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2022年第10期

中国教师

中国教师2022年第10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中国教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刊物。《中国教师》以“启迪良知、传承文明、教育为先、教师为本”为宗旨,以“服务中国最大的知识群体、感悟教师全新的职业人生”为己任,集专业类、职业类、时政类和生活类栏目为一体,面向广大教师,零距离走进教师生活,反映教师心声,关注教师专业成长!

目录

卷首语 |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课后服务,学校教师无疑都是主力军。“双减”政策落地,关键是教师。“双减”政策强化了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也带来了中小学教师工作时间加长、责任加重、压力加剧、

大家关注 | 劳动教育:当“见到”土地与人性

【摘 要】“土地”作为实描,强调的是其“纯色”与“本色” “土地”作为隐喻,寓意的是其“根性”与“实性”。土地上的劳动教育是有神圣感、仪式感的,是接地气、扎根性的,应拒绝单一的走形式与作秀式的打卡。劳

大家关注 | 当代教育向孔子学习什么?

【摘 要】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不仅需要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结论,也需要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方法和创新的过程,这样才能进一步理解孔子为中国教育所带来的创新。孔子在他所生活的时代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实现了中国教

专题 | 新时代学校劳动文化建设:内涵、结构与路径

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是学校教育的一股强大力量。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育人诉求。2020年7月,教育部出台《大中

专题 | 中小学劳动课程建设探究与反思

【摘 要】劳动课程建设在课程吸引力、实施场地、专业师资等各方面都给中小学带来巨大的挑战。本文结合广州市协和中学在此方面的工作,着重从优秀师资的引进与培养、创造性课程设置、跨学科融合体系建设、校外共建课

名师工作坊 | 用“经典”的力量感染学生

【摘 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转变教师教学思想。经典著作的选择、课堂活动的设计和实践活动的开展至关重要,同时我们还

名师工作坊 | 用“经典”打造经典的思政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是金英珍老师团队的一节教学实践课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基于课标,选用了《资本论》《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依托经典著作进行序列化学习活动设计,引导学生深

课程与教学 |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教学“五要”

【摘 要】广大教师在执教统编高中历史教材过程中面临诸多困惑和问题,历史教师应做到“五要”:要树立课标“法统”地位意识,要坚持唯物史观统摄教学过程,要整合教学目标落地核心素养,要创设有效情境还原历史现场

课程与教学 | 树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五观”

【摘 要】数学教学存在注重记忆与模仿、形式与表面,忽视探索与创新、本质与内在的问题,一线教师如何克服表层化的教学?执教者需要对教学的本质与过程进行对比、反思,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本文以“运算律”单元教

教师与发展 | 教师的教学反思:内涵、价值与提升路径

【摘 要】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为了拓展教育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将教育实践中的活动和事件作为反思对象,结合当代教育教学理论,对自身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审视、分析

新锐教师 | 做勇于追梦的青年教师

梁翀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处副主任,曾荣获“北京市房山区骨干教师”“北京市房山区高考综合改革优秀管理者”“北京市房山区优秀青年教师”等称号。梁翀老师喜欢说一句话:“要相信时间的力量

学前教育 | 提高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中师幼互动性的策略

【摘 要】早期阅读对儿童认知、语言、个性、社会性等方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幼儿园对早期阅读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很多幼儿园均在不同程度上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然而,幼儿园阅读活动中存在以教师讲读

探索与回声 | 绿色教育理念下的初中学校高质量发展探究

绿色教育理念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事业的归宿,凸显的是教育的本质,追求的是未来教育模式。它强调教育事业应当注重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校生态、稳定的社会生态和健康的自然生态,最大限度地创设能够满足不同群

探索与回声 | 基于云平台的语文智慧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在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智慧课堂应运而生。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是青岛地区探索智慧课堂并开展常态化、全学科应用的信息化推广学校。语文学科教学充分利用云平台,实现了学科教学环

探索与回声 | 小图形 大舞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加强数学的过程教学,重视教学开放式探究。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尝试和探究、讨论和交流、归纳和总结、提问和质疑,促使学生的思维充

博览与叙事 | 无中生有的神奇

学生为什么说“无中生有”?无中生有,这个成语一般形容凭空捏造,多含贬义。它本来是道家的哲学思想,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后来人们习惯用它的字面意思了。而我真正理解

博览与叙事 | 老师,请慎用感叹号

“亲,咱班有些家长好像对你有意见。”跟我搭班的Z老师周末给我打电话。“啊?什么意见?”我惊讶地问。“有部分家长跟我反映,你在周末阅读打卡的群里说话语气太强硬,他们看了不舒服。你小心家长投诉到校长那里去

博览与叙事 | 再有来生,我还会去新疆

居述宝男,汉族,1938年生,江苏南京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分配至新疆喀什第二中学(以下简称“喀什二中”),先后任生物学教师、教研室主任、工会副主席。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先进教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