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头条 | 我仍然相信跨文化对话 “老北大的最后一站”:青年求学与北大中文系张菁洲:乐老师您好!我们今天非常荣幸能邀请到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青年学生,我更是倍感荣幸能够首先向您提问。从学生视角来看,我非常感兴趣您童年和青年时期的阅读
本期头条 | 燃我以火焰,润我以溪海 自1992年进入乐门跟随乐老师读硕士,读博士,学比较文学,教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三十余年弹指一挥间。今日“还顾所来径”,在经年的“与接为构”中,细味亲爱的老师沉淀于心灵中的形象与意义,深深感到乐师
本期头条 | 乐黛云:多元灵魂的塑造者与对话人 我可以这样说,中国比较文学三十年间发展成今天这样的规模和这样的气势,乐黛云教授具有擎旗之功。当然,中国比较文学假如没有乐黛云教授的参与,在这三十年间顺应时势之需要也会发展起来,但我也可以肯定地说,三十
本期头条 | 乐黛云学术年表 1931年—1947年生于贵阳,1935年进入天主教教会小学善道小学,1939年因抗日战争疏散到贵阳远郊乌当,在家自学;1942年迁花溪,入贵阳女中;1945年考入国立第14中学;1946年转入贵州中
大家讲谭 | 风景画中的人造物与文学 妙趣横生地谈论艺术不是什么难事,因为评论家使用的词语已经泛滥无归,毫无精确性了。但是,用崭新的眼光去观看一幅画,深入画中去探险发现,却是远为困难而远为有益的工作。人们在这种旅行中,可能会带回什么收获,
大家讲谭 | 古代笑话的风格类型与社会功能 中国古代笑话大体包括三种风格类型:其一致力于调侃人类生活中一些共有的尴尬,如魏邯郸淳《笑林》、隋侯白《启颜录》、宋吕居仁《轩渠录》等,它们以滑稽见长,有助于缓和生活的紧张。与之相对的另一类笑话,在笑谈
大家讲谭 | 《水浒传》之江湖 江湖就是“暗世界”晓蕾、秋水:秋天好哇!北京已经相当冷了。我们也要开始讨论热血的《水浒传》了。第一封信的主题定为“江湖”——这个题目很难写出新意,我们所研究游民文化的王学泰老师早就将《水浒传》里的“江
大家讲谭 | 童老师是一个很“真”很“实”的人 杜书瀛,1938年7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曾长期任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文学评论》编委,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美学、中国古
大家讲谭 | 20世纪80年代的爱与痛 关键词:1980 年代 现实主义 革命浪漫主义 爱与痛我是带着好奇心打开这本《淡紫色的霞光》的。我曾经仔细读过童老师的学术著作,在课堂上、会场上不止一次聆听童老师侃侃而谈,很想知道一位严谨理性的学者写
大家讲谭 | 古典与新声的徘徊 关键词:《文心雕龙》研究对话意识文化诗学《〈文心雕龙〉三十说》是十卷本《童庆炳文集》中的第七卷,童庆炳先生自己将此书定位为“《文心雕龙》教学这门课程的学术总结”。作为一门博士生研讨课,从1994年秋季
青年在场 | “狐狸”与“刺猬” 关键词:狐狸刺猬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小引:“狐狸洞”与“我想做刺猬”中国古代识文风雅之士往往为其书斋取一名号,如归有光有“项脊轩”,蒲松龄有“聊斋”,现代梁启超有“饮冰室”,周作人有“苦雨斋”。李欧
青年在场 | 从“天地玄黄”到“大小舞台” 关键词: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文字障一1948年11月7日,朱光潜、冯至、沈从文、废名等北大教授在孑民堂召开座谈会,于历史转轨前夜讨论“今日文学的方向”。将近半个世纪后,钱理群在《1948:天地
经典重读 | 莎士比亚喜剧《无事生非》的原型故事 关键词:莎士比亚《无事生非》原型故事《无事生非》与《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并称莎士比亚三大“欢庆喜剧”。按写作时序,《无事生非》排第一。1879年4月23日莎士比亚生日这一天,“莎士比亚纪念剧院”(S
经典重读 | 盲人摸象说袭人 从第三回袭人登场,到最后一回袭人出嫁,粗略统计,整部《红楼梦》中,袭人出现或提及袭人的将近90 回,接近3/4 的回目。袭人的篇幅很长,戏份很重,笔墨够浓,围绕着袭人的论争也是相当的激烈、绵长,二百多
精神肖像 | 献身诗教的辉煌百年 叶嘉莹先生作为当代著名女诗人、词人以及诗学、词学的大师,已为海内外学界和爱好中国诗词的广大读者所熟知。今年的百岁寿诞更具有非凡的意义。因为在历史上,我们还举不出第二位能够到期颐之年还在健康工作的诗人和
语文讲堂 | 荷花四季 关键词:小学语文 荷花题材 特性 特质荷花的颜色荷花,她,圆叶如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清丽怡人;她,凌波独立,纤尘不染,飘逸高华,风神高标;她,花形优雅,影破兰桨,独舞合奏,香深竹桥;她的美,是与生
语文讲堂 | 《项脊轩志》“真诚”的审美景观与“心灵成长”主题教学 关键词:《项脊轩志》真诚观念心灵成长审美景观明代中期,以归有光、王慎中、茅以坤、唐顺之等为代表的文人集团,形成了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唐宋派”,将日常琐碎生活引入古文写作选材范围,开辟“文以载道”的生活
百家茶座 | 乌台诗案(上) 在古代众多诗人中,被称为国民偶像的肯定不止一位两位,但让中国人感到才华天挺、性格平易,就好像住在隔壁的,我想苏轼一定是这样的一位偶像。他才华不输任何人,朋友遍天下,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乞丐,他都能聊
百家茶座 | 区域文学视野下的天台书写 关键词:区域文学 《天台集》 天台书写 文学地理学开头的话在中国古代的区域文献整理中,浙江无疑是走在最前列的。现存最早的区域诗文汇编,是北宋熙宁年间孔延之纂集的《会稽掇英总集》。到了南宋,朝廷建都临安
百家茶座 | 中国诗歌的新序列 中国诗歌,是中华文明大厦最为持久、最为有力的一根支柱。《诗经》、楚辞、汉乐府、《古诗十九首》、魏晋南北朝诗、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格言诗、五四新诗,一个令人骄傲的延续不断的诗歌发展序列,虽有波浪的起伏
百家茶座 | 沉浸在历史悲欢之中 易彬先生来信,嘱给他即将刊行的《彭燕郊年谱》作序,我显然并不是合适角色。我对作“年谱”是外行,所以就以“外序”自嘲。在20世纪80年代,我是彭燕郊先生作品的读者(读过《东山魁夷》《钢琴演奏》和《混沌初
百家茶座 | “人学”视野中的苏东坡 一《东坡心耕录》是语文教育家王尚文先生八十岁以后的新作。为什么八十岁之后要来写一本关于苏轼的书?在几年前出版的《王尚文口述自传:守望语文的星空》中,他曾透露过写作此书的一些心迹。王先生20世纪50年代
百家茶座 | 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闻一多说:“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魏晋以来,不仅方正的颜之推将《庄子》排在“三玄”之首,就是白眼对鸡虫的阮籍、斗酒诗百篇的李白、年少成名的苏轼、孤军闯敌营的辛弃疾、桀骜不驯的金圣叹等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