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 远方的我(组诗) 远方的我我知道 在那遥远的地方住着另外一个我他也许很大 也许很小他也许是个英雄 也许是个凡人他是我 却忙着他的生活他是我 却有着和我不一样的境遇遥远的距离 注定我们不会相遇相同的感受 却让我们一样执笔
诗歌 | 我记得在光影里发生的一切 我记得在光影里发生的一切橘子味的晚霞和南山的梅花天色是碧玉青 春意是玲珑绿又是谁的明月光照亮了谁的相思意细腻绵密的光影藏了多少少女的心事偷一只老旧乌篷船与你行至古城的风月里你是这炙热柔软的春光里最错落
诗歌 | 诗三首(1) 荷 花乐选浅塘积水地,独爱酷夏厚淤泥。蛙随左右百鸟访,雨落珠滴锦鱼旁。粉白佳人伫立望,碧波莲蓬欢快扬。莲子只为苦香米,泥藕下厨造作鱼。象 棋将有勇武逊文风,帅主略谋居帐中。车马调遣为布阵,兵卒本职向前
诗歌 | 行路难·勇者不悔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人生路途,曲折如绸。风雨飘摇,坎坷莫辞,勇往直前,信念永驻。千山万水,创痛与伤,九死一生,磨炼心强。虽无彩虹,阳光普照,勇者逐梦,心灵独尊。耳畔泛音,敲击心弦,眼前繁花,馨香满怀。
诗歌 | 笼子里的鸟 爷爷养了只鹦鹉 在阁楼的笼子里——这里是五岁的孩子的王国作为他的姑姑我也可以享受女王般的统治权我居高临下地欣赏他的“城堡”数不尽的车辆和玩偶士兵还有角落里因为危险被“藏”起来的弹珠在这方寸之地一个被放
诗歌 | 诗三首(2) 灯下的背影我轻松地坐在空旷的地上面对环绕的人群里纷纷议论、异样的眼光风拂过黑夜的灯下倒映着汗水下的身影与祈盼美好的微光又匆匆地走过我们从未相识却在奔跑中彼此追逐成了那一种依托我轻松地站起 一道而来的是
散文 | 放开手,阳光灿烂 心向阳光,春暖花开。这意味着需要心里充满阳光,乐观、真挚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但是我们是否真的能够平淡看待生活中的一切,将一切看作对灵魂的桎梏,真正实现灵魂的自由呢?这有待商榷。中国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吃
散文 | 教育传承 在本学期给师范生第一次授课时,介绍了课程相关信息之后,作为课程的导入,我让同学们就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1.为什么选择师范院校?2.假如你有从事中学和高校教学工作的机会,你会如何选择?同学们青春昂扬
散文 | 从教无悔 我生于教育世家,从我的姥爷开始,三代人中有8位亲人扎根杏坛。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从教无悔”四个字。因此,在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我谨遵“以德立身,言传身教”之家训,毅然选择教师岗位。我与教师,有一种奇妙
品评 | 雷雨式娜拉的孤独悲歌 作为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家庭悲剧,《雷雨》以19世纪20年代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血缘伦常的纠葛与情欲冲突,探索了一个以周朴园为“大家长”的有着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中所呈现的人性情欲的复杂与人这一
品评 | 浅析“西厢故事”演变 “西厢故事”是《莺莺传》《商调蝶恋花鼓子词》《西厢记诸宫调》《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等一系列描写崔莺莺和书生张珙之间的爱情故事的总称。唐代元稹创作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是故事的初本,在之后
品评 | 科幻小说《三体》的文本内叙述视角忖度 2015年,中国作家刘慈欣凭《三体》第一部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1952年,雨果奖由世界科幻大会创办,被称作“科幻文学界的诺贝尔奖”,获奖作者有艾萨克·阿西莫夫、威廉·吉布森、乔治·R.R.
品评 | 论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 声乐中的二度创作是演唱者利用自身的技巧、情感为声乐作品附魂的主观行为。歌曲《怀念战友》由雷振邦创作,作为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插曲讲述了真实的战友之间生死离别的故事。本文以《怀念战友》为切入点,从声乐
品评 | 论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民族民间舞蹈起源于人类劳动生活,是人民群众自创自演,表现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及人们精神风貌的群众性舞蹈活动。从民族民间舞蹈的内容来看,
品评 | 宋词独特的艺术魅力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国文学史上,宋代文学意义重大,具有多种多样的体式,其诗、词、散文等在前代文学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小说、戏剧、文论等对后代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文学形式都是中国文
品评 | 民族歌剧《扶贫路上》中二重唱的作品探析 民族歌剧《扶贫路上》于2020年9月首演,以扶贫一线殉职的广西百色乐业县白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真实事迹为创作蓝本,以人民现实生活为基础,运用人物主调贯穿发展的手法,结合独唱、重唱、对唱等声乐演唱形式,彰
品评 | 农民画艺术创作思维 在农民画艺术中,水城农民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随着当今社会文化与艺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农民画艺术的发展,水城农民画也开始备受文化艺术研究和爱好者的关注,水城农民画艺术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研究的重点内容。在
品评 | 浅谈中国钢琴作品创作中的民族元素 钢琴传入中国一百多年来,发展异常迅速,融入了国人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钢琴作为一种西洋乐器,是音乐的表达工具,带有鲜明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特点。它在中国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中国传统音乐、民族音乐交汇融
品评 | 中国人物画中的儒家特质 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其以仁义道德为核心价值,注重君子的品德修养,体现了“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核心价值观念,与三个方面有密切的关系:一是提倡自身内在的“仁”;二是强调社会等级规范和制度体系
品评 | 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的接受史探析 接受美学家姚斯认为:“接受是读者的审美经验创造作品的过程,它发掘出作品中的种种意蕴。”这一理论说明,文学史不仅是不同时代作家创作的历史,更是不同时代读者对同一作品阅读阐释与再创作的历史。张爱玲于20世
品评 | 传奇剧的男性角色形塑:明代戏曲生态研究之一 古代名士、名臣、名将建功立业的过程本就是宋元时期戏曲中常见的表现题材与叙事内容。进入明代以来,基于以“戏禁”为主的官方文化政策带来了戏曲生态的变化,传奇剧在男性角色的塑造方面出现了新的特征,突出体现在
品评 | 以酒入诗 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中,酒占有重要位置,从历朝历代对酒的记载上,能够感受到酒香的馥郁绵长。饮酒不仅可以会友,更是人们心灵的慰藉,随着飘悠不尽的酒香,无数文人雅士写下流传千古的名篇,诗仙李白就是最具代表性的
鉴赏 | 出版童书中的多元女性形象分析 自1997年英国女作家J.K.罗琳“哈利·波特”系列魔幻小说第一部诞生以来,就在文坛乃至世界儿童的心中创造出了一个个奇迹。迄今为止,“哈利·波特”系列销量已逾5亿册,被翻译成80种语言,并被改编成8部
鉴赏 | 浅析小说《九云梦》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九云梦》是金万重在1687年被流放时,为安慰母亲尹氏夫人而创作的朝鲜古代小说的代表作品,在朝鲜古代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品中的八仙女都是绝世佳人,八仙女虽然身份差距很大,但性格各具特色。本文对《九
鉴赏 | 儿童视角下孔枝泳长篇小说《凤顺姐姐》的人物形象研究 孔枝泳是韩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常着眼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关注受到歧视或忽视的人。孔枝泳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许多经典立体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大多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能
鉴赏 | 科威特小说《竹竿》的叙述者分析 《竹竿》是科威特“80后”作家萨乌德·桑欧西于2012年出版的一部小说,其2013年获得了阿拉伯小说国际奖(阿拉伯布克奖)。小说主人公名叫伊萨,是个混血儿,伊萨的母亲是菲律宾人,年轻时在科威特一个大家
鉴赏 | 以女性意识视角浅析《包法利夫人》中爱玛的悲剧命运 法国作家福楼拜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是一部严肃且寓意深刻的小说。这部作品不是悲剧文学,但塑造了一位著名且备受争议的悲剧角色——爱玛,她是当时社会女性形象的真实写照,同时她的悲剧历程引发了读者的思考。
鉴赏 | 希腊神话特点及其对英美文学的影响探讨 希腊神话是当时希腊人生活、思想的直观反映,蕴藏着海洋文明与人本精神,之后逐渐开始影响欧美文学的发展,使欧美文学产生了非常多优秀、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各种文学作品。对于当前的人们来说,希腊神话始终带有神秘色
鉴赏 | 英美文学作品的典故探讨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典故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存在形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承载了较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凸显了英美文学作品各具特色的创作风格。读者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时,如果不了解其中典故的来源和特点,就难以明确
鉴赏 | 论村上春树叙事人称的转变 1979年出道的村上春树持续创作了40年左右,有不少学者试图对他的创作历程进行整理划分。在日本本土,黑古一夫在《村上春树——从“丧失”的故事到“转换”的故事》一书中,以20世纪90年代初为分界,将之前
鉴赏 | 芥川龙之介《杜子春》中“铁冠子”的人物形象分析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的重要作家,其儿童文学作品《杜子春》于大正九年七月发表在儿童杂志《红鸟》上。文章讲述了主人公杜子春在穷途末路时,遇见仙人铁冠子。前两次杜子春接受其金钱上的赠予成为有钱人,但挥霍
鉴赏 | 从不同方面解析《白鲸》的象征意义 《白鲸》是美国著名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1851年发表的海洋题材小说,具体讲述的是一名叫亚哈的船长追杀海洋中一头白鲸(莫比·迪克)的故事,整部作品围绕着亚哈船长与白鲸展开。人们从整部作品中能够隐隐约约
鉴赏 | 基于陌生化视角分析《瓦内姐妹》中的加密策略 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年)是20世纪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不仅在文学和翻译方面博采众长,在昆虫学和象棋等方面也卓有建树。《瓦内姐妹》是他出版的68部短篇小说之一,其
鉴赏 | 《巫术师》中的田园叙事 《巫术师》是福尔斯出版的第三部作品,在阅读这部小说时,读者被带回到“田园”文学模式的源头。20世纪40年代末,牛津大学的毕业生尼古拉斯·于尔菲,久居伦敦,生活放荡,装腔作势。他把自己对女性的卑劣行为称
鉴赏 |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映射 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演进,科技的变革不断带来新的艺术表达方式,但无论艺术如何演进,艺术始终来源于社会生活,即艺术是社会生活的映射。艺术创作者不是凭空想象来创作的,看似天马行空的创意往往都有一定依据。
鉴赏 |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音乐与演奏分析 门德尔松是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著名作曲家,生前有大量广为流传的音乐作品。管弦乐是其一生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协奏曲、交响曲与序曲。其中,协奏曲在门德尔松的创作中占据较大比例。《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
鉴赏 | 迷茫青春里的乌托邦童话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社会矛盾,年轻人在动荡的社会面前更加迷惘、不安。1967年,电影《毕业生》横空出世,在西方电影界引起了轰动。电影用典型的好莱坞电影叙事手段讲述了出身优渥、成绩优异
鉴赏 | 皮亚佐拉《自由探戈》大提琴版本与双排键版本之比较 皮亚佐拉是阿根廷著名的作曲家与班多钮手风琴演奏家,也是探戈音乐的革新者,他通过大胆的实践,成功将探戈音乐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其成为一种更具表现力和深度的艺术形式,他的作品在探戈音乐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艺林 | 情感化设计在招贴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消费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产品宣传成为企业推广产品的重要手段。招贴作为企业与产品宣传最广泛的方式,具有良好的传播性和表现性,刺激了受众群体的购买欲望。情感化设计因其
艺林 | 探究葫芦纹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葫芦纹作为中国传统纹样之一,是典型的福文化符号。葫芦纹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逐渐衍生出丰富的文化寓意和纹样形式,它寄托了人们对子孙万代、吉祥福禄的向往和祈愿。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具体的案例分析方法
艺林 | 微景观在室内绿化中的设计与应用 微景观是指通过采用艺术手段和技术,在有限的空间内模拟自然的形态,塑造出具有观赏价值的小型植物景观。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推动了室内环境绿化的发展。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室
艺林 | 《李行莘墓志》考略 唐朝是我国书法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尤其墓志书法数量众多,受世人瞩目。本文以《李行莘墓志》为研究对象,从志文入手,探究墓主李行莘的家族世系,对文中出现的族系官职进行简要考证,并重点结合唐代文化背景,将《
艺林 | 数字化背景下河北省艺术院团文艺作品线上传播探究 文艺作品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形式,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数字化背景下,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对传统文艺作品进行创新,使其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需要,是当今文艺作品创作的重要思路。文艺作品线上传播
艺林 | 民族声乐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探讨 社会不断发展,中西方音乐文化交融碰撞,齐头并进已是必然趋势。然则,中西方音乐并非可以完全融合,二者也存在竞争、矛盾问题。面对此种情况,民族声乐艺术要想实现长足发展,不仅要继承传统乐曲的精华,也要汲取西
艺林 | 非遗活态传承视域下平江九龙舞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聚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江九龙舞的传承现状,针对其在传承与发展中遇到的困境,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研,分析其在教育实践、创演活动及媒体传播等方面进行活态传承的努力,探讨非遗舞蹈活态传承新思路、
艺林 | “有福之州”“福”文化发展现状与传播路径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福”文化日益得到重视。福建是著名的文化旅游大省,“福”文化的历史悠久。当前,福建热烈响应“福星高照,福佑中华”的文化宣传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