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匠来了 | 杨争光:用文学把时代精神表现出来 “深圳人以为我是陕西人,陕西人以为我是深圳人;写剧本的认为我是写小说的,写小说的认为我是写剧本的。”试图描述杨争光的身份是艰难的。先锋小说、寻根小说、地域文化小说、诗人、著名影视编剧、策划人、专业作家
中国故事 | 密林深处(中篇小说) 我在一片茂密的竹林中玩投羊拐子的游戏。我玩投羊拐子的方法,和村里的卓玛、琼萨她们都不一样。我投羊拐子,喜欢一个人躲在茂密的竹林中玩。风一来,闭上眼,把羊拐子往高高的天上扔,接着一只耳朵贴着青翠的竹子,
中国故事 | 不同(短篇小说) 干瘦的鲁洋伏在桌面上,半边脸埋在两条手臂围成的三角坑窝里,于是没被埋住的那只耳朵帆一样扬起,被午后日光照射成红亮的半透明薄片。他伏案的姿势不美,呼吸发出很大的噪声,如果不是气息尚且均匀,他真像身陷一场
中国故事 | 意岛(短篇小说) 1他到来的那天,这座城市大雾弥漫,雾气锁住了周边的高楼,街灯散发着晕染的光。马路上的汽车,也是先看见了灯光,渐渐才从迷雾中穿涌而来。行人影影绰绰,他们几乎没有声响,就像是游荡的鬼魂。她告诉他,在这座城
中国故事 | 崩溃的黑痣(短篇小说) 1金昌终于在二月末阳光最灿烂的那天午后崩溃了。他的崩溃是有预兆也是必须的。生活一直都在为他的这场崩溃蓄积情绪和力量。早上的时候,丁可都走到门口了,又转过身来,进入卧房,俯下身子吻了一下他的嘴唇,说中午
中国故事 | 壹次心(短篇小说) 周末一早,孔泽晟如约到了陶陶居。早上天还没亮孔泽晟就起床了。穿什么衣服呢?西装?皮衣?夹克?都说衣柜是女人,女人是衣柜。女人在的时候,衣柜是满当当的,就像家一样,是圆满的。女人走了,衣柜是空的,生活是
超新星大爆炸 | 杜峤问卷(访谈) 马拉:杜峤你好,先得说声抱歉,为了做这个对话,我搜了一下你的资料,大约知道你除开写小说,居然还爱玩石头。在年轻人看来,这可能是个古怪的爱好。能说一下你为什么爱玩石头吗?杜峤:马拉老师您好。我最初接触石
超新星大爆炸 | 对待生活,文学,希望寻找一个理想的出口(印象记) 2022年第一次阅读杜峤的小说《十万嬉皮》,我就被他的才华所吸引,通过阅读他的文字,我想他一定是一个高傲、理智又冷漠的人。但是,当我第一次见到他,在南京禄口机场,站在我面前的却是一个看起来单纯而又干净
网生代@ | 母亲柜或姐弟衣(短篇小说) 推荐语:田耳(广西大学)《母亲柜或姐弟衣》借助姐姐的倾诉,依赖核心道具衣柜,以及衣柜与子宫相通的意象,勾勒出一个近乎绝望的家庭。母亲生下双胞胎姐弟身体变得孱弱,而父亲沉溺赌博且有严重家暴倾向,一家生计
质感记录 | 我们都姓许(非虚构) 1湾厦旧村的时间被压缩在五百四十四栋农民房里,是被一点一点释放的。不同阶段,时间如潮汐冲刷着旧村,每天忽起忽落,迎来早中晚三次高潮。早上七点过后,巷子里充满上班族和学生。他们掐分算秒挤成一股股人流,单
质感记录 | 零工(散文) 我上班,坐24路公交车,要经过张家沟。张家沟是片城中村,趴在山坡上,呈阶梯状,挤满两层的民房,全住着打工的。有一年,所有民房刷了白漆,远看,层层叠叠。张家沟山根下,是个丁字路口,路口西北侧,有片较为开
质感记录 | 某些梦境的隐喻(散文) 童年,死去的蝉梦是生命的影子,有着生命的痕迹。时光不可复制,梦悄声细语:我来了。童年的梦是生命的反弹,虚幻,不完整,也不清晰,只是模糊的片段。夏天,镇上供销社的台阶下摆着一个西瓜摊,摆摊人是个光头老头
质感记录 | 刺·畏(散文) Ⅰ一个因著名而倍显俗气的比喻被反复写进作文:静得掉根针也能听见。一根针,度量了寂静和声响的体积。文学手法告诉我们,一根针竟能成为寂静的单位,它在这个瞬间狡猾地成为量词,意外斩获人类世界中一直缺失的某些
探索发现 | 群贤谱(专栏·温故录) 【按】从孔子到孔学再到儒家,这是先贤孔子和他的众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重点介绍了“孔门十哲”,这一期我从孔门七十二贤中选取几位,组成这一篇“群贤谱”。其实,孔子的学生中有建树的人还有很
探索发现 | 重寻内心秩序的人文主义者(随笔) 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吴宓在《大公报》上刊发了一则讣告《最近逝世之中国诗学宗师——黄节先生学述》。黄晦闻先生三天前病逝于北平寓宅。吴宓含泪默祷,久久,肃然笔述晦闻师种种:黄先生生平以诗为教,由陶冶个
探索发现 | 文坛浪漫主义的独行侠(随笔) 1982年12月23日下午,天气晴朗,和风习习,香港九龙红磡车站人头攒动。一位高大潇洒的老者走出过境通道,跑步上前与另一位气度不凡的老者紧紧拥抱在一起。一声“四弟”、一声“二哥”之后,便是纵横的老泪。
海外华文 | 房间·背景音乐·万能的神(短篇小说) 房间我像每天早晨一样,独自醒来。铁窗外的天空,蓝得有些虚假。有一只鸟悬在那里,一看就是有人操纵的,像是木偶。墙那边,有人敲了敲。三号,出来。眨眼之间,我发现,自己站在了一个长长的走廊里,满满的,全是人
海外华文 | 鸬鹚·野味(小小说) 鸬鹚老场长去世那天,他家的屋顶上突然飞来几只鸬鹚,站在那里默不作声。家人忙着出殡,没人顾得上搭理它们。办完丧事,三天圆坟的时候,却发现又有鸬鹚飞来。先是几只,后来越聚越多,坟头以及周围的地上、树上,黑
微篇精选 | 周末三章(小小说) 衣帽架上的公文包邀请有点迟,也不正式,他甚至嗅出其中夹带着勉强的意味,他犹豫是否去参加这个座谈会。退休快一年了,他开始变得安静。像一个被夺去心爱的玩具而骚动的孩子,终于在疲惫与无奈中躺平,恹恹思睡。做
天下好诗 | 阿华的诗 阿华的诗回应人生在世,总是盼着回应的对着山谷喊,希望山谷能把声音折一折,又传回来种下了一颗种子,就希望它能开花结果,长成大树如果在冬季给天空写信,就希望漫天的雪花全都能跑出来作应答如果深情换来的,是一
天下好诗 | 风荷的诗 夏天转眼走远转眼走远,夏天黄叶已在秋风里打转世界清凉而果子熟透的消息,毋庸置疑山雀寂静,天地逐渐空旷,溪水映照着草木的伤感苇花,在夕阳下彤红一片这是十月,世界并不那么萧条花朵尚有热烈的气息像你尚有滚烫
天下好诗 | 林莉的诗 菜园茄子开花丝瓜挂在篱笆旁玉米叶停着几颗露珠瓢虫在南瓜上攀爬此时,生长之力丰富且新鲜几个在此开垦的人埋头松土、锄草并无交谈只有蛙鸣四溅清晰又孤寂烟雨清晨,听得到布谷声声提筐去卖蓝莓的人过独秀山走到了皖
天下好诗 | 那朵的诗 国清寺在尘世留名,在天台山隐居国清寺在光学下的折射线条有大爱的线索,收放自如一边安抚人间烟火,一边安定内心的张力一边提携山的知名度,一边把控香火的苗头纵与横,都是国清寺的度量在隐忍中,积攒内心的辽阔遣
天下好诗 | 吴素贞的诗 在麻栗坡县——献给两山战役中牺牲的959名烈士从这里,可以去国门以外远方的远方但我们直奔两座山:老山与者阴山——并非当年的时空,如果空山有回响,我们更像回响里滚烫的信念——幸福是热泪盈眶的,两山的记忆
天下好诗 | 唐曦兰的诗 雾中之杂念今天的雨 或许老天在同情我上海之夜 雨滴破碎了思念在浓浓的水雾中 似一幅画面:它的身后 此刻寄情于花雨雾中的杂念 带着苦辣的笑被风刺了骨颈 困锁一生撕破无情 向世界表白真情傻子之屠刀 最终要
评刊选粹 | 写下“卑微”事物的一切 余华曾说:“一个作家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把生活写出来,不管他是用写实的方式还是荒诞的方式。”生活是文学的灵感,更是文学的内涵。我一直认为,文学的存在意义就是尽最大可能讲述生活的真实。显然,桂林诗人刘春做
评刊选粹 | 对失败青年的先锋叙述及其限度 陈羲的《一千一万个太阳》(见于《作品》2023年第6期)是一篇迷人的小说。小说以富有实验性的先锋叙事,讲述了一个富有症候性的新世纪“失败青年”故事。在这个意义上,小说是当今“青年写作”的缩影:令人着迷
评刊选粹 | 从赛珍珠到刘宇昆 赛珍珠曾被尼克松评价为“中美文化的桥梁”,她在美国出生,从婴孩时期便随父母移居中国镇江,在中国生活的漫长岁月使她熟谙中国本土文化,也使她的身份认同度与寻常美国人不同。那些掩埋在白人外表之下的中国成分犹
评刊选粹 | 中年男性的深度倦怠和欲望景观 戴冰的《甲虫赤裸》复现了卡夫卡式的现代城市无聊气氛下的日常化书写。作品的中年男性视角显得冗长而沉闷,宛若在粗糙的琴弦上演奏流行乐曲。不紧不慢的写作节奏和现实主义风格让它凸显出了在地化的现实景观以及背后
评刊选粹 | 生命之喻与存在之境 历来,散文中以河流勾连故乡与人生轨迹,已属于很常见的题材,这也是散文河流书写易写难工之原因所在。但全秋生的《一条有骨头的河流》之所以臻于较高的艺术水平,离不开作者对“水”这一意象深入生命结构与本原存在
评刊选粹 | 时间深处的隐痛 曹文生的散文以一个陪护或者说是以一个儿子的视角写出了医院里人生的诸多情状和所思所想。纵观这篇散文主要有几个关键词:生命情状、时间、孤岛、流动。关键词之一生命情状。人去除所有的身份,在医院就只有一个共同
评刊选粹 | 命运从来不是笑话 作家樊健军发表在《作品》杂志2023年第2期的短篇小说《马壳先生》是一篇精彩的力作,作者采用一种淳朴平和的叙事风格,以幽默沉健的笔法,把一位来自乡村、追寻诗意而最后身陷囹圄的主人公马壳的传奇人生呈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