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2022年第52期

三联生活周刊

三联生活周刊2022年第52期

周刊 文化综合

简介

《三联生活周刊》由中国出版集团下属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办,是一份综合性新闻和文化类周刊。 2018年3月,获得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荣誉。《三联生活周刊》前身为邹韬奋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创办的《生活周刊》,韬奋先生的创刊目的是:“每星期趁读者在星期日上午的闲暇,代邀几位好友聚拢来谈谈,没有拘束,避免呆板,力求轻松生动简练雅洁而饶有趣味”,以“供应特殊时代的特殊需要的精神食粮”。《三联生活周刊》自1995年在《生活周刊》传统基础上创刊,定位是做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忠实记录者,做中国的《时代》周刊。办刊宗旨是“以敏锐姿态反馈新时代、新观念、新潮流,以鲜明个性评论新热点、新人类、新生活”。

目录

新刊导读 | 主编说 | 为什么是“新节俭主义”?

和往年一样,2022年的最后一期杂志封面,依旧是关于年度生活方式的话题,今年的主题是“新节俭主义”。“新节俭主义”,它不仅仅是以前我们所说的节衣缩食,实际上奉行新节俭主义的群体,他们更关心如何通过消费购买到幸福。简单地说,它是一种聪明消费、秩序消费,而不是面子消费,是要在生活中寻找一种驭感。和以往的

Shot三联 | 视频 | 家有老人,居住如何适老化改造?

视频 | 家有老人,居住如何适老化改造?03:42结合现代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和身体状况,长期从事适老化建筑研究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燕珉认为,一个人在75岁之前,完成一次家居环境的适老化改造是完全必要的。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享受社区提供的日间托管或是上门服务,其实都离不开居家的环境。让老年人有一个既

封面故事 | 2022年度生活方式:新节俭主义

2022年是疫情的第三年,直到隆冬季节,我们才看到了即将结束的曙光。这三年的生活充满焦虑以及不可名状的不确定。在豆瓣小组里,与“薅羊毛”“低消费”“攒钱”等有关的词条,近一年内参与讨论人数激增,活跃程度很高。社交媒体中一种与“抠”有关的生活指南开始大行其道。“抠搜”原本是一个贬义词,现在很多年轻人却

封面故事 | 替代

纪录片《金钱与我》一共六集,每集20分钟。在每一集里都会出现一个身处经济窘境的主人公,节目组特邀个人理财专家凯特琳娜·德弗里克斯和辛妮德·莱恩对他进行个人财务梳理,分析主人公的日常性消费是如何一步步将他们推向困境,并且对他们的生活提出建设性改变的指导。另一位消费心理学行为学专家彼得·卢恩则会用实验方

封面故事 | 住房车,不租房,可行吗?

摄影·赵炎雄一线城市打工人最难的是住房问题。张希和媛媛2021年来到深圳,有限的生活预算让选择变得艰难:住在公司附近,贵;住在房租便宜的地方,远。迫于现实,他们把租房的地方定在一处叫龙华元芬的城中村,2500元/月的租金换来一间9平方米的公寓开间。房子内部是房东留下的简单家具,1.8米的双人床、单人

封面故事 | 玩滑板:一种爱好背后的生活减法

丁小真利落地从滑板上跳下来,随意整理一下头发,抱起板朝我走来,“你又是搭坐车5分钟、等车半小时的电瓶车来剧场的吗?要不要试试滑板?”这是2021年春末夏初,我和丁小真在秦皇岛戏剧节上的见面。2021年初,丁小真买了人生中第一块滑板。那时新一轮疫情袭来,工作被迫停摆。每天居家办公,她患上了轻度焦虑症,

封面故事 | 理性

Iris有一个习惯,如果有想要购买的食品或者日用品,她会在查询产品前添加关键词“临期”,寻找服装时添加“外贸尾单”,这样,链接里就会跳出她想要购买的产品的列表,而且价格特别美好。这个小小的消费动作,让她节约了不少钱。她曾用45块钱买过正品200多块的卸妆膏,18块钱买到原价80多块的身体乳。“外贸尾

封面故事 | 临期商品,年轻人的新宠

银河SOHO毗邻二环,下班高峰期经常堵得水泄不通。丫丫在这里的写字楼上班,为了躲避高峰期,她习惯在下班后到公司楼下的临期超市逛逛,在这里选购临期面包作为第二天的早餐。除了面包,丫丫的吃穿用度基本上都可以在临期超市解决,可谓重度的临期产品使用者。“你一旦入了临期食品的坑,就很难正视正常的消费品价格”,

封面故事 | 环京生活群:搭建一个熟人社会

工作日19:00,打开地图软件,选择从望京出发前往燕郊,匹配到的最快线路是地铁转公交,1小时50分钟。倘若切换到打车APP,55分钟,车费约150元。“燕郊人不这么通勤,我们都拼车,20块钱,公司楼下直达家门口。”小青说,“疫情这几年涨价了,以前15。”2018年12月,小青退掉北京的出租屋,搬到燕

封面故事 | stooping一族,街边“拾荒”

凌晨两点,我和饺子拎着两只硕大的购物袋从她的家中出发。她养的狗二宝欢脱地在前面带路,兴奋地呵出一股股白色的雾气。饺子告诉我,晚上10点以后到凌晨四五点之前,是最适合stooping的时间段。这个时候,想要偷偷处理大件垃圾的人会趁着夜色把东西扔出来,错开收废品的人和清洁工的活动时间,他们这些“拾荒”的

封面故事 | 迁徙

阿力有一个高中同学组建的“返乡”群,群里十几个高中好友,除了三个从未离开过家乡的同学,其他的人都曾经是北漂、沪漂、深漂。疫情的这三年,陆陆续续有同学结束漂流回归家乡。阿力是少数几个还在坚持北漂的人之一,看着回家的同学整日好吃好喝,还有几个买了新车,住进了父母准备的100平大房,生活自在逍遥;再看看自

封面故事 | 回乡,那些意料之外

厉槟源一直有个执念,要回到湖南永州蓝山县的老家,在自家闲置的宅基地上盖座房子。他以故乡作为方法进行创作,最初见于2014年的行为艺术作品《自由耕种》。父亲过世后,老家的责任田就转到了他的名下。小时候的经历令他对老家又爱又恨,于是在离开家乡北上求学后便甚少回去。但通过这件作品,他终于和故土达成和解。从

封面故事 | 去乡村做义工,城市年轻人的中场流浪

做了半年义工旅行,阿秀说起自己的第一次义工经历还有点儿后怕。大学毕业典礼刚结束五天,这个带着点儿稚气的倔强姑娘就孤身一人从广西坐火车到恩施,换大巴到双河镇,再和村民挤上通村小巴,摇摇晃晃地沿着悬在半山腰的“挂壁公路”前往大山深处的乡村图书馆。看着斑驳的车厢,她心想,“即使我小时候去外婆家坐的大巴,也

封面故事 | 自观

小松悠是豆瓣“低消费研究所”的小组长,该小组成立于2019年,目前已经有超过15万的小组成员。小松悠2016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两年之后不仅没有存款,而且信用卡负债三四万元。这让她想不通,自己勤勤恳恳工作,也没有奢侈品消费的习惯,为什么会欠债呢?这让她非常愤怒。冷静下来之后,她开始反思自己的消费模式

封面故事 | 低成本生活的职业管理方式

过低成本生活,不必觉得不舒服、不甘心、不体面。能少花钱为什么要多花呢?放眼望去,世界上的事情,凡是涉及利益和钱财的,无不把控制成本放在重要位置。成年人都理解:日常生活的经济须收支平衡才能持续,如果收入没有增长甚至有缩减的可能,支出就得做出相应调整。《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可以说非常阔了,从贾母到宝玉三

封面故事 | 被培养的消费者

今年,屡次看到有人在谈论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的一本书,《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这本书有20多年的历史了,是鲍曼1998年再版的一本书,今年出了新的中文译本。鲍曼已经于2017年去世。这本书很薄,不到200页,很多人读这本书,可能是想弄清楚,自己是不是消费主义的俘虏?算不算新穷人?看完之后很

热点 | 阿根廷圆梦:一场伟大的加冕典礼

或许在比赛开始前,上帝就悄悄决定了:一个伟大球员的世界杯谢幕演出,必须要配以一场伟大的决赛,和一个伟大的对手。当梅西在开赛前强调这将是自己的最后一届世界杯时,上帝其实就已经想好,要为他安排一个伟大的加冕典礼和告别夜晚——北京时间12月19日凌晨,卡塔尔世界杯决赛落下帷幕,阿根廷在点球大战中战胜法国,

调查 | 阿勒泰7人遇难:处在边缘的离疆群体

记者·印柏同 实习记者·罗方丹编辑·徐菁菁2017 年5 月2 日,新疆阿勒泰地区出现强降雪天气,给当地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交通出行和农牧业生产带来较大影响,图为大雪中转场的牲畜在雪中艰难前行阿勒泰的外来务工者回想起11月26日那天下午,张君曾以为自己会冻死在G217国道阿库线上。这一天,新疆气象台

专访 | 如何重新想象老年

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教授路易斯·阿伦森是美国知名的老年科专家。她1992年从哈佛医学院毕业后,进入UCSF接受住院医培训,在1998年正式成为老年科医生,至今已有25年的执业经验。苦读10年,终于从两家顶级的医学院取得证书,为什么要献身于如此“无利可图”的领域?不论是30年前还是现在,老年医

市场分析 |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需当头

如果简单回顾一下最近几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不难发现每年经济工作任务的变化。2017年以来,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将三大攻坚战作为重点,也就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这三大攻坚战持续了3年。到了2020年,重心开始发生转移。202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

话题 | 真爱至上引发了情感革命

一个集体行为,如果持续20年,或许就成了一种习俗。自2003年以来,每年12月看贺岁片《真爱至上》,和看《圣诞颂歌》、听BBC播放的鬼故事一样,已经成为英国人的圣诞季习俗,甚至扩散到全世界。11月29日,美国广播公司推出纪录片《20年后:真爱至上的笑声和秘密》。纪录片采访了编导和演员们,是当下流行的

图像 | “头发”显示的复杂象征

古老的埃及文明中头发就是很重要的视觉象征。其重要性体现在古埃及是第一个流行戴假发的人类文明。他们不论男女,大多数人都会剃光头发和体毛,因为天气炎热以及对神表示虔敬。所以头发就执行着“第一眼”的审美和阶级标志功能。假发有各种装饰以及清洗存放的方式,富贵人家会往假发上加贵重宝石和金粉,用香脂熏制,或是用

历史 | 四库全书纪事之恭进(5):瓶花斋

与开万楼汪家的情形有些相像,杭州瓶花斋吴氏也是祖籍安徽歙县,也是经营盐业、家境富裕,也有两个响亮的藏书室号,一曰绣谷亭,一曰瓶花斋。而不同之处,在于吴氏迁居杭州更为久远,在浙江盐商中似乎更有威望,留意收藏珍稀图书的时间也要早得多。代表吴家呈进所藏善本的是吴玉墀,而以藏书称名的为其父吴焯和其兄吴城。丁

投资物语 | 防控政策变了,新冠保险就免责了?

疫情形势急转直下,身边的家人朋友一个个阳了。你可能会联想起过去买机票时购买的疫情险。可惜的是,媒体披露了好几例抗原测试阳性,保险公司却拒绝赔付。形势巨变,保险公司恐怕也是始料未及。此前推出的新冠津贴保险,几十元的价格消费者就得到一份染病后每天一二百元的津贴,总额一两万元。因为疫情防控得当,患病比例在

生命八卦 | 植物也懂合作

现代农业是一个很不环保的粮食生产方式,因为农场主们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大都采取了单一作物大田种植的方式,成千上万亩的土地上种的全是同一种农作物,甚至连种子都来自同一个品种,购自同一家育种公司。这样的种植方式不但对环境不友好,而且种出来的农作物抗病能力差,所以一直有人呼吁采用套种的方式来增加农田的物种多

体育故事 | 他可以不必是马拉多纳

贡萨洛·蒙铁尔的点球一击而中,电视转播的画面似乎出现了不易察觉的逻辑空白,最具感染力的画面一时之间并未喷薄,空中俯瞰蓝白亮色球衣的欢庆轨迹最终慢慢向中圈会聚。梅西未曾弹射而出,而是跪在场地中央,沉醉于这世所罕见的巅峰一瞬,队友聚拢,层层叠叠,那原本准备好的电影级别的转播镜头也无法及时捕捉运动之神那一

军事夜话 | 再说“五角大楼要打’文化保卫战’了”

当地时间12月15日,美《航空航天部队杂志》网站记者海德理发了一篇题为《参院通过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拜登会签署吗?》的报道。看到这篇报道的标题后,我马上就想了我曾在今年第49期《三联生活周刊》写过的题为《五角大楼要打“文化保卫战”了》的专栏文章,同时我还想到了北京时间12月16日在《解放军报》

科学闲话 | 科学家真的制造出了“虫洞”吗?

一切要从2022年11月30日的《自然》杂志说起。这一期中,这个在全世界科学界有着崇高声誉的期刊以封面报道的形式刊登了一篇论文《量子处理器中的可穿越全息虫洞动力学》。论文作者是以玛丽亚·斯皮罗普鲁为首的一组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他们利用谷歌的悬铃木量子计算机模拟了一个全息“虫洞”——一种只在理论上

消费·理财 | 消费·理财(1219)

曾被王思聪质疑的连花清瘟又火了,尽管企业早澄清未得到世卫组织的推荐,可面对汹涌疫情,消费者还是大量囤积。一则名为《关于商请协助推荐连花清瘟胶囊委托生产企业的函》在市场间流传,工信部也在协调扩大产量。新加坡卫生科学局声明,至今没有来自随机临床试验的科学证据表明任何草药产品,包括连花清瘟产品,可用于预防

生活圆桌 | 淘出来的黄金时间

以前每逢世界杯,朋友圈里就有很多人跳将出来,不停地聒噪,像是蛰伏了数年的知了,在这一刻反复表达自己对足球尘封已久的热爱。今年,知了明显减少了很多。每个人都老了四岁,孩子的学习也到了爬坡阶段。当年那些娱乐突然变得不合时宜起来。中年人和年轻人的生活有一个显著区别就是“独乐乐”进化成了“众乐乐”。家庭成员

生活圆桌 | 眼镜与颜值

张爱玲曾经说过:“近视眼的人当众摘下眼镜有点秽亵,仿佛当众脱衣服似的,不成体统。”张爱玲本人高度近视,但她坚持不戴眼镜。她有很多照片流传于世,只有一张是戴着眼镜的——就是她在港大的学生登记照,的确显得比较木讷。见过张爱玲的人也很多,但几乎只有胡兰成见过她戴眼镜的样子:在《今生今世》里,胡兰成说去了张

生活圆桌 | 冬天综合征

文·款款本来周末跟两个朋友约了读书会,但其中一个深夜发来消息说最近状态不好,心力不足,是每到冬天周期性抑郁的老毛病又犯了,尽管一直在调整却还是感觉能量不够。伤春悲秋,自古有之。天气变化和身体感知、情绪起伏的确有着千丝万缕又神秘莫测的关系。心理学上也有“冬天综合征”一说,甚至很多犯罪研究也以季节为主要

生活圆桌 | 半亩园之乐

文·吕传彬我们有一个20余人的微信群,名为“半亩园”,群内不论世事,只谈田园之苦乐。春暖花开时就开始育苗,交换苗种,互通有无,交流经验知识,好不热闹。我也兴致勃勃地在小盆内播下种子,有苦瓜、丝瓜、黄瓜、秋葵、苋菜、紫豆、皇宫菜、地瓜叶、四季豆等等,不少种子来自园友,不少是首次试种,算是实验吧。今年我

声音 | 声音(1219)

通往幸福之路就是用一生的时间成为一个拥有伟大灵魂的男人,即做一个大度的人:不为了冒险本身而去冒险,但永远准备好为重要的目标奉献生命……大度意味着静穆的勇敢、自足、不谄媚、守礼节、行事谨慎、直言不讳。——英国古典学家伊迪丝·霍尔,《良好生活操作指南》在多愁善感的年纪,忧愁也可以转化成诗意,也可以是美丽

好消息·坏消息 | 好消息·坏消息(1219)

生病了,一定遵医嘱,坚持规范治疗?根据《美国经济评论:洞察》上的研究,现实中最不听医生话的,恰恰是医生及其亲友。研究者收集了2005~2016年间的瑞典全民用药记录,并与63项政府发布的处方药治疗指南对照分析。结果表明,尽管588.7万名瑞典人在此期间的总体治疗依从率为54.4%,但在14.9万名医

个人问题 | 母亲读书

文·徐蓉母亲脑出血,保守治疗,住院20多天后出院休养,医嘱三周后复诊。回家后,她只能静卧。起身、躺下,头在某一个角度的时候会眩晕,受不了家里人说话的声音,略大点儿都觉着吵,门只能关着。走路也令人担心,脚步不利落,虽然没有出现肢体明显不便的症状,但右拳握不紧,也不知什么原因。不过,总体而言,她还是在缓

读者来信 | 读者来信(1219)

尴尬的公寓小周工作四年多,手头攒了点钱。最近,她一直琢磨着买套房子,看来看去看好了某个楼盘的公寓。吸引小周的是售楼处的公寓样板间,微复式结构,不大的空间被设计成了两层,很漂亮。尽管身边的亲友大多提醒她:公寓坑太多,买公寓不如买住宅,哪怕是买个小点的二手房。但考虑到经济原因,小周还是想买公寓。这套公寓

环球要刊速览 | 环球要刊速览(1219)

美国历史上,疾病曾是儿童的头号杀手。当美国成为汽车之国后的60年代,车祸成了儿童最常见的死因。即使在安全带发明后的20年前,美国儿童死于车祸的可能性是死于枪支的3倍。而现在,枪支暴力已经成为美国儿童主要死因,今年至少有数千名儿童死于枪击。黑人儿童死于枪击的可能性是其他族裔的8倍,占去年儿童死亡人数的

荐读 | 往期精选 | 年度生活方式十年之变

点击进入阅读本期>>如果按照现在减压、调节情绪流行的正念,首先是接纳。客观情况如此,我们总还要做点什么。逃离倦怠,在我们能够掌控的范围内是有方法论的。我们今年依旧提出了四个关键词,适度、降噪、停顿和滋养,它们背后都是一些生活智慧、医学和心理学原理。外在的世界即便喧嚣嘈杂、兵荒马乱,我们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