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2025年第2期

山花

山花2025年第2期

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山花》因其鲜明个性和开阔视野而富有冲击力,曾被誉为纯文学月刊中“四小名旦”。长期以来,由于高举文学精神的旗帜而得到读者喜爱和作家学者的推崇。奉献名家优秀之作和推举文学新锐,是我们一贯的办刊宗旨。自2010年开始,《山花》将不遗余力关注被忽略却有潜质的未来之星,展示笔头正健的七零后、八零后作家作品。坚持文学精神,坚守文学阵地,坚持纯文学办刊立场——坚持就是一切。《山花》除纯文学文本外还提供美术、摄影等方面图片,并推出相关前沿理论与批评。既凸显文学精神,又聚焦视觉人文新趋势,使其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学艺术杂志。

目录

小说驿 | 不是闹着玩儿的

这个居民小区有一帮居民,先是球友,现在又变成了“驴友”。小区公共卫生间南面有一块空地,空地上支了三张绿色的乒乓球台,男女乒乓球爱好者就自备球拍,在那里打将起来。单打时,他们有时男对男,有时女对女,也有

小说驿 | 沉默的雪

冬季的天色早早暗了下来。灯火通明的楼体像只巨大的玻璃鱼缸,办公族活动的身影像某种水生物种,显然是快脱水的那种,尽管头顶换风系统“嗡嗡”作响,还是让人觉得氧气稀薄。下午的会议结束后罗昔立在窗前活动着僵硬

小说驿 | 晚来台风

我高中毕业的那个暑假,所在的S市经历了一场台风。先说一桩故事吧。高中时我有一个沉默的男同学,叫李无远。他身材很瘦,眉毛很浓,眼神阴郁,极不引人注意。课堂上他不会举手,班会上也回避发言,也不交朋友,形单

开端季 | 月光天河

1我沉浸在一个视频里。音乐在流动,静止的河面升起一层层薄雾,绿树、鸟叫、虫鸣,白色古堡式的亭子,这是西班牙马德里的阿兰胡埃斯,一座安静的小城市。脚底碎石轻响,我想象是走在古老而空旷的小道上,仿佛穿过时

开端季 | 南遥洞

二十五天,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像贴在眼睛上,一眨,就能看清它散发光热的那细微而迅疾的刻度。再也不会回去。饮地下泉,捕海鱼虾蟹,每天用三小时练习说话,把晒干的水藻当成被子。被压住了,鼻子、嘴巴,说不出话,这

开端季 | 朴素版本的巴黎

语言与生活秩序(2024年5月27日)前往巴黎,每个作家都向往的城市。一个作家没有去过巴黎,好像就缺点什么似的。我也想补上这个缺,但是我也格外警惕。我一直记得有个故事:一群极度向往巴黎的日本人到了巴黎

西游记 | 滚石不生苔

1那铁门像是从大地上长出来的巨型刀片,在古树参天、绿柳遍栽的山野中显示出人类的霸道。我们把车停在路边的漆树树荫里。看不到人影。史蒂夫正要打电话,那门却从中间向两侧扇形展开,一辆黑色奔驰车从里面被“分娩

散文随笔 | 佛光普照

一、长生的护佑和关照时节是大规律,人们按照规律过光景。我无法想象更为具体、真实的情境。盛唐的唯一见证是一位坐了千年的女子,在“佛光寺东大殿”,一席之地,光照不到的地方,于我而言是神秘的。我从未见过有神

散文随笔 | 亡虫

1蛇虫百脚,在自己的角落,正是这些怪异的细节让村庄充满秘密。平原太坦荡了,除了草木和屋舍没有起伏可言。像南角墩这样的高地,也被这坦荡铺陈得一马平川,所以细节就变得珍贵,琐碎的事物里藏着惊天动地的情绪—

散文随笔 | 父亲和弟弟的沙漠之行

他们终于来了!这是我的主意,其实是对他们的强求,还有诸多的不得已。那些年,每次由西北回到南太行老家,我都要和父母亲、弟弟说很多的话。那时候,我的空军中尉命令已经下了,长期以来,父母和小弟在南太行老家生

散文随笔 | 绿皮火车的记忆

铁 轨孩子对火车始终充满好奇心,那庞然大物和《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做派一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它老远就发出“呜——呜——”的声音,声音拉得很长,如果是在空旷的山谷,定然还可以听到更幽深的回音。我们县

诗人自选 | 苍山志(组诗)

阴岩犹覆太古雪,白石一化三千秋——张来仪既上山徒步进山的几个年轻人再没有回来每次上山都感觉是一种寻找在密林深处或某次眺望中许多年过去了他们已混入严肃的针叶林或一场雪高山肥沃云猫和豹猫仍以蛙、鼠和鸟类为

诗人自选 | 亲爱的影子(组诗)

而你试图穿过长夜去想她每一个夜晚都坚硬,诡谲如幻,黑暗是一本寂静、深邃、艰涩的大书。她也是。而你试图穿过长夜去想她——而她一直在镜子后面,或者她就是一块暗灰色生铁。她沿着粗糙的青石台阶走向山顶,光明、

诗人自选 | 沉默之诗(组诗)

沉默之诗——谒杜甫墓我超过了首阳山超过了山上的一棵棵树多么悲哀,我还超过了他我走得太快了快过一匹唐朝的马它——还颠簸在返乡的路上洛阳的牡丹压弯了枝头讲解员拿着话筒跟昨天一样我超过他缓慢的叙述超过那一动

诗人自选 | 厨房(组诗)

食物无法中毒话没有说出口火却痛了锅底风没有长出翅膀已打翻了盐巴锅里热乎乎的菜籽油、酥油、芝麻油猪油、牛油、羊油,以及各种杂油擦着厨房的地板光滑滑地走你会听到流淌的石头食物无法中毒你的胃里藏不住味道一句

诗人自选 | 鸟兽虫鱼之诗(组诗)

喜鹊与乌鸦小时候,村口的枝头上每天都能听到喜鹊“喳喳喳!”乌鸦“呱呱呱!”喜鹊的叫声清脆,响亮,悦耳,吉祥乌鸦的叫声凄切,沉闷,聒噪,晦气人们喜欢喜鹊,讨厌乌鸦当喜鹊叫得欢闹的时候大人们会高兴地说:“

大视野 | 越过主义,完成自我

1日本国民诗人谷川俊太郎于2024年11月13日晚上10点5分,在他家附近的东京杉并区荻漥医院,平静地走完了他92年又11个月的人生旅程。谷川俊太郎1931年12月15日出生在东京,是以剖腹产的形式来

大视野 | 谷川俊太郎新作选译

与海豚从悬崖顶跳进正下方的海里想死但没死成穿过无数正在洄游的鱼群浮在海面上的自己很蠢海藻缠在湿漉漉的身上爬上沙滩海鸥在飞原来是无人机现在的战争是导弹和导弹?是国与国、人与人?还是炼狱与地狱?一头海豚凑

视觉人文 | 赵半狄的“残片绘画”和艺术路径

现在,每个人都在做些什么事,而那些在画布和画框之内做东西的人就被称为艺术家。起先他们都是被称为工匠的,我更中意这个称呼。无论在世俗的,军事的,或高雅的生活里,我们都是工匠。——马塞尔·杜尚艺术大于绘画

视觉人文 | 谈“婆婆”绘画中的民俗与稚趣

在绚烂多彩的图像世界中,中国民间民俗艺术顽强地保留并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刻地影响着广大民众的心灵世界。来自贵州的民间画家“婆婆”,其晚年在艺术气息浓郁的家庭环境中,形成了传统女性对中国民间艺术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