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地理2024年第5期

炎黄地理

炎黄地理2024年第5期

月刊 人文科普

简介

《炎黄地理》(月刊)创刊于1984年8月,主管单位: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单位:山西文化艺术传媒中心。主要栏目:人文地理、城乡规划、地质勘探、建筑施工、文史纵览、教育探究、农林园艺、经济管理、交流论坛等。

目录

历史文化 | 清代州县官考述

知县“掌一县治理,决讼断辟,劝农赈贫,讨猾除奸,兴养立教。凡贡士、读法、养老、祀神,靡所不综”。清廷只有通过州县官,才能顺利完成对诸县的治理以及对百姓的管控,州县官作为亲民之官有着承上启下之作用。清代

历史文化 | 罗炳良《南宋史学史》评说

南宋史学的发展与基本状况从罗炳良《南宋史学史》的展现描述可以得见。笔者通过以《南宋史学史》中南宋史官制度架构,时人修编当代史的繁荣景象和史观义理化趋势的有关内容进行梳理,从而深层次体现出南宋史学的主流

历史文化 | 第三次宋金战争中的士大夫政治立场

陈康伯在南宋初期的政治史中地位举足轻重,仕途40多年曾因不攀附秦桧党羽被贬,也因崇高的威望与德行身居相位。宋金在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到隆兴二年(1164年)四月发生的一系列战争中陈康伯作为朝中宰

历史文化 | 黄河中上游河套地区文化内涵及价值意蕴

黄河中上游河套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细数河套地区的文化内涵及其深远的历史、文化、地方特色展示等多重价值意蕴,以期使黄河中上游河套地区的文化能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现

历史文化 | 吾侪所最敬爱:康门弟子伍庄

伍庄是康门弟子中的后起之秀,其早期尚无声名,却是康有为保皇事业忠实的追随者。伍庄早期活动与保皇会的政治活动息息相关,其个人命运亦与保皇会紧密相连,最终跃升为中国民主宪政党党魁而名载史册。伍庄初期在保皇

历史文化 | 从“甥舅之谊”看“中华一体”

唐朝是我国多民族大一统格局发展的璀璨时期,其推行的开明民族政策为周边各民族与中原王朝的紧密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促使双方关系进一步得到巩固与发展。唐朝与回纥之间通过多次亲密往来而缔结的甥舅关系,其实质远

历史文化 | 山东巨野石头寨防御特征及理念

前王庄村位于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核桃园镇东约3公里处。石板路、石头墙 、石头房……由于房屋和围墙全部是用石头垒砌的,所以人们又称村子为石头寨。据《王氏族谱》和《前王庄村志》记载,世居在此的王姓族源,可以

传统文化 | 鸡冠壶:草原民族的文化符号

鸡冠壶,又称“皮囊壶”或“马镫壶”。因鸡冠壶的形制是仿制游牧民族使用的皮囊容器,故名“皮囊壶”;又因矮身横梁式壶形酷似马镫,所以也称“马镫壶”。鸡冠壶是契丹民族最典型的瓷器之一,独特的造型彰显着浓郁的

传统文化 | 曾国藩治家之道

良好的家风不仅是立家之本,更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重要内核。而有“中兴名臣”美名的曾国藩,就是家风建设的典范。儒学在中国历史上可谓举足轻重,从孔孟之道到程朱理学,儒学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十分深刻,而曾国藩

传统文化 | 《孝经》在泰国的传播与影响

《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之一,今文本《孝经》,共18章,1800字。然而,短小的《孝经》在中国古代影响巨大,被奉为治世的至德要道,历朝历代无不提倡“以孝治天下”。此外,《孝经》的国际影响也十分深刻,《孝经

传统文化 | 植根民间沃土讲好身边故事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进入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基层文艺;在基层文艺中坚定文化自信则离不开专业院团的引导。与此同时,在基层文艺演出中,

传统文化 | 藏族舞蹈传统动作的保护与传承

为解决藏族舞蹈传统动作在现代社会中传承与保护面临的挑战,文章对藏族舞蹈传统动作的特点与价值进行了挖掘,并整理了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保护与传承策略,包括文献记录与数字化保

风土人情 | 贵州镇远古城的历史文化特质与传承

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份,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历史古城是承载贵州多彩历史文化的媒介,在特定自然环境、人类历史下形成了独特的历史

风土人情 | 壮族铜鼓元素与餐饮空间的“碰撞”之美

我国拥有几千年发展历史,且少数民族众多。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传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铜鼓文化作为广西壮族的古老文化,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同时也是广西文明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壮族

风土人情 | 民俗活动中单簧管的角色与情感表达

单簧管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在祭祀、庆典等民俗活动中通过特有的音色和演奏技巧,传递了丰富的情感和文化信息。通过梳理单簧管音乐在祭祀仪式、庆典活动等方面的角色定位,揭示了音乐作为情感和文化桥梁的重

风土人情 | 彝族太阳纹的价值审视

彝族是我国具有古老历史的民族之一,具有诺苏、纳苏、罗武、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笔者通过了解彝族太阳纹在国内外的现状、特征、风格渊源、现代应用,重新审视彝族太阳纹在新时代下发展的可行性,阐发彝族太阳纹在

风土人情 | 福建游神信仰的变革与生机

当前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使许多传统民俗脱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背景,淡出年轻人群视野。由于缺少年轻人传承,这些传统民俗面临着失传危机。在此形势下,福州游神“世子天团”却脱颖而出,吸引了众多青年群体关注

风土人情 | 侗族婚恋习俗探访

侗族婚恋习俗作为侗族地区构建家庭、形成族群、稳定社会结构的核心社会习俗,盛行于三江侗族自治县等侗族聚居区。其中,林溪镇程阳八寨作为该地区的典型代表,至今仍坚守着传统的婚恋习俗。该习俗涵盖了择偶、说合、

遗产保护 | 贵州:文化赋能“留住”历史文化遗产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省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越来越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并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体系。文化赋能背景下,

遗产保护 | 城市更新中让历史街区讲“时间故事”

以兰州市七里河区的金天观西侧历史文化街区恢复工程为例,整理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所面临的改造与更新、保护与更新、 保护与开发、商业化等方面的问题,构思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规划管理变革、

遗产保护 | 传承花馍技艺,遇见多彩非遗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中国面食的故乡,拥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品面塑,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面塑之一为闻喜花馍。闻喜花馍享有“指尖上的艺术”美誉,具有丰富的文化品位和浓厚的地方特色。千百年来,

遗产保护 | 治水兴农的智慧结晶

桑基鱼塘是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常见的农业生产模式,是古人创造出充分利用土地的一种“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生态系统。这样的生产模式,不仅创造了经济效益,同时这一高效的人工系

遗产保护 | 山西阳泉庙宇壁画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

山西阳泉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历史文化城市之一,其庙宇壁画是研究中国古代宗教艺术和地方文化的宝贵资源。文章通过对这些壁画的艺术风格、绘画技法、主题内容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进行考察,揭示了阳泉庙宇壁画在

遗产保护 | 自然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新气象

新时期自然博物馆要积极转变公共服务思维,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有意识地提升自然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更好发挥其社会价值。基于此,文章将从几个方面出发,解析关于提升自然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

遗产保护 | 博物馆如何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国家对文化软实力的日益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成为热点话题。文章以博物馆为视角,探讨了其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中的作用与策略。通过分析博物馆的定义与作用、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

旅游与思考 | 面向城市更新的历史地段空间优化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更新作为至关重要的城市发展策略,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城市更新运动的概念起源于西方,它涵盖了对城市中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地区进行计划性改建的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城市发展战略,旨在通过更

旅游与思考 | 非遗文化的文创文旅发展融合

黄家蒸笼传统手工技艺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技艺传承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发源于黄家村,现为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虎贝镇的一个行政村,非遗技艺以“互联网+”为背景与文旅行业相结合,旨在加强传统工艺的继承

旅游与思考 | 民族旅游发展中少数民族妇女角色变迁

在民族旅游背景下,少数民族妇女不再只是传统的家庭妇女,她们的社会角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文章基于社会性别的视角,以纳西族妇女为例加以分析。在民族旅游发展的影响下,纳西族妇女的经济角色、政治角色、家庭角色

旅游与思考 | 打卡广西恐龙化石触摸生命史的脉搏

恐龙遗存文化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恐龙遗存是地球上古生物历史的重要见证,它们帮助我们了解地球上生命的演化过程,以及古代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其次,恐龙遗存激发了人们对科学研究和探索的兴趣,推动了

旅游与思考 | 古城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发展策略

文章通过对古城文化旅游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梳理古城旅游开发过程中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传承的双赢模式,并以丽江古城为例,分析我国现有古城文化与旅游结合的发展模式,根据现有问题阐明解决措施和创新发展策略,推动

旅游与思考 | 乡村振兴背景下乌林村景观规划设计

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合理,城镇化进程迅速,城乡差异不断扩大,湖北省提出“以人为本,以产业为核,以生态为本,以文化为魂”“四位一体”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突出“资源链接,产业支撑,文化为魂”,突出“四力共振”

旅游与思考 | 贵州“村超”踢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文章在乡村振兴发展的背景下,阐述体旅融合发展这一新路径的内在路径与重要意义。并且以贵州的“村超”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深入挖掘“村超”活动对乡村振兴的价值,展现其成功的优势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劣势条件。最终

旅游与思考 | 乡村旅游如何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乡村旅游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收入状况和推动乡村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实施,文章提出建设特色农家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乡村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等路径,并针对乡村

文物保护 | 文物修复:留住历史记忆和文明密码

我国历史悠久,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传承,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精美绝伦的建筑群、遗址,也有文化遗产文物,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表演艺术、语言、仪式、节庆活动、社会实践等。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

文物保护 | 博物馆文物陈列与地方文化传承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现代化的冲击,地方文化特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博物馆,作为保护和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展现和传承地方文化特色的重要使命。陈

文物保护 | 县级博物馆文物的保护和利用

文章旨在探讨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博物馆文物的保护和利用问题。深入剖析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况与运用模式后,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及策略建议。对县级博物馆的文物藏品进行彻底的分类整理、详尽的登记造册

文物保护 | 拂历史之尘 赋文物以生命

文物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实物见证,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滋养。山东省莒南县文物资源丰富,在保护文物安全的基础上推进文物

文物保护 | 档案管理在文物保护中的作用

文物作为历史的目击者和文化的传承者,其真正的价值超越了物质层面,更在于所承载的丰富文化意义和历史知识。然而文物面临着时间侵蚀、人为破坏和环境变化等多方面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效的档案管理显得至关重

文物保护 | 海昏侯墓出土青铜器相关问题之我见

2011年,由于盗墓贼的活动,考古专家对位于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挖掘。经过五年多的挖掘,轰轰烈烈的发掘工程于2016年落下帷幕。在这次发掘中,整个海昏侯墓葬共计出土各种文物一万余件(套),

文物保护 | 文物修缮应遵循“最小干预”原则

由于文物保护工程相较于现代建设工程的不同特点,其所产生的工程资料也具有一定特殊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单位在文物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编制及管理资料的困难。如何提高编制质量及对资料进行有效管理呢?近年

文物保护 | 博物馆陈列展览与地域文化魅力传承

文章旨在探讨博物馆陈列展览如何与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以促进地域文化特色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分析博物馆陈列展览在展示地域文化特色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提出如何通过设计策展、展品选取、展陈布局等手段,突出地域文

文物古建 | 说说中国“佛塔”的故事

“窣堵波”即佛图式塔,是古印度佛教极具特色的建筑,在古印度原始佛教时期就已经存在,是古印度佛塔最主要的形式。在东汉时期佛图式塔随佛教传入中国后,佛塔的建筑结构经历了一个不断本土化的过程,与中国传统建筑

文物古建 | 潮州土楼的地理空间分布和演变

以土楼的地理坐标作为点状数据基本属性,建构土楼空间地理数据库,对其地理环境属性因子(地形、水系、气候、人文)、空间演变、建筑布局等进行分析。得出:随着时间推移,土楼集聚区由饶平县西南部向东北方向转移;

地质地貌 | 敦煌雅丹地质公园地质地貌特征

敦煌雅丹地质公园作为独特的自然地貌景观,是由风蚀作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第三纪沉积物进行长期侵蚀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地貌,其独具一格的地貌特征和美学价值,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地质学家和游客的关注。作为典型的风

地质地貌 | 自然昆仑和田段地质地貌概况

和田地区地处新疆南部,地形以山地、盆地为主,地质条件复杂,地层分布广泛。文章通过对和田地区地质地貌的概况综述,分析了当地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以及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为和田地区地质资源的开发和利

红色传承 | 革命纪念馆文物保护及传承发展

革命文物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记录着我国革命的伟大征程和无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感人事迹。革命文物作为文物资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珍贵的历史财富,是生动的历史教材,在宣传我国红色

红色传承 | 南充红色文化旅游品牌构建及提升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重要论述。红色文化和旅游的深度发展离不开品牌的构建,在文旅产业走向品牌化的推动下,充分发挥南充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构建南充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并提出创

书画长廊 | 清末南溪包汝谐的书画赏析

包汝谐以书法闻名巴蜀,但传世书画作品较少,鲜有画作。文章选取了包汝谐的两幅书画作品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从中既能欣赏“包体字”独特的风格,又能观赏到他的绘画技艺,对于进一步研究包汝谐在书画艺术上的贡献具

书画长廊 | 杜甫草堂

草亭尺寸:11.16cm×11.78cm喜雨亭尺寸:8.05cm×7.02cm兰圃尺寸:11.18cm×9.72cm工部祠尺寸:8.57cm×7.38cm(作者单位: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