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学家2022年第9期

青年文学家

青年文学家2022年第9期

旬刊 文学小说

简介

文学刊物。旨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学创作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主要篇幅发表小说,以一定篇幅发表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诗歌、散文佳作,适时编发小说专号、诗歌专号和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适于青年阅读的通俗文学专号。

目录

卷首语 | 孩子 温暖如你

清亮的啼哭&nbsp 穿过黎明的栅栏飞进我沉默的耳朵那一刻&nbsp 石头柔软如丝绸&nbsp 芒刺变得宛若迎春花一样甜美你来了&nbsp 携着一道光亮肉嘟嘟的小嘴&nbsp 弯弯的笑眼&nbsp 还

诗歌苑 | 飘雪的日子

飘雪的日子笛声从窗棂飞出雪花飞舞掀起雪屋的窗帘探望父亲坐在炕头&nbsp 双手托笛一曲《我的祖国》从父亲的指尖飞出旋律越过天山越过父亲如诗的岁月再轻轻挽起雪花起舞飘落在军垦人拓荒梦的雪夜润泽青春沃土期

诗歌苑 | 雪 如约而至

城&nbsp 被一条铁链锁住月影最后的落叶掉落故乡已没有故乡你见过更多贩卖的生灵它们在颤栗和哭泣吗请恕我&nbsp 让那只母羊回到旧时的村庄踏出远去的鸟鸣&nbsp 炊烟和烛火属于冬天的悲伤夜正还原一

诗歌苑 | 月光盛开的花朵(外一首)

天凉了&nbsp 淡淡的当月光如水&nbsp 夜风轻拂发际捎给我的&nbsp 莫过于老家的几缕乡愁这个季节稻浪翻飞&nbsp 炊烟徐徐大胆悬于枝头的&nbsp 是门前那几颗黄灿灿的苦柚当秋风悄悄拂着季

诗歌苑 | 风中的鸟巢

一条长路两排树它赫然悬挂于树枝间傲世独立穿过风的冷它忽而微微颤动那蚀骨的寂寞晨曦里鸟儿是否还睡在风中愿那风慢慢吹来春天风中的鸟巢它在时间之外又在冬天之上

诗歌苑 | 我长大了

小时候我向往着长大它代表着自由和欢快我总是在想到底什么时候我就长大了后来我害怕着长大它代表着未知和迷茫我时常在想时间流逝这么快我却还未做好准备现在我期待着长大它代表着责任和担当我常常在想面临暴风雨的袭

诗歌苑 | 小孩

小小的小孩浅浅的酒窝深深的宠爱懵懂的小孩装满了所有可爱无知的小孩永远充满了异想天开稚嫩的小孩会成长为大男孩调皮的小孩你不是一定要乖上进的小孩会拥有闪光的舞台流泪的小孩梦想要努力去灌溉善良的小孩世界因为

诗歌苑 | 写给母亲的诗

母亲您如暮夜时分里的一盏明灯在我挣扎于黑暗之际引导我通往光明之路母亲您如深秋时节里的一轮皓月在我沉浸于落寞之时无声陪伴&nbsp 关怀备至母亲您如大雾弥漫时的一座灯塔在我四处漂泊&nbsp 流落他乡之

诗歌苑 | 年画

也许她真的有百步穿杨的本事不然如何能拉满背弓回头的那一刻满足总能绽放花朵虽然瓣上多了些许褶皱锅碗瓢盆都在点赞为那个会跳舞的神铲香喷喷爬上西山头唤回大雁东南飞&nbsp 想必她的手上一定又准备好了针线

诗歌苑 | 春风

三月里的春风一路走来浩浩荡荡热情奔放春风吹化了冰封的河床碧波陶醉了戏水的鸳鸯春风满载着温热冲破乍暖还寒&nbsp 冬的最后防线让大地回暖&nbsp 莺飞草长春风挥动着画笔抹绿了山川田野村庄点缀出桃红李

诗歌苑 | 霜(格律诗,外四首)

晴空半露光,绿野款银装。走近观其色,才知那是霜。芝斛摘桂旭日光辉寿谷来,紫烟袅绕似蓬莱。千田万亩生良药,八卦三乾育养材。石斛称王惊世界,灵芝摘桂上高台。百年字号名声响,圆梦中华笑满腮。灵隐寺木鼓声声绕

诗歌苑 | 冬梦飞扬

泥河湾的月亮洗尽了二百万年的光华二月春风送来冬奥的圣火奥林匹克与小长梁牵手把美丽传说与火炬“接龙”世界的潮汐涌向太舞雪城张家口&nbsp 大境门工业主题公园&nbsp 张北德胜村一个个符号&nbsp

诗歌苑 | 怀乡(外一首)

一个包裹&nbsp 带着亲人的寄托千里迢迢&nbsp 来到我的身边打开的那一刻也打开我的思念每一件都有家的味道抚摸着妈妈用心准备的食物仿佛触碰妈妈的手思念&nbsp 顺着眼角滴落闭上眼爸爸捧着红山果笑

诗歌苑 | 热崇(外一首)

时间就快模糊了模样重逢它会深刻了脸庞磕磕绊绊叙意不清是思念是牵挂你一定不知道我将漫不经心煎熬成了浓烈我独有的沁香侠客行你有锋利的戟我有温和的笔放马过来大不了以柔克刚你想打哪一场仗我可以谱写篇章世界太大

诗歌苑 | 心恋(外二首)

冬季的早晨望着清冽的溪流在山涧络续地潆折泪水涟涟啜泣的曲调吟唱着流年岁月悠长而颤抖拴不住韶华的行囊诉说着陈年旧事夸姣的记忆碎片每时&nbsp 每刻浮现期待再次相逢让蘸满爱的眷念揉作二十四节气誊写一首首

诗歌苑 | 牧童遥指杏花村(外二首)

杏花村&nbsp 听到这个名字便就醉了千年前的路&nbsp 千年后还来寻马蹄踏过&nbsp 看尽春光春风吻过的花&nbsp 朵朵艳红日暮后&nbsp 瘦成浅白村庄&nbsp 就在脚下一缕酒香&nbsp

诗歌苑 | 之江中学赋

秦岭岿巍,嘉陵奔涌。深藏中华文脉,扬波润泽四方。之江中学,城南老校。浙江爱心援建,感恩易名至今。美也!嘉陵江畔,校园矗立。青山迎面,绿水如歌。瞻朝天关千秋风采,俯清风峡忠义侠情 仰朝天阁意气飞扬,瞰明

诗歌苑 | 春天狂想曲(组诗)

愿望树春天到了我想种一棵树它结的不是果实而是福袋福袋里有我的愿望摘下一个福袋打开它原来是一个季节是我喜欢的冬天飘雪的冬天我在冬天里打雪仗 堆雪人春天&nbsp 我来啦我是一株小草用尽力气拱破土伸着懒腰

诗歌苑 | 时间上的抓痕(组诗)

雨 季立秋&nbsp 对于南方来说是一个小道消息此时展开的雨季也完全是夏天的安排阳光被压制后许多幽暗的生灵开始复活在雨水的击打下&nbsp 一块石头也成了欢乐的乐器根须吸饱了水分&nbsp 榕树怅然若

小说林 | 在呵护中精心培育(外一篇)

校园造型如海军锚的东海少年军校,令人刮目相看。这是唯一定点在军营内、以部队为主承办单位的,也是为数不多的全国先进少年军校。从军地领导“办好少年军校,培养少年儿童国防意识”“喜今日爱文习武幼苗成长,望明

小说林 | 好儿女志在四方

“咚咚咚—”文婷小跑着去开门,寒风夹裹着冬雪钻进了屋里,门外空无一人。她低头,看见了一个信封被石子压着。“这大过年的,还有人来送信,真是稀奇!不过倒是也难为人家了,天这样冷。”文婷俯身用手拨开石子,寒

散文馆 | 甜甜的脐橙

今天上午,我们收到二姨从奉节给我们邮寄来的奉节脐橙,打开水果箱,望着那一个个圆润饱满,金灿灿,黄澄澄,十分惹人喜爱的脐橙,我不禁又想起了十年前的往事。那一年,我带妻子回到我的北方老家。回来的路上,妻子

散文馆 | 铿锵玫瑰

经过一夜暴风雨的洗礼,路边草丛中的玫瑰花沐浴在温暖的晨光中。她努力挺直腰板,含苞待放,跃跃欲试,在大地母亲的滋养下,拥抱着自己的青春四季。小薇虽是一个出生在农村单亲家庭的女孩儿,但性格开朗活泼。她的父

散文馆 | 繁与简

繁盛的紫藤萝,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这是繁。桃花心木没有人为的浇水,根却深深地扎进广袤的土地里,汲取深层的养分,在最无常

散文馆 | 村头的坟茔

我们村西头有一片坟茔,在这片坟茔里有许许多多的坟头 。平时除了埋葬逝者或烧纸钱有人到此,再很少有人来。因此留给这片坟茔的常常是一片寂静。每年春天,许许多多的杂草开始在这里萌芽,每座坟头上都覆盖着常青的

散文馆 | 与成长握手言和

三毛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亩田,种桃、种李、种春风。”可我的心里,不光有田、有李、有春风,还有锅和灶,还有瓢和勺,更有春天的百花蜜、夏至的莲子羹、秋日的桂花酿、冬来的萝卜糕。寸寸烟火翻覆间,生活自会

散文馆 | 识得木香花

是在家附近的艺术园区里发现的这簇花藤,细小繁密的花朵如一帘瀑布正从这座私人画苑的矮门屋顶直泻下来,波叠浪涌,灿眼烁目,让人直怕它跌落地面,不由想伸出手去接住。屋门突然“吱呀”一声,主人从里面走出来,互

散文馆 | 晚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初读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在小学的语文教科书里,年少无知的年龄,即使能把诗词熟读背诵,却无法领会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

散文馆 | 明月绵长照归人

时光这个铁面无私的监视者,对冬日却格外温柔,像是按下了暂停键。冬雪把光阴熬成酒,任贪杯的月亮一饮而尽,而后又不小心打落酒坛,闲散的酒香也落入人间。循着这香,我向漫天飞雪要了一壶酒。携一卷书,借一片清冷

散文馆 | 雪中梅花清香远

上个星期,我拍了好多梅花的照片,大都是蜡梅,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绽开了蕊,隔着屏幕仿佛就能闻到花的清香。我把梅花放在朋友圈里,竟有好多朋友来访,其欣喜之余着实让我也意外得很。铁山上有梅曰“宫粉梅”,但

散文馆 | 拥抱冰雪瀑布

热盼冬奥,不虚此行。—题记我不由得将目光停驻。从未见过这样充满热情的冰雪,只见一片铺天盖地的冰雪在空气中散发出朦胧的白色烟气,像一条若隐若现的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

散文馆 | 没有岁月可回头

人生是条单程线,没有岁月可回头。当你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第一眼看到的是母亲的笑容,母亲十月怀胎给予你生命,让你得以走一遭人生路。然后,她和父亲一起含辛茹苦把你养大,所以,你要懂得报恩,孝敬父母。童年,是

散文馆 | 童年拾趣

小时候,我有一个愿望,就是过年的时候,挎着篮子走亲戚。从懂事起,这个愿望就越来越强烈。为解心馋,先是美美地幻想起来。想着走亲戚的人们挎着满满一篮子东西到了亲戚家,七大姑八大姨笑迎出来,开心极了!我做梦

散文馆 | 冬的情人(外一篇)

冬有情人吗?倘若是有,我想是雪。冬是冷峻的汉子。更多的时候,喜欢把对雪的驰念,对雪的眷恋,悄悄藏进心里。而雪,是聪慧的姑娘。不露声色,静静感触着冬的故事。她,脉脉含情,从迢迢的远方跹跹飘至,仅是为一次

散文馆 | 渴望光明的日子

记得小时候,家里很长一段时间没电,照明用的都是煤油灯。每户人家都会备一盏在集市上买来的罩子灯,出门找东西或上茅厕非常管用,风吹不熄、雨淋不灭。而日常大多时候用的都是自制的普通煤油灯。一盏煤油灯由灯芯、

散文馆 | 捆与情

记忆里,她永远不会道歉。她是万千母亲中的一朵奇葩。她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封建”大家长,我的整个青春都笼罩在她的威严下。面对她,我的情绪总掺杂着一丝不可名状的复杂,一方面,我很厌恶她的苛刻,反感她的强势

散文馆 | 于黑暗中寻找光亮

我常梦见那个炎热的傍晚,醒来总是发现一身冷汗。“自作聪明,填志愿的时候我多提醒你,还嫌我啰唆。现在好了,要是没大学读,怪得了谁?”妈妈倚着门,手指在不断地划着手机。“知道了,知道了,能不能让我一个人静

散文馆 | 掷下一颗红楼石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群《红楼梦》书迷们聚在一起,阅读经典,讨论经典,演绎经典,最后再现经典,在众人心湖中掷下的那颗红楼石,会让涟漪之间的碰撞荡起怎样的反应?而那微漾后

散文馆 | 新年行大运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躺在床上,睡眼惺忪时,听见母亲在客厅打电话。“新年好!恭喜发财!今天去哪里行大运?”我的家乡是粤西地区一个沿海的小城市—阳江。阳江人过年,第一、二句话自是“新年好”“恭喜发财”无疑,

散文馆 | 上山·下山

终南山上有一座庙叫文魁庙,传说那里是文魁星读书的地方。文魁庙位于终南山鹰嘴峰峰顶,后人在庙旁修了一座灯塔。每到夜晚,灯塔上就会亮起一盏灯。那盏灯的灯光很有穿透力,在十几公里以外的地方都可以看到。白色的

散文馆 | 活在,白鹿原

我是一个文学生,常有喜欢文学的朋友要拉我聚在一起聊天,开始的话题大都是“你最喜欢哪类作品”,然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即将开始—如果唾沫星子和某些过分犀利的眼神不算的话,那确实还算得上“没有硝烟”—就像之

散文馆 | 丹江源探幽

美丽的山水,是我终生的追寻。我常在闲暇之时,走进山水,忘情于山水,沉醉于山水,幻梦中,似乎早已与山水融为一体。我总是想,我是一个与山水有缘的人,每次走进大山,我的心总是莫名的悸动,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情

散文馆 | 别具一格的海上婚俗

研究各姓氏的婚俗是我的爱好。笔者曾探讨“霞浦畲族婚俗”形成的原因,究讨了“霞浦念氏婚俗”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但对连家船民婚俗的研究仍属空白。有一天,我和朋友们喝茶聊天,很高兴地了解到连家船民古老的婚嫁习

文学评论 | 家乡选文的特点

家乡就是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家乡又称故土、故乡、故园、乡里、家园、田园、老家。家乡给予人温暖,是每个人心灵的栖息地。家乡,不一定美好,有时甚至会给我们带来伤痛,但它是一个人生命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而家

文学评论 | 谈李清照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不仅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更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女文学家,被世人亲切地称为婉约派的宗师。李清照在创作诗词时,将自己女性特有的柔情美、诗人的理想美以及性格的阳刚美完美地

文学评论 | 浅析《受戒》中文学的性质

一、从文学的真实性看《受戒》中的荸荠庵生活汪曾祺老先生在给宗璞画过的一幅牡丹画中题曰:“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故乡高邮便是汪曾祺老先生在人世间存留的心角一隅,那里的人、事、物便是侧放的一枝花。不管

文学评论 | 当代湘西少数民族作家的湘水书写

湘西当地神秘的巫楚文化滋养着作家创作的生命力,而蔡测海作为湘西的一份子,又用他最为诚挚的民族情怀和地域思考回赠这片土地,自觉以少数民族的身份进行文学创作。水,养育着他们的生命,造就他们儿时的快乐,给予

文学评论 | 浅谈苏童小说《刺青时代》中的创伤书写

《刺青时代》作为苏童成长小说香椿树街系列中的代表作,以主人公小拐的一系列悲剧色彩的遭遇表现了时代阴影下少年成长的迷茫和困境。成长本是一个象征着蓬勃向上的美好词汇,但是在苏童笔下的少年却呈现出一种创伤性

文学评论 | 论山水田园诗歌语象的图像化

山水田园诗歌作为最具经典性的题材之一,其在色彩运用上可以唤起人们对事物视觉上的感知。诗歌常常以线条勾勒、描摹物象来具体地呈现诗歌语象。尤其是诗歌在场景中以纵横组合、远近切换等方式进行出现,这无一不体现

文学评论 |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庄子》作为文学性较强的一部先秦著作,其寓言形象描写中包含着舞蹈意象。《庄子》中的舞蹈意象主要由舞蹈动作表现,这些舞蹈动作可见于先秦舞蹈中。舞蹈意象属于表达《庄子》哲学理念的媒介,对研究《庄子》哲学与

文学评论 | 女性视阈下宿命论的悲剧性

莱斯利·斯蒂芬斯曾说:“伟大的艺术产生的时机正是一颗极为敏感的心在命运的齿轮下慢慢被磨碎的过程。”作家张洁的小说中内含一层层淡淡的忧伤与徘徊,仿若一颗自尊而又敏感脆弱的心在世俗的磨炼下用尽全身的力量与

文学评论 | 浅谈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的突转

学界一般认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进入了文学自觉的时代,在乱世之中,渺小的个人更加关注“我”的存在,文人自我意识觉醒,开始对个体生命价值、个人与自然关系、个人与社会矛盾如何平衡等问题进行思考,人的觉醒带

文学评论 | 文学巨匠歌德论挚友席勒

在19世纪的德意志土地上,席勒确实是一位进入社会各阶层的作家,到处都在印证席勒的语句,人们各取所需,到席勒那里去引经据典来为己所用。无论右派左派,也无论是世界主义者、自由主义者,还是三教九流,都把席勒

文学评论 |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的叙事风格探析

莫泊桑作为世界文学史巨匠,所创作的短篇小说凝结了其浓郁的个性风格。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说兼具文学艺术性与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在层层织构的叙事结构中缜密地传递着对社会的映射,以无功利性的讽刺为小说画上了点睛

文学评论 | 浅析《形影神》组诗中陶渊明的人生心态

形神问题一直是我国哲学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先秦时期,哲人们就提出了关于形神关系的提问及思考。《荀子·天论》中说:“形具而神生。”认为人的躯体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的精神是躯体所衍生出来的关联物。庄子认为

文学评论 | 论辛笛早期诗歌情感空间的构建

辛笛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创作的杰出代表,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便开始进行诗歌创作。诗人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诗歌创作独具现代风味与个性,是现代主义诗歌史上独特的存在。具体观之,辛笛的诗歌以婉约、醇厚的抒情

文学评论 | 返璞归真

儿童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大自然是人类社会的未来。保卫人类社会永续发展是每个人的责任。儿童是未来的主人,是教育下一代的接班人。儿童对待自然的态度和他们将来的性格、价值观都取决于家长的教导和他们接触自然的程

文学评论 | 沈从文小说《边城》的悲剧美与人文价值

在现代文学时期,《边城》是一部极具代表性的小说文本。该文本是沈从文的代表作,有着明显的散文化特征,文本没有宏大叙事和曲折情节,甚至连冲突都进行得非常柔和,整部小说从故事到语言,都呈现出一种诗化的空灵。

文学评论 | 分析英式红茶文化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生活才是文学创作的基石,文学创作是生活更高的表现形式,生活对于一个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其影响力是不可控制的,所以文化的内在精神和内涵都深深受到生活习惯的影响。英式红茶虽然只是一种饮品,但其与中国

文学评论 |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之所以选择将贾平凹和哈代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比较分析,是因为在贾平凹和哈代的小说中能够深深体现出作者对女性形象的关怀与同情,并对小说中所处的时代进行批判,在二者的小说中都能体现出当

文学评论 | 分析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作品评论的影响

文学作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现状以及历史发展历程与文化等状况。西方国家中美国和英国这两个国家的历史背景和过去发展历程等均有所不同,所以国家的文化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此外,每个国家之间的文化

文学评论 | 芝兰玉树生阶庭

魏晋时期出现了许多特殊的社会现象,其中一种就是夙惠者的大量出现。这些夙惠者深受魏晋时人的关注和喜爱,他们的生活事迹也被记录下来,整理成书,流传至今。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在其志人小说《世说新语》中专门设立

文学评论 | 知识女性形象的新突破

庐隐的《海滨故人》和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作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代表性作品,分别通过“露沙”和“莎菲”构建了不同于以往的新时代知识女性形象。作家通过对知识女性形象的塑造,传达出新女性渴望自立的心声,

文学评论 | 《简·爱》与《呼啸山庄》比较分析

勃朗特姐妹是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简·爱》和《呼啸山庄》在国际上广为流传,成了千万读者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这两部作品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男权时代下女性所受到的压迫和歧

文学评论 | 大梦初醒 荒唐了一生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社会不断向工业社会转型升级,这为底层青年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也抛出了更多的挑战。《世间已无陈金芳》讲述了一个湖南农村女孩“北漂”失败的故事,她是一个来自

文学评论 | 司马迁对《周易》“时”思想的探究

史不离“时”,司马迁著《史记》宗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皆在“时”中。他将“究天人之际”置于首位,可见“天”“人”观是解读司马迁思想之关键。司马迁继承《周易》重“时”的特点,“推天道以

文学评论 | 浅论明清时期女性诗词创作的主体意识

中国古代女性诗词创作始自先秦,盛于唐宋,并在明清时期达到高峰。“根据胡文楷的《历代妇女著作考》中的记录,中国前现代女性作家共有四千多人,还不包括没有记录的作家,而明清时期涌现出来的女性作家就有三千七百

文学评论 | 探讨《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及语言特色

每一种文体具有的语言特点都是独特的,每一个作家在创作中都希望将语言超乎寻常的风格显示出来,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更多读者的青睐,才能够将自己独特的风格体现出来。作为海明威一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195

文学评论 | 钟嵘《诗品》“滋味说”:对文学性的回归

钟嵘在《诗品序》中提出了“滋味”一说。“滋味说”延续了刘勰以“味”言文的观点,并将其提升到文学批评和审美范畴的高度,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滋味说”之“味”本身就是对“美”的另一种阐释,它在手法上追求

文学评论 | 《乡土中国》乡土变迁中的差序价值走向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社会学著述,内容着眼中国乡土社会,收录了十四篇彼此承续,又各有侧重的文章,较完整地呈现出费氏社会学理论研究的递进过程,从多角度描摹还原传统中国乡土社会关系整体面貌,将作者关于

文学评论 | “为”与“安”

“知其不可而为之”体现的是孔子的入世与进取,“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表达的是庄子的通达和自由。“为”与“安”,是孔子和庄子面对“命”这一主题时所选择的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孔子是偏向理想、主观上的“为

文学评论 | 论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说的“零度写作”

罗兰·巴特在《写作的零度》中具体阐释了零度写作理论,他提倡一种“白色的”“中性的”“直陈式的”写作。也就是说,作者应该拒绝介入文本,放弃使用带有强烈个人情感色彩的语词,也不融入某种价值倾向和道德判断,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