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 | 苔 藓 一城市醒得很早,六点不到,面馆前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贵阳人的早晨从一碗肠旺面开始。面条讲究爽口弹牙,血旺和大肠必须新鲜,佐以几根窈窕的绿豆芽,这才是一碗合格的肠旺面。东门郑家,百年老字号,食客趋之若鹜
中篇小说 | 婚 事 一马走运第一次见到冷香宁是在大草甸子上。大草甸子上长满了马鬃一样光亮的茅草,茅草丛里开着白色的荠菜花。草甸子的东端,紧挨着大石峡的地方盖着两间青石墙、红草顶的草房,房前房后栽着钻天杨树。这是当年地主为
中篇小说 | 长宁桥叙事诗 1.田野事情是从杨美玲的失踪开始的。我叫田野,三十岁之前我在杭州某报社当副刊编辑,三十岁之后我写小说。朋友说,你只是在想象自己是一个作家。她说的大致不错。我想我天赋欠缺,努力程度亦有限,写成几个短篇投
中篇小说 | 后 来 1朱慧是第一个给我写信的人。事情的起因是报社为了提高发行量和广告量,决定在读者之声版开设“湖畔丝语”交友栏目。因为领导决定得匆忙,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我和记者部的五个单身记者,就成了栏目首批“投稿”
短篇小说 | 江的北边 立丰送完货回到厂里时意外地发现天色暗了,他想到这将是一年中最长的夜,又想起几天前家里的祭祀。他熄了火,继续坐在驾驶室里,好像这里面时间是静止的。他看看他还抓着方向盘的手,前不久在食堂里,车间的小陈对他
短篇小说 | 一次相见 一寒风刮了一整夜。天空昏朦,几朵冷云聚在一起透不出一点光。往楼下望去,繁茂的银杏叶在一夜间落尽了。粗壮的树干上只剩下光秃秃的干枝。我打了个哆嗦,压抑着的情绪涌上心头。我关上玻璃门,回到屋里。昏暗中,六
短篇小说 | 壁 虎 每天早晨起床,林文慧都觉得是在拔河,绳子这边是她,绳子那边是她,中间绷紧的绳子也是她。文慧咬着牙拼命用力,一寸一寸地把自己从夜晚的梦境中拉出来。通常这个时候,杜丽已经坐在教堂的长椅上,她知道无济于事,
短篇小说 | 金丝拿 “哧……”一声急刹,车子划出两道胎印,一闷头,停住了。孔亮熄了火,拉了手刹。马欢坐在副驾驶上,带着耳机,晃着脑袋,停不下来。后排三个人,晓茹、朵朵,还有九爷。九爷穿一身蓝色夹克,坐在右侧,跟朵朵隔着一
短篇小说 | 盆 栽 他偶然掉进一个绝妙时刻,与一株蒜莲花的灵魂相遇了。他的脑海沉浸在那绝妙时刻。已是七月末,树梢有了些青黄间杂的叶子。夏季的风总是暖的,让人浑身敷着层瘙痒的薄膜一般,更像五个撩人的指头,将保鲜膜很挑逗地贴
散文 | 乡村个人史 我们家的房子,处在整个村子的最下方,这似乎是一个颇有意味的现实征象。南太行山区的自然村大多建在斜坡上,各家的房屋从下到上或者从上向下,横七竖八地堆在一起,看起来无序,但都遵循了前敞后靠、左右扶挡之藏风
散文 | 潘先生 我愿意称呼他为潘先生,保有我人生中可以提炼的所有敬意。摄影师潘先生和他的光影镶嵌在一块,日常作为灯光师的我,要小心翼翼地区分那些光影中被模糊了的现实,抑或变作了真实的谎言。看着城市里形迹可疑的人群,包
散文 | 总是门前一段秋 古村落是脸谱,是唱腔,是气韵,是精华,是血脉之河上,一个个古色古香的渡口。让你思考:你是谁?从何处来?往何处去?——卢文丽一明月湾总是门前一段秋正是梅子泛黄时。城市的傍晚是暧昧的,水雾透过横逸的梧桐,
诗歌 | 苏波自选诗 作者简介:苏波,60后,80年代末期开始写作。在国内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作品数十万字。著有诗集《一个词,另一个词》(2016)、《夜航班机:苏波诗六十六首》(2017)、《遗址与回声》(2022)。文
诗歌 | “钟表”“鸟鸣”与诗人的“语言声带” 苏波和诗歌的相遇,按他自己说,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他在西北边陲小城库尔勒的一条小河边,开始捣鼓那些分行文字。尽管他已陆续在《伊犁河》《绿风》《绿洲》等刊物上发表作品,但其时他的写作还仅仅是
年代与轨迹 | 街道、药店,与嚎叫 作者简介:马叙,1959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十月》《当代》《中国作家》《天涯》《作家》等刊物,入选多种选本。出版有《倾斜》(诗集,2000年)、《浮世集》(诗集,2013年)
异域风 | 埃乌热尼奥·德·安德拉德诗选 译者简介:董继平,1962年生于重庆,早年获“国际加拿大研究奖”,参加过美国艾奥瓦大学国际作家班并获“艾奥瓦大学荣誉作家”,后担任美国《国际季刊》编委。译著有外国诗集《帕斯诗选》《勃莱诗选》《默温诗选
沉默或低语 | 我愿意每一次写作都像爬一座高山 作者简介:傅小平,1978年生,祖籍浙江磐安,现居上海。著有对话集《四分之三的沉默》《时代的低语》,随笔集《普鲁斯特的凝视》,文论集《角度与风景》。曾获新闻类、文学类奖项若干。(右图)东西,本名田代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