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2024年第7期

名作欣赏

名作欣赏2024年第7期

月刊 文摘文萃

简介

文学评论刊物。介绍并帮助读者赏析古今中外名著。《名作欣赏》是鉴赏中外古今优秀文学作品的名牌期刊。荣获首届、第二届国家期刊奖,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

目录

学者档案 | 我们为什么研究华文文学

中国人很早就有移居海外的历史,只是19世纪以后,规模达到最大。不论是谋生南洋的“自由”移民(其实并不“自由” ),还是被卖到美洲的契约劳工,也不论因留学而滞留他国之人,还是为创业而打拼异邦之人,他们遍

学者档案 | 先侨史书写的侧影与正影

《一个华侨家族的侧影》是学者刘登翰先生的“朝花夕拾”。刘登翰以一个人的文学书写回溯家族史、华侨“过番”移民史,以一个地方的故事串联起一组家国往事,将昔日的研究术语转换为怅惘忧伤的抒情话语。失“父”的移

学者档案 | 跨域研究的探索与典范

2016年,刘登翰老师学术志业60 周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论文集《跨域与越界》。全书40 万字,共收登翰老师有关华文文学的理论探索,近代以来中国文学分流下的台湾文学、香港文学、澳门文学研究,两岸文

学者档案 | 刘登翰学术年谱

一、1937年 —1961年1937年农历七月七日,我出生于厦门鼓浪屿一个世代过番的华侨家庭,祖籍福建省南安县(现改市)码头镇刘林乡。太祖父澄洋公自清咸丰丁巳年(1857年)过番菲律宾,自此代代延续,

大家讲谭 | 北宋学校教育的振兴与王荆公的学记文(下)

荆公的政教统一思想在庆历兴学的基础上才有了后来王安石的熙宁兴学,熙宁兴学是建立在王安石自己的教育思想上。当王安石把孔庙和教育的位置摆正以后,他就要谈怎么进行教育了。教育是主导,拜不拜孔子是无所谓的,关

大家讲谭 | 《水浒传》之“职业”

郓城的明暗世界晓蕾、秋水:这封信,咱们像赛马一样,几乎是同时“开闸”的,但是谁能先达终点,就不好说了。但我觉得无妨,因为这次写的“职业”,应该不会有重复之处,不妨兄弟爬山,各自努力。虽然主题是“职业”

经典重读 | 竟陵派“刁钻古怪”之诗辨析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在评论明代竟陵派诗歌时说,他们的作品虽然被他们自己标榜为“幽深孤峭”,给人的印象却是“刁钻古怪”。如谭元春的诗句:“鱼出声中立,花开影外穿”“篷底坐僧全幅画,篙

经典重读 | 俏不争春说平儿

平儿是谁?她姓什么?家乡何处?父母谁何?第一个问题很多朋友都会不假思索地抢答,第二、第三、第四个问题可能就会懵,无处猜想,也无处考证。因为原著中既没有明写,也没有暗写。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草芥一般的女孩

经典重读 | 鲁迅文言小说《怀旧》欣赏

周树人1911年用文言作的小说《怀旧》,于1913年四月发表在《小说月报》第四卷第一号上。这是周作人投去的,用的笔名是周逴。当时的主编恽铁樵对小说大为赞赏,很快刊登,做了十处随文评点和一篇《焦木附志》

经典重读 | 文本晶体的“未完成性”

关键词:白灵 档案 修改 化学反应 未完成性反复涂抹的“重组”文本完型需要最后一关修订。修改是克服先天与后天不足的最后机会。看似反复的涂涂抹抹,似乎也被一只神秘之手所操控:明明向东,不知不觉偏西;明明

经典重读 | 米兰·昆德拉笔下的笑

米兰·昆德拉(1929年4月1日—2023年7月11日)在1985年获耶路撒冷文学奖时所作的受奖演说,大概是中国读者最早接触到的昆德拉文字之一。这篇演说附在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文译本(

经典重读 | 有关“刻奇”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在长篇小说《身份》中,米兰·昆德拉解构了“身份”带来的权威性,和其他许多作品一样,这部用法语完成的小说又一次印证了作家对解构的热望,并且充分展现了那种时刻想要通往自身背面的激情是如何为写作带来无限生机

经典重读 | 米兰·昆德拉:爱情,非如此不可

谈及小说的定义,米兰·昆德拉关于“小说是对存在的探索与发现”的论述是必然绕不开的一个典范命题,以此为基点,可以衍生出更为具体的子命题,例如,什么是存在?小说如何勘探存在?事实上,“存在”这一命题在20

青年在场 | 首在省己,亦必知人

毋庸多言,心仪比较文学的学子必然要了解其学科史,如今国内主流教科书写比较文学之流变一般以“中国学派”出现前后为课本内容分界。作为“比较文学飨宴”上姗姗来迟的宾客,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于1985年方才成立,

青年在场 | 温儒敏的学术个性及其实践品格

2021年,温儒敏《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现代文学研究自选集》出版,题目来自鲁迅《摩罗诗力说》结尾“今索诸中国,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一语;而在文集题记中,作者又化用了鲁迅《坟》中的表达,“一面是埋藏

语文讲堂 | 主题与婚俗

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学习提示》这样表述:与《氓》相似,《孔雀东南飞》也讲述了一桩爱情婚姻悲剧,但造成悲剧的原因并非男主人公的始乱终弃,而是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这一句很容易被发挥

语文讲堂 | 从“矛盾”处发现深度解读文本的契机

关键词:“矛盾” 解读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例证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也最能看出教师的基本素养。以往的文本解读,往往集中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文学影响等宏观层面或者人

百家茶座 | 苏轼在海南(下)

现在每到冬天,到海南旅游是很多人所向往的事情。但如果回到九百多年前,海南就是一个令人生畏的名词和地方。即便屡次经受过人生灾难的苏轼,听说要被贬海南,也是带着恐惧甚至死亡的准备。如《琼州府志》就记载过,

百家茶座 | 追寻“甲壳虫”:弥补性的精神长旅

关键词:沙石 《曾经的音乐》 甲壳虫音乐 历史感 人生感美国华文作家沙石,以擅写生活与人性中的荒诞与荒唐著称,他的小说“写作笔法相当纯熟,创作风格独树一帜,视角辽阔而且思考深邃”,“具有极高专业水准”

百家茶座 | 多维探索昆曲的文化基因与美学内涵

《跨文化视域下的昆曲文化身份研究》安裴智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戏曲作为中国舞台表演艺术,自从宋金以来,就以相当成熟的姿态糅合了文学写作、音乐、舞蹈,以及程式化的特殊表演方式,呈现丰富的社会

百家茶座 | 精心编纂,功不唐捐

废名(1901—1967)是著名的作家和学者,其遗留下来的作品,数量并不算太多,但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国现代诗歌史、中国现代散文史、中国现代学术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以前,市面上流行的废名作品集有数十种

百家茶座 | 关于结缘豆

1936年9月8日,周作人作文《结缘豆》,随后刊发于当年10月10日《谈风》第1 期,后收入他的文集《瓜豆集》。这是一篇周作人谈风俗的文章,写得很有意味,堪为周氏的一篇代表作。文章起篇先引述了三则关于

百家茶座 | 天山碧海 丝路情深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条路,既真实,又虚拟,既有明确的行进线路,又有着更为广泛的文化意义,那就是“丝绸之路”。中国文化最重的是“道”,道即路,人生通途谓之康庄大道,人生曲折或谓羊肠小道,《诗经·大雅·大东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