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 | 数学猜想的缘起、作用与危机 我非数学科班出身,对数学的了解仅仅限于化学系大一的《普通高等数学》的启蒙知识,照说我是没有资格谈论数学猜想这样高深的学问。但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只是想从教育的角度,回顾数学猜想发展的简况,也许能
“高教发展的中国智慧”专栏 | 转识成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使命 中国高等教育,从制度安排、组织架构角度看,本属舶来品,但从文化根基、运行机制看,一直深具东方文化底蕴,且在近百余年的发展史中,东方的文化根基以及据此而生成的具体运行机制曲折隐晦且不停息地改造、同化从西
高教管理 | 虚拟大学颠覆性创新评估:框架构建与案例分析 摘 要:对于虚拟大学这种新型在线高等教育,一种流行的观点即虚拟大学将对传统大学带来颠覆性影响,并将催生传统大学的数字化转型。然而,鲜有学者围绕虚拟大学是否属于颠覆性创新展开探讨。本文基于颠覆性创新理论
高教管理 | 从平等性公平、补偿性公平到差异性公平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主导理念发生明显变迁,即由“平等性公平”转向“补偿性公平”,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差异性公平”。平等性公平理念下,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强调权利和竞争
高教管理 | 基于高校类型差异的“非升即走”聘用制度效果研究 摘 要:“非升即走”制度最早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引入我国,现已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得到实施。文章构建了一个动态博弈模型,基于高校间异质性对“非升即走”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
高教管理 | 为何而焦虑: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焦虑调查研究 摘 要:由于“非升即走”政策的实施,高校青年教师正面临着愈来愈大的压力,并且出现了身份认同的重重困境以及由此引发的职业焦虑问题。鉴于此,文章以“非升即走”政策为语境,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考察高校青年教师职
学科与专业 | 知识生产模式的现代转型与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建构 摘 要: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是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建构与运行的内在动因与原始驱动。由高深知识和学术研究催生的内在诉求,与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所触发的利益主体间非线性交互产生的外在诉求共同塑造着以学术逻辑为导
粤港澳大湾区研究 | 内地与港澳合作办学高校章程法治化建设新探 摘 要:内地与港澳合作办学高校的依法治理工作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中日益重要。此类特殊类型的合作办学高校章程因法律位阶不高、内容规定欠缺、修订程序复杂等问题致其在高校法治体系中对内对外功能
研究生教育 | 祛魅与治庸:博导“放羊”现象治理路径研究 摘 要:在博士生教育生态系统中,博士生导师是博士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供给者和关键性影响因素。然而,囿于制度、权力与熟人社会,源于封建官僚体系的懒政、寻租和庸治历史镜像般投射到博士生教育领域时,便生成了博士
研究生教育 | 重大公共危机时期我国研究生扩招政策议程分析 摘 要:我国多次大规模研究生扩招政策是政府应对经济与就业问题、回应公众需求等多源流作用下应运而生的。纵观1999、2003、2009 和 2020年研究生扩招政策议程的形成,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战略重视、
研究生教育 | 失衡、固化与依附:博士生科研发表的结构性矛盾 摘 要:博士生科研发表的结构性矛盾不仅表征着期刊发文数量与博士生发表难度的矛盾,更是国内科研环境的一个缩影。对2016-2020年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生的C刊发文情况的统计分析发现,各家期刊整体发文量的
课程与教学 | 院校教学自评报告中的自主权界:批判话语分析视角 摘 要:院校自评是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程序和内容之一。运用费尔克拉夫的批判话语分析方法,对一所综合性大学的自评报告进行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分析,从中透视大学本科质量保障体系作用机制和权力关系。结合田
比较教育 | 英国应用型高校治理模式变迁的制度逻辑 摘 要:多科技术学院作为英国应用型高校的典型代表,其治理模式在1992年前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迁。以“三角模型”治理理论为高校治理模式解释框架,结合历史制度主义结构观和历史观的制度变迁分析范式,检视英国
比较教育 | 中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的可视化比较分析及启示 摘 要:本文以CSSCI和SSCI数据库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性地可视化分析和比较。研究发现:国外发文起始年份较国内早,发
比较教育 | 课程评估如何推进教学改革? 摘 要:澳大利亚的研究型大学普遍重视课程建设与评估。昆士兰大学利用课程与教学质量风险评估项目(CTQRA)推动教学改革实践 构建风险模型,评估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 实施风险评估,探索有效提高课程质量途径
大学生发展 | 创造性思维过程能力评价研究 摘 要:基于知觉显性化创造性思维过程构建的教育实践能提升受教者创造性思维能力,但该理论未得到实证,受教者的过程能力亦不能量化评测。文献研究发现CRL创造力模型可评测过程能力,据此可构建相应的自测量表,
大学生发展 |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困境与路径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劳动教育正面临空前挑战。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成了专家学者普遍关注的热点。本文系统阐述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全面剖析劳动教育面临的三大困境,进而提出四条有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