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文摘·文学版2024年第2期

海外文摘·文学版

海外文摘·文学版2024年第2期

月刊 文摘文萃

简介

《海外文摘》创刊于1984年,是一本贴近生活、透视海外的综合性文化休闲月刊。 它专门介绍国

目录

中篇小说 | 逆光

汤小菊约我去一家书吧见面。从外楼梯上去,台阶破破烂烂的,墙角挂着一个黑底银字的牌子,写着:门洞里。挺文艺。推开门,都是用过去的凤凰牌缝纫机做的餐桌,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我爸下班之后踩缝纫机给纺织厂做鞋垫

中篇小说 | 寻找张大山

一那年秋天,安葬了父亲,我就带着张大山的信奔赴安徽合肥了。我要去见张大山,验证一下父亲临终的话,解开我的身世之谜。我是八岁那年偶然发现张大山的信的。因放了暑假,我们这些被圈在学校的孩子像获得自由的鸟儿

中篇小说 | 荒城

“我像玫瑰,只深情地开放一次;我像冰雪,你等着我融化的声音。”我把母亲张晓娟的这段话手写了,装镶进小镜框,郑重摆放小卧室我父亲的书桌上。母亲和养父多臻即将成婚,立城市这所楼房是他们的小寝宫,多臻已经在

中篇小说 | 武汉大雨

一当马骥拿着武汉工程大学录取通知书和她分享这份喜悦的时候,朱思思的心情瞬间变得五味杂陈。彼时,朱思思在小镇上跟着裁剪师傅做学徒。说开心吧,刚开始是有一点的。毕竟这是一趟宣告离开农村驶向都市的列车。作为

彭程散文小辑 | 彭程散文小辑

器物中的时光母亲过世一年多后,我开始整理她住过的房屋。这套房子与我的住处在同一幢楼里,两个单元相邻。家在外地的弟弟出资买下这套房子,也是考虑让当时已年过七旬的他们离我近一些,能够得到照应。在这里,父亲

彭程散文小辑 | 水煎包

母亲擅长烹饪水煎包。八月十五这天清早,母亲从地里摘回一个南瓜,刮皮掏瓤洗净后,挥刀切开擦瓜丝,再细细剁成菜馅。母亲说,南瓜是水做的,其营养全在水里。因此,说啥也舍不得把馅里的水分挤出,平白扔掉实在有些

文化散文 | 鲁迅墓前思

1996年——他猝去六十年之后的一个冬天,他的墓朴朴素素的,在那个静谧的黄昏。灰石铺成的大道掩盖了土,方石砌就的墙上铭刻着伟人的字,躺的地方照例是干净的,一如他站着时的品质,石墙下长出的绿苔却与四周葱

文化散文 | 真生命必自奋斗求得来

我出生在曲靖沾益一个叫色格的小山村里。自小就有一种被困在山谷间的自卑感和虚弱无助。这种感觉,也像病菌一样在每一个山民的体内蔓延、生长。我渴望远方,渴望抵抗无所不在的虚无。然而此后的感觉是,远方是更大的

刘倩海外随笔小辑 | 刘倩海外随笔小辑

阿拉斯加的灵与骨如果有天你想找我了,就去阿拉斯加吧。不记得我们是怎么作的决定了,趁着芝加哥的春假北上,去到这个星球的极地边境,像是掉入冰蓝的深渊与旋涡,连同所有的烦恼都陷了下去。那晚飞机的气流晃得厉害

生活随笔 | 日出泰山

一凌晨四点三十分起床,去看日出。昨夜就住在山顶的宾馆,走出门才发现,山道上已全是裹着大衣的男女。泰山仍处在深度睡眠中。山崖边有人或坐或站,影影绰绰,看不清面目,他们已经成为夜的一部分。谁都想在泰山与初

生活随笔 | 去往墨脱的理由

2013年10月31日,墨脱公路通车仪式在岗日嘎布山南坡海拔约2100米的西藏自治区墨脱县达木乡波弄贡村举行,标志着墨脱县正式结束全国唯一不通公路县的历史。墨脱公路起点为林芝市波密县县城扎木镇,终点为

生活随笔 | 绿皮火车

一列绿皮火车跟着我。它从某个地方驶来,带着巨大的轰鸣。车头拖着长长的白烟,在旷野里慢慢飘散。几个巨大的标志性的红色轮子轧着寒光闪闪的铁轨,向我驶来。我不知道是不是在潜意识里藏着这样一列火车,但现在它经

生活随笔 | 塬上的树

1庆城路这条街,栽植了两排樱花树。樱花树并非本土树种。之前,在北方的城里我并不认识。与一棵棵樱花树擦肩而过一个夏天后,我才知道樱花树是一种只开花不结果的树。每棵樱花树的树身还没有一人高,树梢也没有来得

生活随笔 | 大峡谷归去来

我的家乡与天柱山仅一县之隔。这些年虽去过一些地方,却始终未能到达身边的这个令人神往的古南岳圣地,而且我还有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前提,那就是我居然两次到达了天柱山大峡谷,在我下榻的宾馆院内,甚至只要抬起头

生活随笔 | 通州城,好大的船

二十多年前,我和先生带着女儿进京闯荡。机缘巧合,不久后全家便在西城区落户,借住在西单附近的两间平房里,女儿就近读小学。那个时候,我和先生每天骑自行车或乘地铁上下班,很方便。快到女儿“小升初”的时候,我

生活随笔 | 有关取名字的那些事儿

人的姓名,是区分人类个体的标签符号,也是一种有趣的文字组合。一个好听的名字,总会给人留下深刻且美好的第一印象。我出生于农村,在生育指标不受控制的年代,周边人家都是子女满堂。老一代人读书识字者甚少,为新

生活随笔 | 侃侃鬼子

在我所认识的作家中,不敢说鬼子老师是最有才华的一位,但绝对是最具个性的一位。鬼子老师本名不叫鬼子,叫廖润柏,1958年生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这是一方富有个性的宝地,素有“山头尖、筷头尖、笔头尖”美誉。

生活随笔 | 晚风里的背影

和小韬见面是在开学报到那天,我是班主任,他是新生。那日天气阴沉,南风夹杂着初秋特有的湿气吹拂着大地,鸟儿形单影只地掠过校园上空。视线里,熙熙攘攘的报名队伍,从校门口一直延伸到教学楼前。刚填完上一位同学

生活随笔 | 愿我们脚下有山川

正是由于香港多山,市民对行山的热爱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只要有山就有行山的足迹,于是造就纵贯港九、横亘新界的行山径,形成了精而简的行山文化。到香港后,很憧憬“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行山体验,于是和

生活随笔 | 把月色藏起来

月夜下,父亲脚步轻微,怕惊醒水里的鱼。父亲带我们三兄弟去打鱼。父亲在前面,挑着箩筐,拿着鱼罩,二哥、三哥驮着龙骨水车走在中间,我跟在后头。父亲挖开出水口,池塘里的水哗哗流出。月光照在水面,波光粼粼。鱼

生活随笔 | 讨饭货

蹒跚学步的时候,我打碎过家中好多个碗盆,就是放在高处的东西,有时也会被我爬上去拽下来摔得粉碎。因为这,妈妈骂我“讨饭货”,还打过我多次。我就在这哭声中长大了,上学了,然而不知为什么,我总是改不了小时的

生活随笔 | 冬闯哈熊沟

1967年11月底,青河县冰天雪地,气温在零下40多摄氏度,火箭公社两盘水磨被厚冰冻死不转了,没有面粉,发给社员半个月的麦粒当口粮,家家户户用麦粒煮洋芋、煮包菜、煮黄萝卜,小孩们消化不了,吃麦粒拉麦粒

生活随笔 | 遇见

因为习惯,很多情况下遇见了,也是熟视无睹的。因为没有事先约定,所以就让这些遇见白白地浪费掉了。多少次从樱花路下走过,有一天,想看看樱花,却只看见满树的叶子,其实你已经遇见过;多少次沐浴晨辉,走进朝阳里

生活随笔 | 拉卜楞镇记事

拉卜楞镇,隶属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海拔2900米左右,因有拉卜楞寺而闻名。拉卜楞寺是中国藏传佛教六大寺院之一,始建于1709年,号称有108属寺,目前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被誉为

生活随笔 | 吃豆腐

小时候,家里虽然不缺黄豆,可是只有在重阳节那天,母亲才拿它来制作豆腐给我们解馋。每每看到母亲小心翼翼地从粮仓里掏出黄豆的时候,我就有一肚子怨气,直接怼着母亲是个小气包。面对我像个小野人似的揶揄,母亲并

生活随笔 | 穿过城市的罅隙

我站在厨柜前,正拎着菜刀或拧着抹布走神时,对面的9号楼和10号楼之间,是一条穿过城市的罅隙。它像一张水墨画悬挂于天空,一山,一园,一河,一路,一桥,参差千户人家。那山上也许曾经是有仙的,因为传说有过串

生活随笔 | 故园冬日油茶香

初冬,在市郊看到漫山成熟的油茶果,亲切感不禁油然而生。油茶果是榨取山茶油的原料,主要生长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丘陵地带。其成熟周期漫长,春天开花结果,直到初冬才能采摘。科研数据表明,山茶油在食疗等功效上优于

生活随笔 | 玉兰花下

我喜欢在玉兰花下散步。北京的大街小巷、公园、院落里种了很多的玉兰花树,有白色的、红色的,也有黄色的、粉色的。春天刚到,春风一吹,满城的玉兰花便争先恐后竞相绽放,整个城市瞬间也靓了起来。盛开的花盏,像一

生活随笔 | 难得人间相聚喜

宋代沈瀛在《减字木兰花·或行或止》里的起句是“或行或止。难得人间相聚喜”,百度里对这句话的解释是:有人出发在路上,有人逗留在某地,大家行程飘忽各异,可不就总是分离吗?也正因如此,所以相聚才是那么难得,

生活随笔 | 站在原地

我最心仪的男生说,从看见我的第一眼起,他就开始了对我的追求。那么你是什么时候看见我第一眼的呢?我问。他猝不及防,支支吾吾,想蒙混过去。当然,他最终没能蒙混过去。我的高中阶段,常遇见这样的表白,奇怪的是

生活随笔 | 贴春联

中国北方农村,一进入到农历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开始割肉买菜、裁制新衣、磨面榨油、买糖灌酒、打扫卫生、办置年货。其中,买红纸,写对子,贴春联,便是过年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了。在农村,有“少吃一餐饭,不缺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