学刚说的话,窘迫、羞辱、懊恼涌上心头……她重重地瘫倒在沙发上。突然,手机振动了。手机...

短篇小说 | 说话的天珠

一 尕玛多杰是秀禾认识不久的新朋友,但他像个熟人一样在饭桌上和秀禾说一些关于他的过往。 “有一次我从厕所里摇摇晃晃地出来,我母亲拿着刚点燃的油灯一脸忧伤地看着我。我冲她笑了一下,她手里的油灯就掉下去了。她和掉在地上的油灯对坐了很久,然后用手...

散文天下 | 荒野中的朝圣者

1 忽然想念牛。这几日做梦都梦见成群的牛。 夜里去过一条山谷,高高低低,都是放养的牛,山顶雾里也是牛。有一次车在没路的山顶,被卧牛拦住去向,它们不让,仿佛周身锈住一般,看上去是想起来但站不起。不能摁喇叭,惊牛是非常可怕的,杀伤力惊人。只能把...

散文天下 | 四季书

春归帖 在居所附近的草坡上,晒着太阳。北风萧萧,四面芒花起伏翻涌,白浪一样波动……久坐,不禁有颠簸于大海的幻觉。近旁一条小径,曲折延伸至远方……所有的草都枯了、白了——原来,草如人一样,也会白头? 沟渠芦苇背阴处,积雪未融。天空灰蓝,衬着水...

散文天下 | 行走的盛宴

当我凝视和思考“行走”时,行走在人生展开的过程中便无处不在。 父母保留了我在四五个月那么大时的一张照片。斑驳黑白照片映现着一个趴在席地上的幼童:穿着肚兜,全身莲藕般圆滚滚的,藕节般的手脚,浑圆的脑袋,肥胖的身子,组合出一个活泼、懵懂的幼童形...

散文天下 | 打车到桥边

1 “桥边。”我对出租车司机说。上车后,我从裤兜里把手机掏出来握在手里,准备浏览这座城市最近发生的事。司机顿了大约三秒钟,说:“你说的桥边是南大桥吗?”我说:“不是。酒厂你认识不?”司机笑了笑,说:“镇雄城里那么多酒厂,你要是能具体一点就好...

散文天下 | 我的绿绮台之梦

一 我做了这样一个梦。 永历年间,清兵入粤的一个庚寅年冬日。冬雨潇潇,淋在一只渔网上。梅花渍香,清流急湍,山色空蒙。这是一场催春的雨。这时,从海雪堂里传来绵延曲折、汪洋自恣的《怀古》琴曲。曲声时清时浓、忽隐忽显,琴人琴事琴音顿时被缝合成一体...

新诗 | 主持人语

“每当新的灵感出现,他仍然会沉浸其中/像荒野中搜寻猎物的猎犬,被一种紧张的喜悦/和早已被人们忽略了的使命感所驱使”,我想这应当是诗人张曙光写诗的状态之一,多种情绪奔赴而来,但他以冷静、内省、哲思来呈现,“而我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尽管微不足道”...

新诗 | 夜晚(组诗)

当走过中央大街的一角 雪就下了起来。天色发暗 看上去就如同是在傍晚 街景也变得模糊,纷乱的 雪花,搅扰着我的视线 很多时间重叠着—— 就像是一幅幅风景画片 而我仍是那个孩子,看着 然后一张张抛了出去 就这样任它们消失在 漫天的风雪里 一点也...

新诗 | 荔枝赋(组诗)

菠 萝 它有修行的耐心。荆棘般的 叶丛、绿色的袈裟、生涩的舌头 使它缄默在咒语的中心—— 一个端坐的睡佛。 作为高密度的奇崛意象,那些 外延性意旨、爆炸式比喻 统统都收归腹中:里面储备着流水 亚热带风暴,还有逐渐膨大与变甜的 词语。此刻的...

新诗 | 镜像大厅(组诗)

山顶 回到曾经的那个地方, 比如说一个看得见 城市夜景的山顶, 那里是你熟悉的地方, 那时,你的“一生” 还只是展现在你的面前, 那时,一切还属于以前。 返回——当一切已经结束: 不可避免,不可更改。 这是多么奇怪的一种感觉呵。 仿佛你拥有...

“广州+”城市文学论坛 | 世俗与现代:广州、天津城市文学比较论

一、从“味”说起 广州和天津,都是有“味”的城市。 这个味道,首先来自城市的风味。广州和天津,都属于爱吃、会吃、讲究吃的城市。 广州饮食讲究“鲜”,注重食材的本味。且不说白切鸡、白灼虾,就是阿妈那小锅上慢炖的靓汤,里料十足却绝不加一丁点别的...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