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学家2022年第27期

青年文学家

青年文学家2022年第27期

旬刊 文学小说

简介

文学刊物。旨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学创作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主要篇幅发表小说,以一定篇幅发表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诗歌、散文佳作,适时编发小说专号、诗歌专号和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适于青年阅读的通俗文学专号。

目录

卷首语 | 我在等

我在等&nbsp 在等一阵风风里拥有辛西娅玫瑰的花香携带了拨动吉他后的弦响经过朝气蓬勃的少年的脸庞风吹过我&nbsp 仿佛品尝了奶油云中的焦糖酱我在等&nbsp 在等一阵风风里带着山林中潮湿的雾气携着

诗歌苑 | 我爱你

我爱你&nbsp 宝贝妈妈&nbsp 我爱你并且&nbsp 我好爱好爱你等落叶回到树上花瓣重新开放太阳晚上升起河水倒流回云朵人们长生不老&nbsp 死而复生我都要吻你&nbsp 爱你&nbsp 爱你&

诗歌苑 | 秋之雾(外一首)

朦胧的大雾弥漫在天地之间像长空抛下一幕窗帘迷蒙的天色像布满牛奶清澈&nbsp 浓密如一幅画的景象秋风拂来&nbsp 缓缓散开穿过山涧的缝隙又似云朵凝聚有几分韵味的精彩漫山遍野也被笼罩只听风声而过不见一

诗歌苑 | 周溪 在清风里读你

周溪的梅在状元桥&nbsp 风和我们一样都是从周溪溯流而上站在秋日的河岸看一株梅花看梅江水向东流去发芽&nbsp 抽茎&nbsp 吐蕊就着季节肆意地泼墨等一场寒风等垂直的雨再一次被吹斜等被记忆上了锁的

诗歌苑 | 把门打开 请一束阳光进来

有一条山路通往一座老村老村里有几座陈旧瓦屋羞涩的阳光一丝丝&nbsp 一缕缕落在褐色的屋脊瞬间隐隐约约又随天空的彩云飘去老村依山傍水&nbsp 绿树环绕一座在青山脚下的老屋杂草丛生&nbsp 几分凄凉

诗歌苑 | 写不完这封信

铅笔屑铺满回家的小路用久了还在闪亮的相思你轻易跨过&nbsp 白雪皑皑不设防的“三八线”牵住我寂寞的风筝1991年的秋天&nbsp 开学了背诵单词&nbsp 言笑晏晏你的声音那么好听在我的记忆里柔软若

诗歌苑 | 心中的你

把自己尘封在青春的记忆里把忧郁的眼神送给你它包含了种种意味与孤独怜惜地偷望着你回眸的一瞬间&nbsp 心被刺痛曾有过的泪水&nbsp 再次喷涌不要在梦中醒来我要沉睡其中在我的梦里&nbsp 走过你的千

诗歌苑 | 我撑着月亮小船游天河

我撑着月亮小船游天河天河两岸星星多想要带回亲爱的家摘了一颗又一颗我撑着月亮小船游天河装满了星星装满了歌满船的星星眨眼睛连我的身上也闪烁我撑着月亮小船游天河美丽的星星围绕着我摘一颗红的送妈妈摘一颗蓝的送

诗歌苑 | 鲁纬的诗

我是水墨的野孩子或许命中注定我是水墨的野孩子从小渴望得到一张白色精灵般的宣纸我渴望在所爱的宣纸上梦想画出天空的微笑和永不落幕的自由流浪我要画晨露画出露珠闪耀的明媚朝霞再画出全天下春天最疼痛的真实和虚假

诗歌苑 | 山水乡情(组诗)

飘着书香的古厝—写给下和洋古民居下和洋最幽静的角落五座百岁老学堂散落着许多古香古色的光阴有科技世家&nbsp 名医世家&nbsp 教师世家培育二百多位大学生走出院士&nbsp 教授&nbsp 研究员…

诗歌苑 | 人间三部曲(三首)

猫和老鼠的游戏老旧的红星市场卖菜&nbsp 买菜的人来人往有一半的时间都会上演猫捉老鼠的游戏猫的步子很快鼠的耳朵很灵风声一来他们惊恐逃窜躲藏于各条小巷如果&nbsp 这是一种对立或者矛盾总让人混淆到底

诗歌苑 | 我和我的家乡—晋宁(组诗)

渔夫花农等天破晓&nbsp 群鸡鸣叫我想要去做个渔夫泛叶轻舟&nbsp 漂流山河晴看水鸟掠过湖面雨听水声潺潺湲湲木桨摇动生活的纯真用网捕捞岁月的安稳不必再挂怀&nbsp 浮躁匆忙的时间不必再挂怀&nb

诗歌苑 | 相伴(外一首)

亲爱的不要和我说理想和人生我的一生就是你生到死的意义自断桥相遇你就是我的生命也是我的灵魂你多像一匹雄壮的烈马就让我跨上你辽阔的脊背享受你那腾空嘶鸣的威武穿越千沟万壑跃过湍急河流纵横在茫茫的寂寥里饮马月

小说林 | 爸的心跳得厉害

自从大哥被村里人选上村委主任后,爸的眉头就没有展开过,他老是说心跳得厉害。大哥从南方回来,赚了一大把子钱,还带回几个南方的朋友,开发村中的旅游项目。仅用两年时间,村中道路通了,四方游客来到村中,既观看

小说林 | 思念

李霞又拿起了那本发黄的相册,小心翼翼地把其中一张照片拿了出来。照片里的年轻军人,正冲着李霞开心地笑着。李霞深情抚摸着照片,嘴里喃喃自语:“四十多年了,你还是那么年轻,那么帅气,可我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太

散文馆 | 童年那点儿事

小时候家里穷,一年也难吃上几回肉。有一次,姥姥家生产队死了一匹马,煮了一大锅马肉,各家分得了一份。姥姥不舍得吃,午饭后,顶着毒日头,走了七八里的路,给我们家送了过来。娘一边抹眼泪,一边嘴里抱怨:“这么

散文馆 | 军人的情怀

在上高中的时候,参加军训,我第一次直面军人的威严。军训的连长是河南人,不苟言笑,对我们的训练非常严格。我们这代人都是从战争片中成长起来的人,所以对军人充满着崇拜。连长偶尔微微一笑,我们都觉得魅力无穷。

散文馆 | 美丽小城,我的家

我的家乡曾经是个不大的县城,从南到北只有十几里的一条长街,所以我称它为小城。在小城生活了这么多年,就如小城看着我长大一般,我对小城也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小城就像攥在手心里实实在在的日子,一天又一天,忙碌

散文馆 | 倦鸟归巢正啄窗

“你看看,它们在这儿。”二叔爬上院里的招财树,在枝蔓缭绕的缝隙间,拍下一张照片,语气略带兴奋。只见照片中,三只羽毛初生的小山雀正拍翅争鸣,似乎正等待母雀归巢。刚打扫完院子的父亲有点儿不快,向二叔建议:

散文馆 | 当时只道是寻常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银河耿耿,玉露零零 残月疏落,身影伶俜 一帘烟雨,灿若云霞。情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立于湖畔,残阳孤酒,一身青衣,此情多了几分虐心的痛。初见,凝眸间

散文馆 | 雨中绍兴

烟雨如丝、河涌如织,小桥舟楫、粉墙黛瓦肆意点染在水墨淋漓的画卷上。这是绍兴给我的第一印象。到达鲁迅故居时,天正下着蒙蒙小雨。家家屋顶上炊烟袅袅,桂香阵阵随风吹送。沿着穿街河走去,两岸柳丝盈盈,连接天地

散文馆 | 不知不觉就长大了

小时候,总是希望自己长大,因为长大后好像就可以做很多小孩子不能做的事,就可以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可以不再受父母的管束,可以有自己的安排,可以出人头地……而如今长大后,我们又开始怀恋起过去,想起童年日子的

散文馆 | 寻找倾诉对象

在我遭遇人生中最大的痛苦以前,我一直以为泪水是从眼睛里流淌出来的。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认知—不仅仅是我个人的。2011年11月29日,一场车祸夺去了我的爱妻的生命。我一生一世都会记住这个日子。自从这

散文馆 | 以生命影响生命

你渴望下课铃吗?哈哈,我想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很难昧着良心,说自己多么不情愿听到打铃。我也是。但是,有一个老师的课例外。那是带给我生命感动的老师。每次上她的课,我总是害怕听到下课铃。对,是害怕。下课铃一响

散文馆 | 飞翔吧,海东青

锈迹不代表破败,那是岁月的沉积 深埋不代表沉寂,那是重现光明的期待。走在长兴乡肃慎展馆里,指尖轻触锈迹斑驳的箭弩和满是尘埃的陶片,一幅幅画卷在眼前掠过。在高高的山丘下,男人们手持箭弩在丛林间与野兽厮杀

散文馆 | 边城之恋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沈从文《边城》读了沈

散文馆 | 我也去过那个小白杨哨所

我也去过小白杨哨所!去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了中哈边境上的塔斯提哨所,在塔城地区裕居县境内。去之前,我就听过“一棵小白杨,长在哨所旁……”这旋律,阎维文在1984年“八一”建军节第一次唱响《小白杨》,

“冬之韵”征文获奖作品选 | 母亲的慈爱

1963年春天,三十八岁的母亲生下了我。我上面有一个哥哥和六个姐姐。我出生时母亲没有奶水,好在父亲在供销社工作,能按计划买红糖,母亲就冲红糖水喂我,让我度过了出生后最艰难的时光。后来,母亲渐渐有了奶水

“冬之韵”征文获奖作品选 | 心底的那一抹暖

父亲喜欢吃肥肉,尤其是那种夹在筷子上,微微颤抖的“活肉”。一口一块,连肉带汤一大碗,轻飘飘地下肚。从我有记忆时到他古稀之年,一直都是快乐受用。年少时的我,也是这样,吃肉厉害,经常与父亲抢肉吃,记忆犹新

“冬之韵”征文获奖作品选 | 年趣二三事

熬猪油我们小时候,四季是有各自的样子的。冬天一到,河流一定会结冰。我家房子的西边是一条活水河,每到冬天,河面上如同盖了个大玻璃盖儿,冻得结结实实的。这是一年中孩子们最兴奋、最快乐的时刻,我们总是偷偷摸

“冬之韵”征文获奖作品选 | 洁白的雪花

暴风雪下了一整夜。清晨时分,风虽停了,可纷纷扬扬的雪花还一直在飘落着。只一夜间,原本斑斓的小城银装素裹,皑皑白雪覆盖了整个世界。一群欢快的孩子在雪地上滚着、闹着、嬉戏着,堆起几个雪人,还镶上了胡萝卜鼻

“冬之韵”征文获奖作品选 | 当年冬天的打麦场“驾校”

前不久,我找老同学玩儿,偶遇中学老校长的儿子。回想起这位讲话风趣的老校长,曾因为重视学生自行车安全问题,故意在讲“自行车”时使用“台”这个量词,即便引发全校师生的嬉笑也不以为意,又想起他曾追在自行车后

“冬之韵”征文获奖作品选 | 这里的冬天不冷

动身的时候,已是冬月底。尽管早就知道这边的天气不一样,当飞机降落马尼拉的时候,我们感觉自己穿的衣服还是太多了,不住地擦汗,纷纷脱衣服。这里的冬天不冷。菲律宾属季风性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湿度大,年

“冬之韵”征文获奖作品选 | 茶是苦的

我家有一株碗口粗的茶树,树干是绿中带淡黄色的,叶子是深绿色的,绿得深沉,叶片很厚实,也很坚硬。我喜欢茶树,是因为每到五月,茶树就会开花,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像一只只小眼睛躲在一簇簇绿叶下闪耀。小花由五六

“冬之韵”征文获奖作品选 | 寒冬夜话

冬至时节,酉水河畔的大河村积雪尚存,呼啦啦的河风又扯开嗓子一阵吆喝,天空更加昏暗,多情的雪花应声而至,天地间又是一片苍茫。雪花,是灵性的。刚上场的雪花有如身姿曼妙、脚步轻盈的仙子,飘飘荡荡地旋转着,好

“冬之韵”征文获奖作品选 | 冬天,在百色城

不知从哪年开始,我已经习惯了在百色城度过冬天。老家德保乡下,反而是一年里难得回去几次。今年的冬天来得悄无声息,你说它还没到吧,却又见到人们不知何时已换上了厚厚的冬衣 你说它已然到来了吧,却又时不时在正

“冬之韵”征文获奖作品选 | 唐布拉冬韵

跟随时光的脚步,走过家乡唐布拉的料峭春意、葱茏夏景和斑斓秋色,走进了白雪覆盖下的唐布拉纯净冬日。刚到小雪时节,一场雨雪,缠绵悱恻地飘洒了一个星期,白雪飘零着把世界带入了冬的天下。雨收雪霁,温暖的太阳照

“冬之韵”征文获奖作品选 | 醉在冰雪天地间

如果说春之蓬勃昭示的是草木萌发、万物复苏,夏之绚烂绽放的是枝繁叶茂、花团锦簇,秋之壮美铺展的是金黄遍野、枫红漫山,那么冬之静谧呈现的便是银装素裹、晶莹剔透。的确,那一片迷人的冰雪世界,总是令人叹为观止

“冬之韵”征文获奖作品选 | 冬的等待

漫天飞舞的树叶和深秋做了最后的告别窗外孤独寂寞的风裹挟着淡淡的忧伤拉开了冬天的序幕萧瑟不是冬日唯一的基调她也曾一度春风远方的朋友你是否已签收了一场冬日的大雪围炉煮雪怎能少了我我要去听雪落的声音手提暖炉

“冬之韵”征文获奖作品选 | 冬之韵

掠过枝头的风萧萧几片枯叶在空中飞旋冬&nbsp 带着寒意悄然来到时光是根拽不住的藤条努力攀登也难爬上山坳你不经意的回眸落在我的发梢空灵舞动银川的挥毫浪漫的身影轻盈娇俏在我渴慕的脑海中萦绕是首充满仁爱的

“冬之韵”征文获奖作品选 | 江南·初冬荷塘

东山松樟给荷塘抹上底色生命的绿不畏冬寒底色上&nbsp 色彩绚烂银杏叶黄&nbsp 枫叶火燃朔风折断的荷茎没心情在水中顾影自盼没有青蛙&nbsp 蜻蜓&nbsp 蝴蝶的纷扰没有赏荷人的赞美喧闹没有莲蓬

“冬之韵”征文获奖作品选 | 雪巷

没能忘却小镇幽长幽长的雪巷没有车马喧嚣偶尔飘过淡淡的酒香那抹辞别时的怅惘一汪秋水埋藏多年不愈的忧伤一条围巾呵护粉面遮住红唇一片雪花湿润了秀发慰藉着你的芳心不知情归何处也不知你去了哪里一缕残阳穿过老树落

“冬之韵”征文获奖作品选 | 立冬的风

一定有什么是它急于寻找奔赴的不然它为何左冲右突忽远忽近摇动花木&nbsp 叩动窗棂一度进入我的梦境梦里&nbsp 我裹紧被子缩到我自己的身体里回到我的原乡那一炉火燃烧了一夜我醒来&nbsp 听风在耳边

“冬之韵”征文获奖作品选 | 雪恋

初雪在树杪挽起银色发髻阳光下的沙漠女郎为大地披上嫁衣冬的使者&nbsp 收藏万物心事一只麻雀抱紧蜡梅山野埋头打理随风飘逝的往昔遍地落英奠基的寒冰王国梅角探头&nbsp 脸颊粉红从冷艳高洁的枝干上傲然登

“冬之韵”征文获奖作品选 | 植物的沉默(外三首)

它确实不是普通的野菊我不知道它在哪一天就忽然绽放了没有人在花卉行列摸清它的身世和盛世它跟向日葵一样酷爱太阳它跟油菜花一样灿烂&nbsp 茂盛让人想不起它的花期菊还是菊&nbsp 蜡黄渐浓墓碑还是墓碑&

文学评论 | 论小说的诗化色彩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甲辰、休芸芸等,湖南湘西凤凰县人。他身上有苗族、土家族的血统。沈从文虽然出身官宦之家,但因家道中落,因此其童年是在极度贫困中度过的。沈从文自家乡小学毕业后,投身行伍,后混

文学评论 | 冯梦龙理想人格探析及其时代特征

一、冯梦龙对俗文学的重视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耳犹、子犹,号龙子犹、顾曲散人、姑苏词奴、平平阁主人等,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冯梦龙出身于苏州的名门世家,自幼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他

文学评论 | 马小淘小说创作研究

在以群体化写作的姿态登上文坛以来,“80后”作家始终在以自己的文学书写完成“青春的告别式”,以青春文学为始点向严肃文学下潜。然而,集体的共名与同质化的写作令他们始终难以轻易摘取代际写作的标签,这其中,

文学评论 | 浅析《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人生悲剧表现

1934年,张爱玲完成了极具代表性的小说《倾城之恋》,在这部小说中她意外地给了白流苏一个团圆结局,只是这样的安排也不能掩盖全文苍凉的基调和浓重的悲剧色彩。小说从头到尾都体现了张爱玲的悲观爱情主义,其塑

文学评论 | 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我的安东尼亚》解读

作为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薇拉·凯瑟给美国文学史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小说《我的安东尼亚》描写了美国西部拓荒时代的故事,作者从女性视角出发,展现了父权制度压迫下的女性以及人类与自然的疏离等

文学评论 | 论冯至《十四行集》中的“自然”思想

冯至被鲁迅称赞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有研究者指出,《十四行集》是受西方影响的产物,其中表现了存在主义哲学的问题,冯至却说过“可以说我有存在主义的某些体会,并没有存在主义哲学”,冯至承认自己受到

文学评论 | 傅天琳《柠檬叶子》中的人生感受

一般说来,一个作家对于世界的感受首先是从她周遭的生活环境开始的,一个诗人的人生道路常常决定她的关注视野、意象选择、抒情方式与风格形态。而在重庆北碚缙云山果园生活了十几年的傅天琳就有着如此的感受,她的诗

文学评论 | 浅析贾平凹“商州”视野下的文化建构

贾平凹作为中国文坛颇有建树的当代作家,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走上文坛以来,就得到了评论界广泛的关注,纵观其四十余年的创作生涯,“商州”已成为其笔下重要的文化意象,可以说贾平凹通过“商州”意象,建构起了一个

文学评论 | 文本细读中品《济南的冬天》艺术特色

《济南的冬天》是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现当代散文文学作品,也是被节选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经典佳作。事实上,对于济南的描写,老舍先生起初在《一些印象》系列散文篇章中有所描述,单纯就文本语言特点而言

文学评论 |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贾环的悲剧对比

在对《红楼梦》作品进行研读和分析的过程中,读者会发现贾宝玉和贾环二人的人生悲剧产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尽管他们同为贾府少爷主子,但在贾府中的所处境遇有很大差异,在这样的人生对比过程中反而会给读者造成一种

文学评论 | 《人世间》中的人物形象探析

梁晓声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长篇巨作《人世间》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作品讲述了周家三兄妹几十年间的命运沉浮。本文主要对《人世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当代文学中的价值和对当代青年的启迪意

文学评论 | 初唐与盛唐时期边塞诗意境表达的区别分析

一、概念及起源边塞诗,也称为出塞诗歌,它反映了边陲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山水景色。人们普遍相信,边塞诗在汉代、魏晋、六朝时期得到了发展,在隋末达到了鼎盛时期。根据资料,唐代之前的边塞诗歌有二百多首,而《

文学评论 |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的叙事风格探析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平生共创作了300余篇中短篇小说,因此,也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中短篇小说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内容精悍,莫泊桑通过各种叙事方法使得叙事节奏的缓急恰到好

文学评论 | 论李元胜诗歌的光影世界

20世纪90年代诗人李元胜以其清丽脱俗的诗风,灵动的笔触,细致观察生活、体悟生活,其创作成就逐渐被中国诗坛认可,受到诗评家和广大诗歌爱好者的好评,在当代新诗的发展中占据重要一角。在诗歌创作中,李元胜曾

文学评论 | 外国文学中的人文精神探讨

人文精神是文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产物,反映着人类在自然生存、发展中的精神体现,象征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及向往。人文精神在很多外国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可以说人文精神在外国文学中无处不在,成为外国

文学评论 | 论《活着》的现实意义

作为中国大陆先锋派的优秀代表作家之一,余华在早年的小说以近乎冷漠的笔触述写着跌宕曲折的故事,冲击着世人的心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余华的创作出现了转型,直逼现实生活,从小人物的平凡日常着眼,语调更加日

文学评论 | 鲍照乐府诗对汉魏乐府的继承与开拓

鲍照(约414-466)是刘宋文坛最杰出的诗人之一,现存诗二百余首。在其诗作中,乐府诗就占了八十六首。鲍照乐府诗成就十分突出,《宋书》记载:“鲍照字明远,文辞赡逸,尝为古乐府,文甚遒丽。”明代张溥在《

文学评论 | 《国风》婚恋诗中女性形象变化研究

朱熹于《诗集传·序》中言:“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国风》诗多为民间歌谣,与庙堂乐歌有较大差别,因此诗中体现的感情也更为淳朴自然。《国风》中有婚恋诗一百

文学评论 | 《世说新语》中少年儿童形象的艺术化呈现

人物形象作为文学中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读者深入阅读和构建文本的重要组成因素。《世说新语》以记载文人轶事为主,以记言记行的方式去勾勒人物形象,因此被称之为“名士层教科书”。同时,该书首次塑造了儿童这一特殊

文学评论 | 孙犁与莫言:从认同走向疏离

孙犁和莫言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孙犁,原名孙振海,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代表作有《芦花荡》《荷花淀》等短篇小说,《风云初记》等长篇小说。孙犁的小说不仅在当时的年代具有较

文学评论 | 狄更斯小说童年主题的多元与价值探究

文艺作品需深植于生活的土壤并进行艺术化加工,才能迸发永恒的魅力。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尤其如此,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能使读者深刻地认知到作品中蕴含的时代价值元素,以及传递出了何种浓厚的情感诉求,为当代社会

文学评论 | 杜甫诗歌的叙事艺术及其价值意义

中国古代诗词的分析多以“言志”和“源情”为切入点,通常会着重研究其抒情特征,在大多数情况下忽视其叙事性。在传统的叙事诗背景下,诗歌的叙事既有自己的特色,也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而杜诗是该历史过程中的“集

文学评论 | 浅析贾平凹散文《秦腔》中的风土特色

乡土文学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现在我国文坛,体现了可贵的民族化追求,不同作家根据自己家乡的生活环境和独特的人生体验创造出了表现不同地域的乡土文学作品。贾平凹是一个有自觉文学寻根意识的作家,在文学创作之初

文学评论 |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天才少年随大宋王朝的灭亡而颠沛流离,青年才俊因元朝皇帝不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怀才不遇,壮年志士有伯乐识马的恩遇而依流平进,刀笔小吏由一场冤案的牢狱之灾而决绝仕途。如果没有垂髫之年的养父宝爱有加的美好境遇

文学评论 | 论杜甫单题诗的内容指向和命题特色

单题诗,意指以单字为题的诗,其诗题形式可上溯至《诗经》中的《板》《荡》诸篇。到了唐代,单题诗有了重大发展,甚而出现了被誉为“李峤百咏”的诸多诗作,但这些诗作大多带有呈祥献瑞和充当蒙书的色彩,其艺术价值

文学评论 |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思考

古代文学主要是指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最晚到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体系中,古代文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找到古代文学在现代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下的良好传承传播方式,是弘扬古代文学文化价值,

文学评论 | 李煜词梦意象的三重“真”

“梦”是每个人普遍而又独特的感受,承载着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认知情感。古往今来,作为日常生活中带有个人独特视角的审美文化符号,“梦”早已成为人类观察自我与他人心理历程的特殊视角。中国古代梦意象的书

文学评论 | 《花间集》涉香词探析

《花间集》在词学史上可谓开宗立派之作,集中所录多华美香艳、温软旖旎之词,奠定了“诗庄词媚”“词为艳科”的基本格局,明确了词以婉约为宗的风格定位。正如宋代陈振孙所言:“《花间集》十卷……词自温飞卿而下十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