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2022年第8期

名作欣赏

名作欣赏2022年第8期

月刊 文摘文萃

简介

文学评论刊物。介绍并帮助读者赏析古今中外名著。《名作欣赏》是鉴赏中外古今优秀文学作品的名牌期刊。荣获首届、第二届国家期刊奖,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

目录

本期头条 | 近百年女性文学研究的一部力作

女性文学的兴起和繁荣,是20 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和美丽景观。与此相伴,也自然出现了一批研究女作家的专著,如20 世纪30 年代出版的《现代中国女作家》(黄英即阿英著) 、《中国现代女作家》 (

本期头条 | 阎纯德先生与汉学研究

2016 年,国际中国文化研究会首次颁发“国际中国文化研究终身成就奖”,以表彰长年致力于汉学研究事业的学者。北京语言大学的阎纯德教授、北京大学的李明滨教授和严绍盪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耿昇教授,四位先

本期头条 | 我所认识的阎纯德老师

1993 年7 月,我从山东大学博士毕业后,准备去北京语言学院工作。有一天,在路上碰见山东作家刘玉堂,他听说我要去北京工作,便兴奋地说:“北京语言学院有位阎纯德,希望见到他代我问候。”多少年之后,我深

《名作》视野 | 现代“小品文”概念的历史语义

“小品”一词源自公元4世纪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与“大品”相对,指的是佛经的节本。到了晚明,它正式成为文类的概念。此时“小品”的外延甚广,包含众体,“许多文体,如序、跋、记、尺牍乃至骈文、辞赋、小说等几

《名作》视野 | 散文的文体价值及其魅力

之所以讲这个题目,主要是因为散文作家作品很多,但研究却很不够。什么是散文?什么是好散文?怎样理解散文这个文体以及其价值魅力?似乎都比较模糊,很难定位与判断。下面我先讲第一个问题。散文研究与创作的困局众

大家讲谭 | 落叶自随流水去

杨阿敏:1979年您再次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师从朱一玄、宁宗一先生,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中国小说史方向的研究生,您的硕士论文是《唐前志怪小说史》,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请谈谈撰写本书的过程。李剑国:

大家讲谭 | 反讽是一种平衡

黄平,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出东北记:从东北书写到算法时代的文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 年版)、《反讽者说:当代文学的边缘作家与反讽传统》(上海文艺出版社2017 年版)等。有人“觉得我是

经典重读 | 《养生主》:“缘督以为经”(下)

关键词:养生 缘督 精神下面我们讲“右师”和“泽雉”的故事。“右师”和“泽雉”两个故事一反一正,从两个方面继续阐释“缘督以为经”的道理。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曰:“

经典重读 | 《驺虞》:生态保护者的赞歌

《驺虞》是《诗经·召南》的最后一篇。诗云:彼茁者蓬,壹发五豵(zōng) 。于嗟乎驺虞!彼茁者葭,壹发五豝(bā) 。于嗟乎驺虞!这可以说是一首简之又简的诗歌。前后两章仅更换了两个字,而那种盎然的生机

经典重读 | 贾敬:“开挂”的人生缘何“躺平”?

他的童年遭遇严父棍棒交加,他的少年进士及第一路开挂,他的爵禄袭而又弃阴错阳差,他的成年披上了道袍撒手而去,他的寿宴,惊动四王八公,引发风月桃花,他的葬礼,重叠国孝家孝,牵涉情色谋杀,无论生日还是忌日,

经典重读 | 中国的中国诗人

关键词:郑愁予诗歌 古典诗学 承传在中国台湾和海外华人诗坛,郑愁予素有边塞诗人、山水诗人、婉约派等称谓a。边塞诗、山水诗都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题材类别,婉约派则是与豪放派相对的二分宋词的两大流派之一b

精神肖像 | 菜厂胡同7号:我的80年代

我于1979 年夏由北京南池子的普庆前巷搬家到菜厂胡同7 号,直到1990 年4 月搬离,整整住了11 年。我的80 年代是在那里度过的。如今我离开菜厂胡同已30 年,就目前的居住条件而言,应该说,比

精神肖像 | 穆如清风,缉熙敬止

关键词:吴思敬 新时期 新诗研究 诗歌理论 诗歌批评吴思敬先生长期从事中国新诗理论研究和当代诗歌批评工作,是中国新时期以来最为重要的诗歌理论批评家之一。吴思敬的新诗研究,与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当代诗歌发展

精神肖像 | 仁者、智者、和者

凡见过吴思敬先生的人,都会被他身上鲜明的儒家风范所吸引:那温情的目光、谦和的微笑、亲切的语调。你能感受到一种暖暖的爱意。所以,朋友们称他为“诗坛仁者”。仁者吴思敬,与人交往讲究“和为贵”。曾经有一个偏

作家作品 | 路遥的汉中之旅

关键词:路遥 王蓬 报告文学 《 汉中盆地行》引言路遥在1988 年5 月完成了代表作《平凡的世界》,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人一生中要成就一件大事,必须在四十岁之前。”在这以后,路遥逐渐走入生命的

作家作品 | 潜藏深广的中国民间思维

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刘震云几乎一直关注的是中国版图上微乎其微的一方水土——延津,但难能可贵的是,他从延津出发,发现的是“中国”。在故乡的土地上,他戮力开掘着一口“文学深井”。作家本人说:“地域性写作,

语文讲堂 | 读《记念刘和珍君》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材 “学者文人” 林学衡 杨荫榆 章士钊教育部统编语文新教材在六省一市试点,今年是第一次参加高考,其他省市依然在使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或地方自主编写的教材。教育部统编教材编撰在后,其

百家茶座 | 啸斋所藏和刻“素本”《文选》叙录

我国中古时代的文学经典对日本影响最大的有两部:一是《昭明文选》,二是《世说新语》。就古代学术史而言,《选》学与“《世说》”学均发源于我国,但日本学者也取得了较高的学术成就。东瀛《选》学,素来发达。从江

百家茶座 | 一个人的文学史

我读书有个毛病——喜欢钩沉索隐,深文周纳。所以,接到鲍鹏山兄的大著《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商务印书馆2018 年版)后,我便知道这是一次“重装上阵”。我马上通过微信向鲍鹏山表示祝贺,他随

百家茶座 | 打开胡适的另一面

一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各种胡适著作和胡适研究论著层出不穷。从1986 年台北远流版《胡适作品集》(37 册)、1994 年黄山书社版《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42 卷)、1998 年北大版《胡适文

百家茶座 | 欣赏与尊重

7月中旬,河南大学文学院刘思谦教授去世。在朋友圈看到消息时,我瞬间想到了刘先生发在我刊2019年第12期别册上的那篇文章——《“小纸条婚姻”进行曲》,想到了刘先生在讲述爱情与婚姻生活时的那种笔调,想到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