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头条 | 21世纪中国生态散文的物性书写 进入21世纪,文学以全新姿态呈现新面貌,作为生态意识越来越强的散文也获得了新生。从生态意识角度讲,21世纪前后的散文明显不同,这不仅表现在数量激增,更表现在生态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物性描写也有了新变。这
本期头条 | 从文化、文体到天地之道 传奇人生与学术选择黎保荣:我拜读了您的自传性散文《知识的滋养与生命的丰盈》,甚为感慨,觉得您的人生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似乎可以拍摄成影视剧。尤其是第三次高考失败后,那个陌生人对您这个农家子弟的鼓励,让
本期头条 | 创新突破 笔耕不辍 如果从1987 年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发表《王统照的戏剧观及其创作》算起,王兆胜教授业已在文学研究的园地里耕耘了35 个春秋。35 年来,王兆胜笔耕不辍,宛如辛勤的园丁,在繁忙的编审工作之余,出版学
本期头条 | 王兆胜学术年谱 1982 年,20 岁9 月,入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读本科。1986 年,24 岁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春天,有一事值得一记。北京师范大学王富仁教授来校演讲,当时人山人海,场面壮观。这是一次学术盛宴,
经典重读 | 马蹄 【题解】篇名取自本篇第一句“马,蹄可以履霜雪”的前二字。在文章中,“马”与“蹄”之间在词义上是分开的,谈的是“马”,先说的是马的“蹄”,然后说马的“毛”,再说马的其他性情。文章开篇,庄子以伯乐治马、陶
经典重读 | 读“苏李诗”札记 “苏李诗”一共有多少首今存“旧题苏李诗”,连同残诗共二十一首。可以分两类:一类为萧统《文选》选录,标为苏子卿《诗四首》和李少卿《与苏武诗三首》;另一类载在《古文苑》,有李陵《录别诗》八首;如果将应该属
经典重读 | 罪之自觉:历史的,还是哲学的 我很怀疑,在一般读者那里,《风筝》也还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其间的那点折毁孩童风筝、留下他独自绝望的波折,人们很有可能也并不怎么在意;正如《风筝》写出的小弟对被折毁风筝的漫然遗忘,在今天的读者身心上
青年在场 | “说部”还是“小说”:刘永济《小说概论讲义》观念重勘 提起新中国首批一级教授、武汉大学“五老”之首的刘永济,人们比较熟悉的是他诗词和文学史方面的论著。其实,刘永济早年对小说也有研究,且成绩不凡。刘永济(1887—1966),字弘度,别号诵帚。湖南新宁人。
青年在场 | 徘徊在古今边缘的历史“拾荒者” 在《历史碎片与诗的行程》的总序中,陈平原提到了关于人文学的想象:“我想象中的人文学,必须是学问中有‘人’——喜怒哀乐,感慨情怀,以及特定时刻的个人心境等……另外,学问中还要有‘文’——起码是努力超越世
青年在场 | “我渴望点燃我的生命”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中,赵园无疑是极具个性的一位。她不只深耕于“三十年”的文学文本研究,同时还涉足当代文学领域,并于20 世纪90 年代转向“明清之际”。可以说,她的研究路径看似跳跃,却又有迹可循。当
学会聚焦 | 出土文献与《楚辞》研究 20 世纪以来,大量出土的楚地简帛文献对《楚辞》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不少学者灵活运用“二重证据法”推翻前人谬说,提出新的见解,破解了不少《楚辞》界的学术难题,使《楚辞》研究得到了长足有力的发展。楚地出
学会聚焦 | 当代学者《楚辞》校勘研究 关键词:《楚辞》 校勘 当代学者 出土文献自西汉淮南王刘安为《离骚》作传,《楚辞》研究代不乏人。其中,文字的校订是《楚辞》研究的基础。对《楚辞》文献的校勘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刘向校勘宫廷藏书,搜集屈
学会聚焦 | 海外《楚辞》研究成果概述 《楚辞》作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不仅在国内享誉盛名,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学者和文艺学家的关注和重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也可从《楚辞》在海外的传播发展状况中窥见一二。《楚辞》在海外传播研究就地域方面来说,在
学会聚焦 | 屈原及《楚辞》研究方法发展简论 关键词:《楚辞》学 研究方法 章句 义理 综合研究 经学化 学科化屈原及《楚辞》研究方法是2200 多年《楚辞》学发展、变革的动力和标志,从宏观角度看《楚辞》学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自汉初至清末的古典《
学会聚焦 | 屈原作品的篇目与真伪之争 围绕着屈原及其作品,历来存在诸多争论,其中一个重要的争论便是屈原作品的篇目与真伪之争。屈原到底创作有多少作品,具体篇目是哪些,这是屈原与《楚辞》研究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也是一个至今尚未能达成学术共识的问
精神肖像 | “春意”的证言 因这次筹办专题展的宝贵机会,拜观到先师王气中先生的手稿、遗墨,有很多感触和感动,在与先生哲孙王成至研究员与尹磊馆长接洽布展事宜的这些天里,不禁油然扣问,王气中先生留给我们什么样的精神遗产?2014年南
精神肖像 | 怀念王气中恩师 首先感谢南京大学文学院等主办方、感谢尹磊馆长等主事人组织召开纪念王气中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的座谈会。王先生是我的恩师,可我仓促之际,不能与会,十分歉疚。承蒙尹馆长和曹虹师姐不弃,给了我用视频方式追忆恩
精神肖像 | 嚼硬饭的诗翁 三年前,我应童岭兄之邀,趁着回母校参观李瑞清书法展的良机,在南京大学美术馆做了一次关于近代碑刻文献的主题报告。在报告的开端部分,我忍不住旁逸斜出地述及一件旧事,然后我说:“时至今日,每每提及桐城派,心
精神肖像 | 跟随王气中先生读书的岁月 1978 年,南京大学开始招收研究生。我家小妹和妹夫要报考南京大学和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的研究生,邀请我做伴同考。因为国家当年宣布:因运动而中断学业的研究生,允许再次报考,年龄可以放宽到四十岁。我
语文讲堂 | 补上语文学的工作 关键词:唐诗 杜牧 意义 用法 结构杜牧的《清明》是一首七言绝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应该说,这是一首浅显易懂、明白如话的诗,是一首不应当出现歧解的诗。
语文讲堂 | 《秋风辞》与秋风楼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这是汉武帝的《秋风辞》。从我一直研究的中国古代时间文
百家茶座 | 黄州东坡(下) 元丰三年(1080)二月一日,苏轼到了黄州,历史上的苏东坡才在此后横空出世。苏东坡形象除了具备国民偶像的性格特点和人格魅力之外,还有其他偶像不可替代的地方,那就是在黄州,苏轼还以一系列文学经典奠定了其
百家茶座 | 龚明德的徐志摩研究 丧生于飞机失事的徐志摩短暂而浪漫的一生,其文学生涯中创作的散文、诗歌等成就足以让其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加之以他交往的广泛、性情的可爱、爱恋的浪漫等,使其著名程度长久不衰。他的不幸早逝,又及时
百家茶座 | 张仃绝笔:沧桑记忆中的《焚书坑儒图》 张仃的绘画创作发端于漫画,有其特别的原因。1932 年春,年仅十五的张仃背井离乡,流亡到北京。同年秋,考入作家张恨水创办的北华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因不满该系艺术教学的古板,加上东北流亡少年的血性,张仃
百家茶座 | 青春物语与后现代变奏 1随着新移民与留学生队伍的不断壮大,新生代作家横空出世已是不争的事实,世界各地的华语文学创作也有了可喜的变化。新生代华语作家的写作姿态无疑是潇洒自由的,他们没有老一辈移民作家亲身经历唐人街谋生打工的痛
百家茶座 | 文学如何表现现实 诗比历史更加真实,是亚里士多德秉持的观点。这个结论背后映射出的是文学、历史、现实和真实四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这四者的关系中,又以文学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最受关注,除去少数学者坚持文学与现实无关,大多数学者
百家茶座 | 博雅之文,行家之学 周笃文先生是新时期中华诗词复兴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与组织者之一,其《影珠书屋吟稿》诗词兼擅,风格伉爽雅健,传播吟坛,蜚声海内外,是当代诗词创作的重要成果之一。这在诗词界已有共识。周先生又是当代的词学名家,
百家茶座 | 旧体诗的文化传统与诗人的文化修养 2021 年3 月,澎湃网报道,被全国各大网站转载和选入大量诗词读本中的古诗《送母回乡》(署名李商隐),经豆瓣网友考证,发现其真实作者是当代诗人寓真。诗歌作品误认作者的事件,在历史上屡有发生。据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