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教育(综合)2024年第8期

广东教育(综合)

广东教育(综合)2024年第8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广东教育》创刊近50年,2006年改为旬刊,其中《广东教育?综合》为广东省教育厅的宣传喉舌,是广东唯一的基础教育综合性期刊。传播前沿理念,关注热门话题,荟萃鲜活经验,贴近教育生活,是她的追求和特色。

目录

A | 策划语

教研,是积极促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整体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教研基地建设,是深化教研机制创新、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和育人方式变革的重要路径。2021年,广东省启动第一批“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

A | 学科教研基地:当好“学科提质”的排头兵

学科教研基地的建设,重在解决学科教学中需要迫切解决的核心问题,建设成为“学科提质”的排头兵,带动全市范围学科教学质量整体提升。构建学科课程体系,发挥学科育人功能高质量教育的核心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核

A | 校(园)本教研基地:为学校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教学研究只有基于学校真实的教学问题才有直接的意义。因此,校(园)本教研基地必然要创新学校教研组织形式及教研制度机制,进而推动整体育人的有效开展与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打破学科壁

A | 在现实与理想间迸发教研的思想力量

教育作为实践总是不断追问这样的问题——更好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如何通往更好的教育?现实中并不存在完美的教育,现实的教育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因此,我们希望克服这些不足,追寻理想的教育。而克服了现实教

A | 葛红霞:做好教育政策和一线教学之间的“纽带”

“始于喜悦、成于智慧”,从一线教学中成长起来的葛红霞,不但创设了喜悦和智慧的课堂,更将高效的思维课堂和研修方式,扩展到区域教研中,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天河特色的教育教学创新实践。她认为,做好教育政

A | 以可视化视角追寻语文之美

湛江市潘远生名教师工作室成立于2017年11月。自工作室成立以来,潘远生基于“可视化习作教学”研究积淀,大力提倡“让语言‘活跃 ’起来,情思‘发展’起来,文字‘鲜活’起来”的教育理念,带领学员追寻语文

B | CSMS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证研究

CSMS课堂教学智慧评价系统,聚焦课堂,改变课堂的生态。实验教师经过前测、后测的课堂大数据报告,对自己的教学特点,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更好地教学有了清晰认识。通过大数据报告各项指标的分析,能进行

B | 小学数学大观念思维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探究

当前,大观念教学正逐渐成为主流。以数学教学为例,将复杂的数学知识体系分解为若干大主题单元,每个大单元下再划分为众多小单元,每个小单元专注于特定的数学概念或规则,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B |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美术体验式教学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坚持以美育人的方针,结合学生审美特征与年龄特点,创设利于学生欣赏体验的情境,开展以艺术体验为核心的实践活动,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基础

B | 校本研修推动小学高品质课堂构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既是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指路明灯。怎样的课堂才有助于学

B | 语言思维视角下如何构建“开放·活力·高效”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与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在新课标理念下,“运用语言,发展思维;激活思维,促进表达”已经成为语文

B | 任务驱动视域下“开放·活力·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大单元教学的内涵作了概括解释,培养学生“语言应用”“思维能力”是其中的核心。在大单元教学探索中,既要统整学习内容、学习资源等要素,倡导“扎根文本”与“深度学习

B |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新路径

高品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优质的数学作业设计支撑。在“双减”政策下,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实现“控量减负、提质增效”,让学生摆脱低效重复的作业,是教育的新挑战。笔者致力于紧扣教材,围绕目标,设计精

B | 强化结果应用,助力区域初中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对于初中教育来说,数学是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一个基础性学科。2020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

B | 论儿童中心视角下的幼儿园STEAM教育课程

幼儿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和探索者,拥有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发展潜能,在儿童中心视角下,教育者应当重视幼儿的兴趣爱好和主观能动性,关注幼儿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声音,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支持,鼓励他们在自由、宽松

B |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的古诗词教学模式

在古诗词教学中,长期存在以死记硬背和默写为主的现象,学生对古诗词意象的品味、情思的连接、审美的体会不足,脱离了学习古诗词的根本。笔者通过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逐渐摸索出从规定性的被动记诵层次,提升到学习

B | 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的策略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统编版教材提出的语文要素包含语文知识、语文应用能力、语文学习方法等学习习惯。如何系统整合统编版教材,渗透语文要素?本文基于单元整合视角,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语文要素

B | 以优化小组合作学习为抓手,推动整本书阅读

在“双减”背景与应试的压力之下,尽管“整本书阅读”的口号喊得响亮,实质却大打折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明确设置了“整本书阅读”拓展性学习任务群,并提出“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

B | 项目式学习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设置议题,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的实践探究和体验活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这些要

B |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数学单元整体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其中包括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单元整体教学可以把原来碎片化的学时教学进

B | 基于思维六个维度的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实践

英语作业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要求,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需要满足三个要求,一是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并巩固在课堂上学习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二是有利于增

B |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物理项目式学习模式的运用

核心素养对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项目式学习模式,作为一种基于问题导向和任务驱动的学习策略,能够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系统掌握知识获取的方法,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

B | 地方民俗景观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在保证国家课程资源切实落地的同时,地方教研部门和学校应提供支持和便利,帮助教师开发和利用各种公共文化资源。”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为有效保障教学效果,需

B | 中学化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现路径的探索

化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化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数量众多的拔尖创新人才。中学阶段是化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探索其形成培养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构建学校开放、

B | 杜威德育思想对专门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杜威是一位实用主义教育家,无论是其教育思想还是包含于其中的德育思想,都忠实地遵循“实用”原则。杜威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德育的目的,就在于塑造个体的独特性格,从而推动个人不断地进取、开拓,以此

C | 核心文化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在全球化和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代,教育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学校作为社会的微观结构,承载着培养未来公民的重要责任。在这样的背景下,核心文化的塑造与推广变得尤为重要。核心文化不仅为学校提供了方向和

C | 大思政背景下学校育人“小切口”的探究

大思政体现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大视野、大情怀、大智慧,为学生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小学教育工作中,学校要基于大思政视野,立足实际,通过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主题活动帮助学生厚植社会主义核心

C | 项目式课程群构建莞城美育全域浸润

在全球化与文化多元的背景下,美育浸润行动作为教育改革的焦点,肩负着塑造美好心灵与激发创新潜能的重任。东莞市莞城街道将美育发展纳入教育发展战略核心,立足于地方千年文化积淀,积极探索美育创新路径。面对资源

C | “双减”背景下的校本课程建设

课程作为学校育人的主阵地,承载着学校的育人理念,体现着学校的育人格局,而校本课程作为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既是全面实施新课程方案的重要环节,更是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为满足学生多

C | 表现性评价在小学生自律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经常听到小学班主任抱怨:“为什么我们班的孩子这么不听话?反复强调的事情就是做不好呢?”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规矩没有立好,学生自律能力差,不能自我控制和管理自己的行为。表现性评价是通过客观测验以外的行动、

C | 教育,贵在唤醒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这是现时教师们时不时会发出的感慨。是的,现在的学生难教,因为他们的信息来源多,自我意识强,受传统观念影响小,对教师的尊重程度也慢慢降低了,这无疑给班主任工作带来更多的挑战。

C | 运用“冰山理论”挖掘学生真实需求

“告状”在小学生群体里是很普遍的一种行为,特别是在低年级的学生群体中。对于学生的“告状”,教师可能只把它看作是一项普通的工作,简单运用批评“被告者”、粗略回应“告状者”的方式进行处理。但如能运用萨提亚

C | 以“和”为核的班级文化建设

“和”的教育理念,是指在教育领域中的各个因素之间达成一种理想“生态”。也就是说,各因素间各自生成并互相促进,融合地、螺旋地、循环地上升,最后达到教育主体的理想生长。班级文化建设是让学生在特有的文化熏陶

C | 养正立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领域迎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而这场变革的核心,正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深刻思考与积极回应。国家层面密集出台一系列教育政策法规,要求学校教育要围绕立

C | 百年老校的文化传承与赋能

2024年3月,深圳市宝安区校长启航班第四组一行,深入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以下简称“静安一中心”)跟岗学习。该校于1930年由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创办,历代教育工作者都倾力传承、创新与发展他的“一切

C | 倾听,教师的秘密武器

教书的时间长了,往往脾气就大了起来。这是切身体会。论原因,至少有二:其一,每天备课、上课,下了课还要改作业,还要培优补差,恨不得像孙悟空那样,可以有分身术,很忙也很累;其二,在讲台上站着久了,面对一大

C | 请给学生走神发呆的时间和自由

通常情况下,学生走神发呆被认为是缺乏自律和出现了纪律问题。但真是如此吗?最近,在网络上流传着一段点击量超过10万的视频:一名女孩在深夜完成作业后,无力地瘫坐在地,头枕着床沿,陷入了呆滞状态。孩子的父亲

C | 走在诗的路上

郭沫若笔下的《天上的街市》是一首较为朴实的现代诗,我想用最朴实的方式为这群稚气方脱的七年级孩子们浇筑一片学诗的净土。首先当然是读。上课铃声响起后,循规蹈矩地,我让科代表带领同学们课前读书。当然,他们仍

C | 好的课堂:教师隐藏,学生生长

近期,科组里两位青年教师要参加校级展示课。按照惯例,年轻教师参加公开课展示前,需进行多轮磨课。我全程参与了他们的磨课,听课思考之余,恰逢广东省第五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在周边学校举行,连续观摩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