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2024年第9期

读书

读书2024年第9期

月刊 文化综合

简介

《读书》关注书里书外的人和事,探讨大书小书涉及的社会文化问题,推介不同知识领域的独立思考,

目录

| 谁在统治美国?

二0二四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即将到来。比“谁会当选”更重要的问题,恐怕是“他们代表谁统治”,观察竞选人背后的阶层基础,我们发现,似乎美国政治斗争的“阵营乱了”。民主党作为美国的“福利党”,其政策的重大受益

| 社会舆论的极化:挑战与回应

阿波罗登月行动是一场惊天的骗局?转基因农作物是一个巨大阴谋?冠状病毒是生物武器?古希腊的历史是伪造的?虽然许多专业人士对类似的质疑嗤之以鼻,认为这只是外行人不值一驳的臆想,但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是,有这

| 带血的黄马褂

有位安徽朋友说:“要了解中国近代,就不能不来安徽;来安徽,便不可不见李鸿章。”话虽有些绝对,但我在庐州故地上最想瞻望的,的确是与“大清帝国钦差头等全权大臣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一等肃毅伯直隶总督部堂李鸿

| 不可告人的奏折:清代秘密政治发微

与历代王朝相较,清代统治的特点,一言以蔽之,曰:秘密政治!清代秘密政治围绕奏折展开。奏折是清代独创的上行文书,在保密方面有极其严格的规定:必须亲笔书写,不得假手幕僚,而且要在密室书写;奏折经皇上朱批后

| 齐马的记忆与历史

齐马是一个机器人,最初功能单一,终日在泳池中清洁瓷砖。一位年轻的发明家设计组装了这个机器人,赋予其认识环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明家去世后,机器人被传给后代,经过几代人的优化改造,在智能上与人类齐平

| 听书算不算读书?

每年临近四月二十三日的“世界阅读日”,媒体上常有文章指出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和时长不足,对国民阅读素质深表忧虑。也有出版专业人士感慨,在当今数字时代,各种多媒体攫取读者的注意力,对图书出版造成巨

短长书 | 隐于幕后的新文化运动人物:袁同礼

雷强撰成《袁同礼年谱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寄一校稿给我。书稿篇幅甚巨,我用了近半年时间陆续读完,如同穿越时空,走过二十世纪上半叶。那是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年代,艰苦而又惨烈,社会动荡

短长书 | 赵清阁与《无题集》

二0二四年是赵清阁一百一十周年诞辰。提起这位女作家,读者大多想到她所创作的小说或者话剧作品。其实除此之外,她还做过许多事,编选中国现代第一部女作家小说专集《无题集》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件。抗战胜利后,

短长书 | 《论语》新译与日本人教养的千年根本

进入二十一世纪,《论语》新译新解在日本此起彼伏,形成了新的《论语》热潮。日本学者守屋洋在二00四年出版的《中国古典的人学》中写道:“常言西方有《圣经》、东方有《论语》。的确如此,自古至今,《论语》作为

短长书 | 立雪怀想池田温先生

池田温先生走了,留下的是后人对于那个时代、那一代人学术事业的回忆与思考。不同的侧面,点点滴滴堆积夯实成为今日的研究基础和心智启发。构成基础性贡献的是经得起反复检验的知识增进,启发心智的是极具个性的历史

短长书 | “关心亚洲”的甲骨学家

在我看来,中国研究存在于那些从事中国研究的人的心目中,如果它们存在的话,如果它们有可能存活的话,而我通常不参加这些会议的原因之一,是我从来不知道你们这些人是空有关心还是你们真是学者。在我看来,当我今天

短长书 | 溢出文化解释的解释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西风又东渐,中国学界引介西方理论的风气日隆,凡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法学诸多社会学科,争相放眼世界,援用新知。仿佛中世纪阴霾初散迎来所谓文艺复兴之际的欧洲,弥漫着异中

短长书 | “权力场域”下的民族国家

在《马克思主义与城市》中,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艾拉·卡茨纳尔逊表述了一个颇受认可的观点:欧洲封建城市在一个受保护的政治框架中构建了一个经济生产与交换的实验室,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孵化器。封建城市作为一种

短长书 | 现代社会的一面镜子

一、都市形象与社会问题村上龙以小说家、电影导演、剧作家等多重身份活跃在文学界与影视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与村上春树合称为“W 村上”。村上龙的都市小说,常常探索隐匿于夜色朦胧中的孤独与流离失所,描绘

短长书 | 解码宫崎骏的《神曲》

宫崎骏在新片《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里营造出的那座神秘的塔楼, 其实是一座尘封已久的通天塔式的藏书楼。其入口处的罗马式样拱形大门的门楣上镌刻的是见于《神曲·地狱篇》第三章开篇处地狱之门的诗句——“神圣的

品书录 | 命由谁定?

生命伦理学似乎是一门距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学问,因为无论是“生命”还是“伦理”,基本都被视为“理所当然”之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不但由于每个人都难逃生老病死,如王一方所说,我们“要么在医院,要么在去医院

品书录 | 与青年哈维相遇

戴维·哈维是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地理学家。他已有二十部著作被翻译成中文,是学术作品被译为中文最多的学者之一。他提出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空间修复、新帝国主义、城市权等思想得到地理学、规划学、哲

品书录 | 历史事实与文学书写的融通

文学如何呈现历史,这是一个老生常谈而又无法盖棺论定的经典问题。如何在作品中既不失文学特色又保留历史的原汁原味,这是不少文学家和历史学家都思考过的问题。尤其对于传记文学体裁而言,这类问题的回答和处理就变

品书录 | 地球、生命与科技的新故事

在今天,即使是最迟钝的人也不得不承认,长期被视为资源、背景板和空荡荒野的地球,正以不容忽视的方式,昭示自己的存在。生态越来越多地与灾难相连,人们以“人类世”“克苏鲁世”等新命名勾勒这场灾难可能的强度与

品书录 | 根茎漫谈:人的百分之六十是香蕉?

不久前,《读书》的朋友问我一个问题:“人在动物性之外,还有植物性吗?”闻之,我一时诧异,动物性也好,植物性也罢,皆直指人的生物属性。然而,当下最被热议的命题恰恰不是人的生物性,而是人的非生物性,或曰,

品书录 | 钟惦棐在一九七九

一、“他还活着”钟惦棐逝世后,阿城曾回忆道,一九七九年“对父亲来说是重要的一年,犹如一九五七年”,因为这一年春节前,钟惦棐一家得到将获平反的消息,不久落实。但社会上多不知晓,直到大家猛然在《文学评论》

品书录 | 风起几层涟漪:刘文典被解聘风波

一九四三年七月,著名学者刘文典教授突然被西南联大解聘,这件事引起不大不小的风波,一个多月后,刘文典在云南大学重新“上岗就业”,风波才算平息。刘文典以“狂人”面目出现在当今文化视野里,解聘风波就是这个“

读书短札 | 从“儿女英雄”到“英雄儿女” 待兔轩札记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这话常见于明清小说,可以代表小说分类的两大类型。侠义类是从英雄类分衍,狭邪类是从儿女类派生,才子佳人小说也属后一类,而有趣的是,文康的小说《金玉缘》竟把两者结合在一起。《金玉缘

读书短札 | 王廙与晋元帝

东晋初,王廙“画为晋明帝师,书为右军法”(王僧虔:《论书》)。晋明帝司马绍,元帝之子。右军,王廙兄王旷子王羲之。《晋书·王廙传》载,王廙是晋元帝司马睿“姨弟”。司马睿为琅邪王司马觐与夏侯氏所出,十五岁

读书短札 | 楚少宰是何官

宣公十二年《传》:“楚少宰如晋师。”杜注:“少宰,官名。”楚官制及名称往往与诸国不同,如莫敖、令尹等等,杜预一般特注“楚官”。而于此少宰却只注“官名”,是何原因?程公说《春秋分记》说:“尝考少宰之义,

读书短札 | 何谓高僧 渥洼丛谈

慧皎《高僧传序》:“前代所撰,多曰名僧。然名者,本实之宾也,若实行潜光,则高而不名。若寡德适时,则名而不高。名而不高,本非所纪。高而不名,则备今录。”此论为“名僧传”“名德传”一类书而发,将高僧之所以

读书短札 | 谁还「为伊消得人憔悴」?

身边不少青年男女,也包括我的学生,年届不惑还尚未结婚,有的甚至从未恋爱过。他们没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念头,没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耐心,没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意愿。为什么许多年轻人失去了爱的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