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文学2024年第2期

延安文学

延安文学2024年第2期

双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全国精品期刊,西北首家大型文学期刊。办刊宗旨:??增强现实性、可读性、趣味性。力图办成雅俗共赏的现代期刊。为大西北的大开发、大繁荣鸣锣开道,摇旗呐喊,让世界关注西北,让西北走向世界!?

目录

小说工场 | 恰是燕子归来时

乔土,本名乔培东,山东栖霞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福建文学》《雨花》《作品》等。1事后,金忠仔细推算了一下,确信第一个见到内当家的人当属孙副县长无疑。那天上午,孙副县长在庄园里组织全体村民

小说工场 | 铁水花

邓超,女,贵州桐梓人。作品散见于《火花》等。1卢长顺从枕下摸出手机看,刚过5点半。也不知到底睡了多久,反正一下就醒了,他忙翻身起来。媳妇杜小梅已经在洗漱了,刷着牙跟他说,要再进点胡豆,番茄就不要了,小

小说工场 | 丑牛

李君,本名李广汉。河南宜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黄河》《莽原》《飞天》等,出版长篇小说《送懒婆》。后来奓角变成了一面鼓。对一头牛来说,这是最好的下场。奓角变成鼓的时候,乡下除了年节耍社火,

小说工场 | 父爱

任治成,山东淄博人。作品散见于《北京文学》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一惊蛰的一天上午,我坐在院内,手握一把锋利的剪刀,眼里透着杀气,把一只红冠白羽的土公鸡死卡在我两腿间,只冒出颀长

小说工场 | 高铁通车了

田兴家,贵州关岭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小说选刊》《民族文学》《青年文学》《山花》等。1“秀英餐馆”四个字完全褪色了,“粉、面、炒饭、炒菜、火锅”黯淡无光,电话号码还掉了第一个数字。招牌下的

小说工场 | 花香飘过西拉木伦河

段锡民,蒙古族,辽宁凌源人。作品散见于《民族文学》《阳光》《北方作家》等。1当年,姑姑陆红缨是十里八村公认的最美丽的姑娘。但是,马兰花一样恬静俊俏的姑姑却一生没有嫁人。年龄大的未婚女子在我们当地叫“老

小说工场 | 两只老鼠

张可旺,山东邹城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山花》《作品》《福建文学》等。孙桂香夜里睡不着,就说她听见咯吱咯吱的啃啮声,还听见小动物来回跑动时发出的刺啦声。那是什么动物弄出的声音呢?半夜里,她

小说工场 | 荆楚剑

老邪,本名王鹏,山西朔州人。作品散见于《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莽原》《绿洲》等。明末,北京外城有七坊,崇北坊紧挨崇文门。京杭运河北口钞关在此,三教九流杂居,往来帆樯如织。坊西有条小河,顺着街巷蜿蜒

小说工场 | 荣誉

洪佑良,湖南浏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湖南文学》等,出版诗集《雅歌浏阳》《时间的缝隙》,散文集《浏阳名胜》《唱歌的石头》。一聂汉生的右眼皮这几天总是在跳,他揉过、压

西部散文 | 斑嘴鸭的河流

蔚蓝,原名王叙乐,江西彭泽人。作品散见于《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安徽文学》《时代文学》等。1四月末的滩涂,草木的绿涛汹涌在每一片土地,空气里弥漫着另一种迷人的气息,即使神经最为迟钝的人,都能感受

西部散文 | 捕风捉影

马浩,江苏邳州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散文·海外版》《四川文学》《雨花》等。出版文集《万物有灵》《藏在诗词里的二十四节气》《理解苏东坡》等。一风过时光隧道时,什么也没在意。不过,它在意与否

西部散文 | 长满生灵的村庄

李学辉,甘肃凉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小说月报》《飞天》《北方文学》等。出版小说集《1973年的三升谷子》《绝看》《月光下蛋》等。麻雀的眼泪和飞行住在乡下不养鸟。在河西走廊,与人相伴的鸟雀

西部散文 | 浴火成器

周艳丽,辽宁朝阳人。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散文百家》《中国铁路文艺》《牡丹》等,出版散文集《一路向爱》《人间好日子》《桑之魅》。青铜气象望着藏宝者捧在手上的一把夏代青铜宝剑,我的眼前忽然闪过

西部散文 | 家在红河源

铁栗,黑龙江双鸭山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边疆文学》《民族文学》《四川文学》等。出版散文集《从淡绿到金黄》《大理天空下》。一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站到那条河流的边上,莫名地就会感到伤怀。岸上的花

西部散文 | 念念不忘

苏莹莹,女,陕西子长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延安文学》《延河》《石油文学》等。出版诗集《剪一片秋光》。冷气在山野弥漫,团团雾气蒸腾起雨云来,更助长了秋雨的肆虐。它裹挟着寒气,咄咄而来,顺着

西部散文 | 梦里故乡

卢仁强,贵州普定人,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岁月》《辽河》等。小说《马事》获中国作家网2020年度“文学之星”一等奖。清明远去,阳气上升。黔中高原上,一座座高耸的大山,褐黑的石头露出岁月的年轮

西部散文 | 甜蜜蜜

第广龙,甘肃平凉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十部诗集、十部散文集、一部长篇小说。1女孩子吃过糖,糖纸舍不得扔,收起来,当书签用。小小的一张,上面有折痕,仔细展开,抚平,感官的回味若隐若现,在虚空的层面

诗读本 | 最美的一夜

也许这是最美的一夜万籁俱寂。在这黑水晶一般的深夜里一个母亲在唱歌!歌声轻袅。如一群萤火虫提着星星的灯划出一道道梦幻的光亮这年轻的母亲,除了乳汁和披拂的长发履历里没有任何光环她怀中的婴儿,是最小的神迷乱

诗读本 | 地球的福祉

我的泪朋友啊,给我斟满这杯葡萄酒,让醇香浓烈的酒精刺入我咽喉,我爱这红艳得像血一样的美酒,我爱这酒杯里荡漾的迷人金光。我也爱这自然界的美好生灵,我爱春雨袭击后的湿润的大地,朵朵玫瑰伴着百合长在花园中,

诗读本 | 我太矮

我太矮我太矮,矮得在你面前渴望尊严我在泥土里蛇行我在草丛中嘶鸣这让我心绪难宁不停喊你的姓名我太矮,矮得你会怀疑我没有念想我在地毯缝里捡拾着面包屑在冬天的稻田里画炊烟这让我夜不能寐贪婪地幻想着收获的滋味

诗读本 | 他的人生被上帝偷走了

雨下在昨天的梦里——因恐慌于自闭症儿子青春期的到来而作他坐在母亲的衣柜里眼神空荡冬季的风吹过光秃的山岗母亲陷入一个多年前的梦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千万辆火车从听诊器里呼啸而来“胎心搏动有力”呼啸的火

诗读本 | 耕耘在水田

耕耘在水田一头牛耕耘在水田里就像耕耘在天上因为田里有另一个天空或者说是它的倒影一个在上,一个在下都有着蓝天白云那牛和那扶犁的人像在镜面上轻轻走动他们耕出的也是云朵还有远远的绿树成荫这是多么好的一幕那牛

诗读本 | 梦的遗址

不是开始我爱你,不会以身相许最好的时光奔涌而去,而我只是一句败笔让我从容,让我消颓,让我夜夜沉醉被莫须有的命运缓缓擦去“原谅我无法用雪款待”,一朵花的伤疤里竟然还有蜜浆藏匿。你无法模仿蝴蝶的鳞片里,那

诗读本 | 牧场微光

西 宁当我停下来,我就会想念牧场一个人一旦迷上了某样东西但不知道如何与之共处就只能是一出乏味的悲剧我指的是谋生,这超出了所有神话原型的范畴因为神仙们不用操心做菜的油会溅到裙子也不用拿钱来换食物他们关心

诗读本 | 祖国,我的亲爱

深情爱我的亲爱我把心底的最深情留给你了把我的热望、信仰喜悦、忧愁与疼痛都给了你我的微不足道的爱扎根于你的每一脉山川与河流每一次幸福的柔软每一寸光阴的过往当有那么一天,生命的冬悄然来临我愿意将自己化作美

诗读本 | 一个人的淮河

一个人的淮河此刻,你属于我一个人,我离你太近,水中的太阳明亮耀眼。我想握一下迎春花的细长的枝条,就像它轻轻拉着春天的衣襟。玉兰花像紫色的小鸟,短暂地栖息又飞起落下。我在你身边驻足,想着远山一样沉甸甸的

诗读本 | 祖父与麦子

祖父与麦子我从手机的嘈杂背景音里听到父亲与祖父正在争执村北头的二亩地还要不要再种麦子你要买种子,施肥,除草,打药然后在一整个春天担心雨水在夏季将它们铺展在太阳底下晾晒,风干,搬运,储藏祖父说今年的粮食

诗读本 | 天黑了你在哪里

天黑了你在哪里傍晚的一束光如此之快撤下艳装让人看不清眼里的彼此天全黑了你在哪里?无形的屏障隔断了白天的浮想夜是那么黑,你在何方?黑到霓虹灯刺眼黑到把高楼割裂成万花窗春天里的小草都不见迎风起舞只有同黑夜

诗读本 | 星际追梦者

量子恋曲你是我看不见的粒子在微观世界里欢腾翻滚是我无法测定的位置在时间与空间的交汇中燃烧你的存在,是我的幻想是我的理论,是我解析的未知数你的力场,是我心跳的频率在黑暗的宇宙中,唤醒我内心的光你我相遇,

红色记忆 | 毛泽东与延安精神

2023年12月26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他的一生影响和改变了中

红色记忆 | 记忆中的老舅赵通儒

赵通儒是我母亲的亲大舅。赵通儒姐弟四人,我外婆最大,下有三个弟弟,赵通儒是老大。外婆在我母亲8岁时因难产去世。我母亲是赵通儒唯一的外甥女。按陕北的习惯,我们叫赵通儒为老舅。小时候经常听母亲讲起她外婆家

红色记忆 | 1955年的三枚勋章

母亲珍藏着一套“红色传家宝”,那是外爷在1955年大授衔时荣获的三枚荣誉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这是外爷李延培的个人荣誉,也是我们家族的荣誉,更是中国革命

企鹅岛思想文化随笔 | 民俗与儒家·民俗与道家

民俗与儒家说儒家而不讲“儒教”,这是因为,儒家文化严格说来并不是一种正统的宗教。虽然它享有国教的地位,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没有高于政治的一统宗教,所以儒教历来是被作为服务于政治的工具而存在,中国的

人文陕北 | 韩世忠家世籍贯考史料辑注

北宋晚期,陕北出了个著名的民族英雄韩世忠,国史誉称为南宋四员“中兴大将”之首,代代传颂至今。《宋史·韩世忠、子彦直传》记载,韩世忠为延安人,清朝后期开始编撰的《绥德州志》又记载为绥德州人。当代,人们认

人文陕北 | 陕北有道浑州川

今天杏子河,昔日浑州川。陕北高原上的山川河流穿越千年岁月风尘,见证着历史上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一次次交汇融合。高原用广阔的胸怀接纳了这片土地上所有的迁徙融合及征战厮杀。吐谷浑人艰苦跋涉降附而来,在杏子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