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荐读 | 纸老虎的个人史 在纸老虎王通心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已经很遥远了。当时,王通打心眼里喜欢一位同村姑娘,可这姑娘一直对他不冷不热。如果是另一码事,或许王通早就撒手作罢。不料他的拗劲儿上来,一连几年,死缠住这姑娘不放。王
主编荐读 | 说说我们这一代纸老虎 我是农民子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通过考试,脱离了农村,逐步当上了“城里人”。我知道,当上“城里人”是我们那一代农村青年的美好梦想,所采取的道路不一。有像我一样参加升学考试的,有通过当兵提干的,有接老子
主编荐读 | 情感秘史与叙事伦理 王方晨中篇小说《纸老虎的个人史》的主旨,似乎是不难理解的。其中的主人公王通,一个乡野穷小子出身,经过了一番努力,算是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了,但在这个过程中,精神上却发生了一些“堕落”,在私密的情感世
主编荐读 | 青川来信 未来是山水的重申和回忆。在此之前,你有必要存念灵地来信。它的绿色信笺多么朴素,多么大义,多么小心。——题记青儿之一月色基金会秘书长阁下:你倡导的婵娟大熊猫公园已拜托唐家河备好所需的素颜、童声、密码。此
主编荐读 | 慢说抵达 一抵达并不容易。诗歌和诗人在过程中被赋予意义,在过程中体现价值。过程如果像上车坐一站就下车那么简单,你在空空的站台就会看到,诗歌已经被时间的列车抛弃,诗人提着编织袋在捡煤球。其实就算那样也不容易,毕竟
主编荐读 | 生态、历史和文学的原乡 就个人生活而言,迷醉于元素式的大自然远比面对清醒的历史心智更接近欢悦式的生存。在一个机械论或电子时代,仍然能够书写宇宙论—自然的诗人是幸运儿。一般而言,他们都得到了自然额外的恩赐,不只是他们通常生活在
小说长廊 | 雪夜画师一夫先生 我挺喜欢哈尔滨这座城市的,传说中它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这条铁路就是中东铁路。中东铁路的修成,使得外国的那些文化,像俄国的、法国的、英国的、意大利的,等等,清流也好,浊水也罢,都倾泻到了这座城市里,包
小说长廊 | 为时不晚 一如果不是夏平安亲口对我说,“一条狗过得都比我好”,还有他那些令人反感的过去,我也不会把他和那条叫乐乐的白色贵宾犬的失踪联系在一起。在上个月之前,我已经十年没有见过夏平安了。那天在我家小区喷泉边的长椅
小说长廊 | 宥坐之器 贾之廉犯了胃病,在医院住了一星期,正准备办出院手续,护士领着一个面孔白净的中年人进来,说:“这是梁科长,看您来了。”梁科长上前抓住贾之廉的手,说:“贾叔,我是梁家沟的梁白娃。”贾之廉说:“知道,知道。
小说长廊 | 春天里 小罗从乡下老家一路走到滨城。小罗嗓子好,在滨城开始用歌声讨生活,一曲《春天里》,唱出了外乡人的迷惘和悲伤。那天他一不小心被车子撞了一下,眼前一黑便倒在地上。“送你上医院去看看?”他醒过来,听到一位大叔
小说长廊 | 雪姨 雪姨回来了。谁也没想到,雪姨跟儿子进城生活快二十年了,这会儿还独自搬回来住。她已满头白发,像不含半点杂质的雪。拄着根红木拐杖,慢慢挪着小碎步,一眼就认出了我:“小尹,你还在这呀?”还是那很夸张的尖细音
小说长廊 | 人来人往 老周问:“你看见那个人没?”我问他:“哪个?”老周说:“你笨啊,我还能说哪个?你看就那个,就那个头有点歪,走路一扭一扭的。”我不想让老周说我笨,就看老周的眼,我以为会从他的眼睛判断出啥来。见他看着某一
散文空间 | 我的阅读经历 我的阅读,是从饥饿开始的,我指的是饥饿阅读。我出生在潮汕地区一户乡村教师家庭。父母原来都出生在城镇,父亲是广东省揭阳县榕城镇人,母亲是普宁市洪阳镇人。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举,自己的家庭无法供给他们继续
散文空间 | 白露生 今日立秋。二〇二一年八月七日,星期六。从十四时三十七分起开始进入秋季,炎热的夏天就要过去了。立秋是中国农历一年中的第十三个节气,在每年阳历八月七日至九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
散文空间 | 苦刺花的墓地 一随时间的流逝,老家和我血脉相连的亲人已经越来越少了,连接故乡的脐带也渐渐枯萎,唯有清明是我回老家的借口和托词。母亲的墓地在村后半山腰,山上的各种野花随处可见,而最多的要数苦刺花。每年清明,苦刺花就如
散文空间 | 爱莲说 在遥远的乡下,在遥远的岁月的深处,常能偶遇莲,与莲相知相亲相伴。那时我不懂意趣,很单纯,很纯净,却有慧根,与莲相通,一如莲,出淤泥而不染。经久流年,我不再年少,失去了本真,世相生活一地鸡毛,又久居城市
发轫 | 亲密无间 候机的时候,我从手机里翻出收藏的马尔克斯的小说《世界上最漂亮的溺水者》。屏幕上在这篇小说开始之前的地方,配有一幅几条帆船停泊在港口的油画。无数陈旧的杏色风帆,桅杆都像是被铁锈蚀了。远处有更多的船,散落
发轫 | 从回忆与想象开始 回忆与想象,可视为短篇小说《亲密无间》的基本构成元素;回忆与想象的交织与互动,则是这篇小说的叙事结构。小说的开篇就写道“我”候机时在读《世界上最漂亮的溺水者》。对马尔克斯这篇小说的阅读,让“我”不时地
名家评刊 | 南国多俊秀,春发数年枝 二〇二二年是《红豆》创刊五十周年的纪念之年。作为一份地方刊物,《红豆》不仅以敏锐的眼光和诚笃的情怀在广西文坛发掘了众多优秀的中青年作家,全方位呈现八桂文学之美,还在凝聚本土文化资源的同时,突破文学层级
名家评刊 | 在散文中阅读中国 作为一份享誉全国的老牌文学刊物,生于南国的《红豆》杂志在二〇二二年又抽出了令人欣喜的“新枝”。就散文版块而言,不仅有刘醒龙、胡竹峰、刘琼、杨献平、杨海蒂等著名作家的大作,也有时潇含、萧忆、伍岳等文坛新
名家评刊 | 日常的古典、诗意与孤独 过去的三年是历史性的,必将给人类带来十分深远的影响,在精神世界留下创伤性的痕迹,好在有诗。或许诗是日常的,但更属于内心;诗不是日常的照录或实描,诗与现实终究存在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感,体现了诗人探索与
名家评刊 | 如何打破莫比乌斯困局 这是一个问题。“发轫”,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泛指新事物或某种局面开始出现。《红豆》杂志在期刊界纷纷出现《新锐》《后浪》《新荷》等栏目的情况下,选择了《发轫》作为
名家评刊 | 雏凤老凤俱清声 我们做文学评论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叫“代际研究”,能大概分析出同时期或不同时期出生的作家们的创作倾向,也可以用来佐证“一时代皆有一时代之文学”的说法。在二〇二二年《红豆》所刊载的文章里,风格是多样的,作家
诗歌部落 | 在路上(组诗) 伤别赋骷髅上曾鲜活桃花晕。婴儿的啼哭,掩盖不了灰  烬的寂静我吻你时,是流连野径夜叩小栈门,一个灵魂投宿另一个灵魂的寥落秋风凉,饮罢此杯别故乡。夜幕西边有上弦月兀自低沉小酌者,有旧光阴、旧人事
诗歌部落 | 虚无故事集(组诗) 词语的世界有时候,我们用不可知、不可能把被毁坏的一切重建比如一间有光的屋子,你听到光的瀑布它像一种美学两只飞进飞出的燕子,把爱筑在屋檐孩子们会长大,然后练习飞话语还营造了偶尔的晴天更多的时候是阴雨绵绵
诗歌部落 | 独龙断章(组诗) 杜鹃光柱杜鹃借来晚霞群山拄着大树杜鹃奔跑白喇叭杜鹃竖起耳朵倾听江水抵达大海回响滇藏杜鹃在六月的灌丛中垂下粉红的手臂云雾绕过腊叶杜鹃落下一场雨菱形叶杜鹃香气被江鱼渡给顽石灵兽替革叶杜鹃纹上红白相错的水咒
诗歌部落 | 王童的诗 雪粉刷着大地雪粉刷着大地粉刷着街市粉刷着庙宇楼阁显出袅娜的玉姿落叶缤纷出鸿爪雪泥山峦涂抹出斑驳的峭壁河水漂动着透明的流冰雪花打着哈欠睡在松枝亭雪意把梦魇织在方草坪雪扭动着月桥雪滑行着小道雪上的辙痕画出
诗歌部落 | 荣斌的诗 伴手礼冬天就要过去,月光照在我的酒杯上整个夜晚都亮了如果时运不济,就让自己平静下来吧被爱情困扰的人,带着梦想离家出走那么多年老色衰的蝴蝶颠沛在不切实际的路上最近骚扰电话很多,虚情假意的笑容也徒然增多但
诗歌部落 | 单永帅的诗 豌豆辞谷雨前后,迷人的青绿色,不用细说豌豆自带修辞麻雀爱食青豆。傍晚作为报答,鸣叫声,此起彼伏——呼唤晚归的农人农妇自然不会为难这样的使者第一次,我慢嚼青涩的豆粒。味苦,但有余香紫白小花,竭尽心力结出
诗歌部落 | 张欢的诗 锦瑟又梦见你这次是考试我忘了带橡皮所有人都在低头作答我像一个焦灼的哑巴你坐在我的侧后方深红T恤像春风里的旗你抬头看着我,然后伸出手你总是向我伸出手你背着帐篷,挂着相机,腰系睡袋,手里拎着我们两天要喝的
诗歌部落 | 羽微微的诗 过年每一年,父亲都要买多一枝新塑料花插在旧的瓷瓶里面墙上的年画也要小心揭下换上新的《八仙过海》最好看但名字记了好久,才记得牢固那时我们不知道自己年纪小也不去看树下花落了多少不知道年原来是怪兽要吃掉许多
翰墨丹青 | 夏培民:民族风情人物画的佼佼者 夏培民的作品,带有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热情奔放、色彩艳丽,笔触大胆、奔放、遒劲,“画风明丽、风格清新”。《侗家阿婆》的肌理、纹理,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一位饱经沧桑、生活艰辛的老人脸上布满了皱纹,头发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