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国际中文教育专栏” | 论华文教育与国际中文教育的关系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华文教育;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摘  要] 对外汉语教学、华文教育、汉语国际教育以及国际中文教育的名称、性质、任务、目标等问题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2022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国际中文教育专栏” | 华文教育与国际中文教育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现实问题与实施路径 [关键词] 华文教育;国际中文教育;协同发展;内在逻辑;实施路径[摘  要] 本文聚焦华文教育与国际中文教育协同发展问题,梳理了二者的内涵和关系。二者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主要表现在学理逻辑的同一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国际中文教育专栏” | 国际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国际中文教师;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摘  要] 国际中文教师通过职业认同、实践反思、探究学习和自主决策的循环上升,完成从预备教师,到入职教师,到成熟教师,到专家教师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国际中文教育专栏” | 国际中文教育必须重视和加强汉语书面语教学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使命;汉语书面语教学;汉语书面语教学研究[摘  要] 国际中文教育的真正使命是培养两方面人才:一是懂中文、会中文的“双语或多语人才”;二是高水平、高素质的中文人才,包
汉语研究 | 协商与顺应:语气词“啊”与语境的互动 [关键词] 协商;顺应;语气词;啊;功能格局[摘  要] 语气词“啊”为传情语气词,所传之“情”是受命题内容、信息状态、交际对象等因素刺激而发或与特定序列位置互动而来。语气词“啊”的主要功能只
汉语研究 | “假设—评述”义构式“S(,)该多(么)X”的构式特征及其生成机制① [关键词]“S(,)该多(么)X”构式;构式特征;生成过程;生成机制[摘  要]“假设-评述”义构式“S(,)该多(么)X”中,前件“S”有描述性特征,后件“该多(么)X”有元语性特征。句法上
汉语研究 | 动词重叠的否定与情态组配 [关键词] 否定;情态;重叠;肯定[摘  要] 文章主要讨论动词重叠的否定、情态动词对动词重叠的搭配允准,以及动词重叠在非现实语境中所起的肯定强化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动词重叠的否定需要非现实语
语言测试 | 汉语二语口语韵律能力评估维度的任务类型效应① [关键词] 二语韵律评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任务效应[摘  要] 本研究考察汉语学习者在朗读篇章、听后复述和回答问题这三种口语任务上是否会体现出韵律能力的差异。共有38名汉语二语学习者参与实验
语言测试 | 基于认知诊断理论的国际中文阅读测验Q矩阵的构建 [关键词] 认知诊断;阅读测验;Q矩阵[摘  要] Q矩阵的合理构建是成功进行认知诊断分析的先决条件,然而对目前广泛存在的非诊断性大型标准化测验来说,确定Q矩阵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国际中文
语言心理研究 | 汉语同形同音词的心理词汇表征 [关键词] 同音词;语义启动;心理词典;ERP;N400[摘  要] 本研究结合行为实验和EEG设备,旨在调查汉语同音词的心理词汇表征。26位汉语母语者作为被试,对216组实验材料进行视觉化词
名家风采 | 从解放军文化教员到著名语言学家 黎运汉先生于1929年出生在广东省阳春县。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志愿军,荣立一等功和二等功。196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和中文系,师从容庚、商承祚、潘允中、高华年、赵仲邑等语言学名师,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