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与探索 |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布局结构变化与分析 [摘要]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对2012—2021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布局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域布局结构总体上呈现出整体均衡而区域内部非均衡的特征;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集聚效
研究与探索 | 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职教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及优化策略 [摘要]职教集团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的基本维度构建与耗散结构理论具有契合性。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框架下,构建职教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应包括建立自适应组织的利益驱动机制、完善科学规范的协同决策机制、搭建
研究与探索 | 科教融汇视域下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变革与运行策略研究 [摘要]在科教融汇理念下,高职院校构建助推科研和教育质量双向提升的跨专业组织已是必然。通过对四种类型跨专业组织特征的分析可知,目前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多为矩阵结构,本身有向网状结构、无边界结构发展演变的
研究与探索 | 县域高职教育赋能乡村振兴:逻辑引领、功能定位与实践指向 [摘要]县域高职教育承担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支撑。县域高职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功能定位是:聚焦“县域需求”,彰显县域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特色性;瞄准“内部重塑”,凸显县域高职教育服务
教育管理 | 职业本科教育的定位与建设探讨 [摘要]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职业教育理论发展的应然需求,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受教育者对于高层次职业教育的迫切诉求。但是,目前职业本科教育发展尚未得到社会充分认可,仍存在办学定位不清、专
教育管理 | 组织生态学视角下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发展的逻辑解析、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 [摘要]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历经十余年的改革实践,从试点试行到全面推行,开拓了育人新境界和发展新格局。从组织生态学的视角对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进行组织合法性、组织生态位和组织发展环境三个方面的逻辑研究,分
教育管理 |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打造:现实困境、实践路径与发展路向 [摘要]职业院校联合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等主体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因为各主体体制不同,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打造在诉求和运行等层面还存在诸多困境。通过对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管理 | 新时代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能力的关键维度、现代意蕴及提升策略 [摘要]作为产教融合基层主体的职业院校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还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培育与提升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能力,需重点把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资源支撑与保障能力、产业服务与价值创造能力、社会声誉
教育管理 | 高职院校内部信息化治理体系建设探析 [摘要]信息化治理有助于高职院校构建扁平化组织,实现内需驱动的办学愿景;强化交互式信息沟通,形成协同参与的办学合力;开发智慧化应用,助力精准决策;营造开放式环境,发挥评价反馈的作用。提出完善信息化治理
比较教育 | 韩国产业教育与产学研合作基本计划的动因、现状及启示 [摘要]2018年,韩国多个部委共同颁布《产业教育与产学研合作基本计划(2019—2023年)》,通过深化政府、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主体融合协同,部署了人才培养、技术转移、创新创业、基础设施建设四
比较教育 | 日本专修学校循环教育综合推进项目的行动框架与保障措施 [摘要]日本政府于2019年发起专修学校循环教育综合推进项目,旨在充实社会成人的学习机会,满足其多样化发展需要。专修学校循环教育综合推进项目立足继续教育,依托专修学校,建构了基于跨学科的教育内容、倡导
课程与教学 | 智能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技术表征、内在机理及创新路径 [摘要]智能技术为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带来全新的可能性。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变革需求为导向,结合当前职业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现状,聚焦智能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赋能什么?何以
课程与教学 | “在线云教育”视域下高职课程智慧化重构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应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大数据、学习分析等技术创建情境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课堂学习环境,推进“云教育”,拓展教育新空间,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智慧化转型是高职教育办学空间拓展的需要,是
课程与教学 | 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建设探索 [摘要]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建设的理念是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对接职业标准、实现双元育人、深化课证融通。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存在开发机制有待完善和体系尚未形成等现实困境,建议从职业本科专业教学多方
交流平台 | 部省共建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开放合作创新高地初探 [摘要]创新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提升东盟国家人力资本整体水平,将为加快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提供坚实的技能支撑。经过理论基础、历史机遇和现实需求分析,提出部省共建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开放合
交流平台 |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量化分析 [摘要]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开发劳动者可持续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以2010—2022年国家层面的30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结合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四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