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 | 四月 第一章  寻找灵魂伴侣朗的全名是谢朗,而我一直叫他朗,同样地,我的全名是姜铮铮,他也只叫我铮铮。略去姓氏只称呼名,显得有点亲昵,两个人谁先开始这样叫的,我也记不清了。我对他的最初印象,透着一抹
短篇小说 | 木工房 一姨父那一手木工活是跟外公学的。外公是木匠。妈说,那时姨父当知青下放到他们桃峪村,就住在她家里。放了工,姨父就钻进外公的木工房,锯、刨、凿,学会了打橱子、椅子、桌子、床……姨父本来有些孱弱的身子在外公
短篇小说 | 玉如意 一冬至未到,河水就上冻了。几十米宽的河面像铺了一层白花花的碎银,在太阳光下晃得刺眼。河堤上,福源当铺的赵掌柜在前边走,豆腐坊的刘大扁担在后面追,俩人相距不过十来丈,刘大扁担喘着粗气硬是追不上。刘大扁担
短篇小说 | 娟子家的肉铺 1火辣辣的太阳光尖锐着,穿透两扇玻璃门,落在了肉架上。闲下来的娟子不断地朝店铺外张望着,脖子越拉越长,宛若一只在沙漠中寻找泉水的骆驼。一次次的渴盼探寻中,并没有发现目标,她觉得是自己的脖子短了些。接近
短篇小说 | 桃花盛开 那一日,本来就没多少暖和气的日头躲进了云层深处,寒风就趁机在山谷间肆无忌惮地施着淫威,那山被吓着似的耷拉着脑袋,打不起一点精神来。树却在风中精神倍增,发出阵阵呼哨声。矿山的工人们最怕这样的天气了。因一
纸贵 | 树 贾志红,女,笔名楚歌。作品见于《人民文学》《人民日报》《青年文学》《散文》《散文海外版》《散文选刊·选刊版》《文艺报》《黄河》《牡丹》等文学期刊。著有散文集《芒果雨》《人在非洲》。作品被译为俄语、阿拉
纸贵 | 父亲在春天离开 一页面发黄边角发皱的一摞旧书,留下被时光磨损的痕迹。有的掉了封面,有的少了封底,这种残缺也犹如人的一生。如果直接抵达完美,那或许才是遗憾。父亲在春天里走了,我带走了他的书。这些书,我除了见过并偷看过,
纸贵 | 洛阳之子 冬日的黄昏,雪花大片大片簌簌落下,天色加速阴暗。窗边,我打开围棋杂志,黑白变幻的局面,就如同此时的天色,我在楼上一览城市的喧嚣,而这喧嚣也渐渐被一片宁静摁在了积雪之下。杂志上,翻到了他的名字——洛阳第
纸贵 | 异国他乡的一次旅行 几年前,我们有机会去周边国家旅行,也因此有了一段丰富的经历。春节假期,我们从南宁出发,经停香港,去马来西亚,在举世闻名的马六甲停留两日,又前往与中国近代史有着密切关系的槟城,然后乘机去尼泊尔首都加德满
纸贵 | “泥塑”非遗路上的老张 题记:老张,一个钟情于“泥巴”的人,一个历经苦难仍怀揣梦想的人,一个年逾八旬仍坚持非遗文化传承的人,一个与我有忘年之交的人。他在“泥塑”非遗路上的坚韧与执着深深震撼了我,让我深刻体会到“非遗”技艺传承
纸贵 | 向往 人越是缺少什么,就越是向往什么。我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清秀水灵,与我们村天然缺水有着极大关系。我也一直觉得我们村贫穷落后,村里天然缺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打记事儿起,我发现村民们可谓是“惜水如金”。于
纸贵 | 孝顺的质地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李逵虽说是个嗜血的杀人魔,食人兽,但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尤其是在央视老版《水浒传》里,老娘遇害之后,老戏骨赵小锐扮演的李逵,回到梁山,抱着宋江那一声哀嚎“俺铁牛没娘啦”,叫多少观众泪
咏絮 | 神都行录 七月记“粮食已经卖完。”母亲脸上沟渠荷载超重,她的春天被碾碎了——去年白露的种子,连同今年三月的杂草银针在交出软骨后超龄辞退黄河水早已不是特供了:半月板突生锯齿鲤鱼、牛肉和空中的羽毛不断被击碎五千六百
咏絮 | 万物仿逍遥一游(组诗) 寒露马驾寒风露水从鸡鸣跳出。穿云而行的一只鸿雁朝故里扔着乡愁。小朋友的宇宙不会弄脏的萝卜田里洒落的装甲车,还有妈妈的游乐园。月亮拿在手上向日葵就餐,咬到路灯上冰淇淋味的一颗星星。和我一起无聊给苍白的月
咏絮 | 沫儿的诗 这个秋天凭栏远眺。不管天山厌不厌目光,一再从它肩膀滑落雪山阻隔。而死亡的消息一路跋山涉水跌倒在我的耳畔当生命的秋天和季节的秋天相遇,一些发生无法回避雪水呀,我宁愿你如夏日那般浑浊照不见一张憔悴的脸雨水
咏絮 | 与一颗孤星呼应(组诗) 一颗星星,一生能有多少光芒可以用来在灵魂里飞翔一颗星星又有多少耐心,可以支撑生命穿越孤独中的黑暗在观星村,空荡荡的天空仿佛正在等待我喊出那声亲切的呼唤尚未现身的星星,如同一个个在烟火深处忙碌的人只是借
咏絮 | 像一道闪电(组诗) 开元湖观鱼仅仅是一个念想我来到开元湖湖水被虚无的历史命名此刻是一种真实水中鱼是另一种多云天气,日光闪躲水中日,一面明镜金鱼群打碎镜面我来到开元湖观鱼鱼不观我湖岸的柳树渺小湖堤上跳跃的麻雀与鱼群相安无事
煮酒 | “异域写作”的独特魅力 李群娟,女,笔名浅蓝。河南省作协会员,洛阳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散文集《细雨湿流光》。色彩饱和度十分浓烈的柠檬黄封面上,裹头巾,穿大花裙的非洲姑娘头顶一只盆袅袅行走,盆中杯盘壶具,家常什物间,还斜插绿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