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2024年第8期

山花

山花2024年第8期

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山花》因其鲜明个性和开阔视野而富有冲击力,曾被誉为纯文学月刊中“四小名旦”。长期以来,由于高举文学精神的旗帜而得到读者喜爱和作家学者的推崇。奉献名家优秀之作和推举文学新锐,是我们一贯的办刊宗旨。自2010年开始,《山花》将不遗余力关注被忽略却有潜质的未来之星,展示笔头正健的七零后、八零后作家作品。坚持文学精神,坚守文学阵地,坚持纯文学办刊立场——坚持就是一切。《山花》除纯文学文本外还提供美术、摄影等方面图片,并推出相关前沿理论与批评。既凸显文学精神,又聚焦视觉人文新趋势,使其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学艺术杂志。

目录

小说驿 | 婚礼进行曲

1姚美辰早上6点出门,坐地铁转公交再骑自行车,7点差5分到达酒店,感觉背上的衣服已经湿了。这个城市每年八月都暴热,今年更甚。这些日子老天爷发了疯似的燃烧,大清早就升到35度了。她锁好车,迫不及待想走进

小说驿 | 重返阿拉善一家

一前方有光,星光点点,旁边的野山楂、滨藜像地笼,也像豪猪,哗啦啦,哗啦啦,一齐刺向车外壳的铁皮和窗玻璃。就这样开了两公里远,还没到真正的山里去,不管前面是沟还是坑,是雨水泡酥的烂泥堆,还是从崖上滚下的

小说驿 | 西雅图覆灭记

1第二天我才知道我其实就睡在西雅图的心脏起搏处。西雅图是美国大西北的一个城市,众所周知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心脏——不然你以为城市里那些车辆和行人为什么都跟上了弦似的跑个不停?如果不是有个强大的引擎在暗中驱

开端季 | 独眼女人

1我用一只手扶住要倒的货架,无数的快递包裹在我的头上颤抖。眼看快撑不住了,所有的重量就要砸到头上,一只大手穿过灯光,扶住了货架。王哥把我架出水果店,递给我一支烟:“抽吗?”我推脱,他也就没点,反手把烟

唐诺专栏 | 夏多布里昂:《坟墓外的回忆录》

为什么读《坟墓外的回忆录》?老实说我相当犹豫。我很清楚如今的阅读状态,此时此地,建言人们重拾这部不合时宜的书,应该已算是错误了。但愿“不合时宜”这四字仍残存些许正面的意思,人仍能以此自豪,就像当年的苏

西游记 | 消失的黛安娜

1本来以为这将是客居异乡的普通一天——没有远足,没有派对,没有参观。这是个典型的洛杉矶暮春的早晨,雾气弥漫在树间房顶。我跑了一英里回来,看到前日的风雨让廊下的多肉蒙了一层灰,决定拽出车库的水龙头冲洗一

散文随笔 | 一个文学的莫斯科

缘 起这不是一场事先精密规划的旅程,甚至一开始多多少少有些被动的意思。我的小说集《野未来》在意大利翻译出版后(意大利文版书名为《行星与记忆》),引发了一些反响,翻译家兼出版人皮克女士(她的中文名叫雪莲

散文随笔 | 对未来的记忆

一、别的眼睛“看见音乐,听见电影,忘记文学”,这三个说法都有依据。“看见音乐”指的是音乐的表现,“我们在图像和声音之间寻找联盟的冲动,来自非常遥远的过去。它根植于一种古老的对这个世界的通感视景。”随后

散文随笔 | 家燕

1锯齿形的闪电划破漆黑的夜空,密集的雨水织成一道帘子。雨水透过瓦片的缝隙落在四个脸盆里,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那声音回荡在年幼的我的睡梦里。房间里湿漉漉的。父亲和母亲忧心忡忡地看着屋外苍茫的雨夜,随后忙

诗人自选 | 我愿意是个不明事理又倾心活着的人

一和二我终归爱着你们中的一个。一个中的两个或者,两个终于变成了一个这一再变复杂的一,被你我的手排列出各种形状的一看一眼便立即数不清的一最终还是变成两个,变成两个以上许多时候,我不知道一块泥巴为何转手间

诗人自选 | 天空低于野花和草叶

秋水谣大水漫过河堤,摧折浅草野花,灌满田间小路蚱蜢群跃起,断翅之声让水花从最凉处爆开山头拢过来的雾气一半凝滞,一半空洞接通了半杯清茶掏空的午后大水漫过来的时候蜘蛛在檐下织一张巨大的网欲打捞起顺流而下的

诗人自选 | 墓地晨雪

墓地晨雪我以为任何时刻的激情,都是爱情,午后斜阳,早晨的雪……有人说,一起度过的时间就是爱情每颗米,星星,日子,地气,远方殷红的门,灵歇处的唇,心和秘密闲言碎语,锅碗瓢盆,禁闭,沉默哭着笑着的雪飘,桥

译记 | 译者的野心

一、野心即弱点译者侵入,榨取,掳掠,仿佛是一个开放的矿坑在地表上留下的疤痕。——乔治·斯坦纳《巴别塔之后》我永远记得读到斯坦纳这句话时的震惊。长久以来,我们对译者的想象总是与俯首“为他人做嫁衣裳”的谦

译记 | 《游园随笔》之雕花楼

二〇一八年十一月十六日,下午一方水土一方风物,太湖东山的名品有枇杷有碧螺春。枇杷自然早已谢市了,橘子正好,红彤彤挂在人家院子里,也有不安分的枝条探出细长的身子来。在农家吃螃蟹,饮黄酒。饭后无所事事在小

译记 | 海滩与湖畔

回望旧日,民国时代显得神秘莫测,且富脍炙人口的传奇;民国人物则性格昭彰各有千秋。偶与上海图书馆的朋友谈起苏州东山的春在楼及此楼曾经的主人金锡之,颇想探知当年金锡之同哪家洋行交易了棉花棉纱和棉布,友人却

译记 | 春在东山雕花楼

洞庭东山,又称东山,上天赋予她独特的地理位置——三面环水,成为延伸于太湖之中的一个美丽触角,湖光连天,渔帆鸥影,隐约可见,真谓画图难收。在中国文化历史版图上,东山又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位置,她身处“红尘

译记 | 雕花楼随想

我住的房间距离雕花楼两百米不到,尤其在夜晚,想起这个距离的空间,心里就有一种莫名的兴奋。两百米的中间所存放的事物太多了。以我的观察,至少有五十株以上的含笑、茶花和月桂。此时正是含笑怒放的时节,在屋子里

译记 | 造访雕花楼

这是第三次来苏州。第一次是大学时的游学,从苏州博物馆到拙政园、留园,一路感受江南悠久的历史文化、成熟的园林范式,感受博涵融通的人文环境。上一次来苏州则是去年到昆山开会,途经苏州,伴随烟雨江南的氤氲和柔

译记 | 人间雕花集一楼

正是江南春意浓稠时节,我来探望春在楼。太湖烟波浩渺,容纳了整个春天的芳菲,向初夏过渡,让水波泛着别样的光芒。春在楼坐落于苏州东山镇,在苏州西南四十公里处,是吴县香山建筑雕刻的代表作,是研究中国近现代民

译记 | 雕花楼往事

在手机上刷到一条视频,一位鲜为人知的雕塑家,叫陈远义,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吴县雕刻厂工作,曾将当地紫金庵彩塑罗汉特色与西方雕塑的审美理念熔于一炉,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彩绘木雕。在他百年诞辰之际,他的学生专门举

译记 | 春在雕花楼

知道一个地方是一回事,抵达一个地方是另外一回事。这是我第一次来苏州。当然,来之前,已经听惯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烟花三月下扬州”等词句。我出长在南方,对于这样的赞美抱有种习以为常的态度,好像出于对

译记 | 春,游雕花楼

雨后寒轻,风前香软,石板路湿湿的,白色小花拇指大小,带着小叶落在石板路上,清香飘在空气中,跟我心中的江南适配度极高。藤蔓从内墙探出来,花瓣粉红,蕊心淡淡的黄,一串一串地挂在白墙上,青瓦淋过雨后,颜色加

视觉人文 | 共同体视域下民族美术创作的时代画卷

2024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深入基层·面向大众——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民族地区巡展”陆续在贵州、广西、云南、新疆和宁夏等地区展开,集中展示当下民族美术创作语言的鲜活性与时代性,再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视觉人文 | 油画教学改革中理想审美人格培养的探究

油画教学是高校美术学绘画专业的重要课程,作为主流的传统画种之一,油画在当今依旧焕发着生机,中国教育界关于油画教学改革的思考一直在进行。油画教学的变革与中国的发展息息相关。不同时期的油画家与油画教育工作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