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上半月)2024年第12期

大学教育(上半月)

大学教育(上半月)2024年第12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大学教育》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反映高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改革成果,促进高等教育人才素质提升,为我国高等教育和课程改革服务。

目录

教育管理 | 创新扩散理论视角下智慧教育校园建设探索

[摘 要]智慧教育校园建设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高等教育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途径。文章分析了创新扩散理论运用于智慧教育校园建设的必要性,强调了创新扩散理论在促进教育技术和教育模式

教育管理 | 文化自信背景下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思考

[摘 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要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应注重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文章从思想、制度、精神和行为四方面探索文化自信背景下加强民办高校校

课程改革 |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摘 要]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概论课程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本科生最先接触的一门专业课程,对促使学生掌握专业概念、建立专业知识框架具有重要作用。该课程具有内容广泛、知识点分散、课时有限等特点,容易导致学生学习

课程改革 | 应用型本科高校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观点。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究各种教学现象的根源,并采用积极稳妥的举措,可以建立“面向工程、强化基础、提升能力、塑造价值”的力学课程

课程改革 | 面向新工科的酶工程CDIO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 要]酶工程技术性、应用性极强,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为了适应新工科培养要求,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卓越工程师,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对酶工程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首先,优化教学大纲,整合课程

教学研讨 | “赛教融合”微坊式教学培养的实践策略

[摘 要]在回归课堂和深化课改的新时代教学要求下,利用微坊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将专业竞赛与教育培养相融合,使得高等院校地理学专业教学及学生培养能够更好地响应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文章基于针对高校地理学专

教学研讨 | VR技术在植物分类学课程中的应用

[摘 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效地提升了高校课程的教学效果,尤其是虚拟现实技术(VR)与课程的深度融合产生了划时代的教育新范式。高校植物分类学课程教学中,为培养学生分类观察与分析能力,应用 VR技术,

教学研讨 | 油气层渗流力学课程启发式教学方法探究

[摘 要]油气层渗流力学课程是石油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然而,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强、逻辑严密、公式多且复杂的特点,学生学习难度大,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文章从油气层渗流理论的意识培养、强化理解和深化

教学研讨 | 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研究

[摘 要]文章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学生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尽管体育与健康课程在高职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课程内容不够多样化、教

思政育人 | 风景园林专业思政课程链的探索与构建

[摘 要]在全面贯彻全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与新工科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文章以青岛理工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为例,基于OBE理念和新工科“目标—体系—方式—实践—考核”的课程改革思路,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核心

思政育人 | 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研究

[摘 要]课程思政是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切入点,围绕提升有机化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从建设课程思政素材库、突出课程思政特色、设计

人才培养 | 大学生工程数学学习焦虑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课程组通过设计具有良好信效度的问卷,深入调查了3所大学学生工程数学学习焦虑情况;运用因子分析法,提炼出5个显著影响学习焦虑的因素,并通过回归分析,构建修正后的工程数学学习焦虑影响因素模型;随

人才培养 | 公费定向师范教育在地化改革的价值与路径

[摘 要]推进公费定向师范教育在地化改革,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适配性,强化地方高校服务当地发展的教育职能;有利于乡村教育获取高质量的在地资源,绘制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地方画卷;有利于促进乡村学生健康

人才培养 | 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与体育教育融合发展研究

[摘 要]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与体育教育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对国防教育的影响深远,体育教育对国防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两者目前依然是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教育合力,缺乏有效的协同发展机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