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史论 | 论孟子的苦难教育思想 摘 要:在孟子的理论逻辑中,苦难指的是在社会伦理受到冲击下的个体悲惨的生命体验,包括身体和心志上的磨难 苦难教育则是引导学生在悲惨的生命中选择存养本心的道德实践活动 天道赋予了苦难教育存在的先天绝对性
教育史论 | 民国时期高等学校系统建构的历史变迁 摘要:在民国时期高等学校系统建构的历史变迁中,教育界曾尝试过多种不同的高等学校系统模式。民国初期颁行的“壬子癸丑学制”保留了清末大学、专门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并立的高等学校系统,然而民国中期“壬戌学制”
教育史论 | 论西方自然主义教育人学之批判 摘要:西方自然主义教育人学之批判蕴含着三重维度:对既有教育现实的批判,对当时流行教育观念的批判,对自身教育理论的自我批判。其理论批判之所以可能,是因为解决自然教育人学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矛盾之需要,西
思想政治教育 | 传统师道语境下中学思政教师的核心素养与生成 摘要:学生核心素养与教师核心素养密不可分,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同时须关注教师核心素养。思政课程作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对中学思政教师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本文以新时代精神为指引,以孔子的教
思想政治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于思政教育研究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思想建设的主题,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新时代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社会主义属性,它的价值基础、理论体系及主要内容与高校思政教育
教育与乡村振兴 | 乡村文化的式微及其教育激活 摘要:当前,我国乡村文化的式微主要表现为传统村落建筑、生产生活方式的逐步解体,传统社会教化制度的逐渐消逝,传统乡民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逐步位移,传统道德伦常、风土习俗的逐步式微。其根源在于现代性的片面
教育与乡村振兴 |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下移民搬迁点“周末小课堂”研究 摘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适龄儿童能否接受更好的教育,是搬迁群体能否留下来、稳得住的重要因素。留守儿童在离校后如何得到更全面的关照,不仅关系监护人的家庭和睦、工作顺利,也关系搬迁社区的和谐稳定。在移民
高等教育 | 服务学习:高校文科实践教学的新理念与对策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路径之一。当前我国高校文科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化,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借鉴美国服务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高校专业学习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深刻认识服务学习理
高等教育 | 斯坦福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举措、特征及启示 摘要: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是当前大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斯坦福大学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主要推行四个关键举措:优化兼职教师聘任制度,完善跨学科教师评聘制度,兼顾学术研究与教学水平,支持大学特色智库人才集聚。
高等教育 | 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研究 摘要: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是高校坚持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要义出发,深入分析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共通点及其融合发展的可能性,并针对当前劳动
基础教育 | 当代基础教育教学内容变革的十大趋向 摘要:建基于知识经济的当代社会面临着三大挑战: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与现实生活复杂的社会问题带来的挑战,人类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与科技文化知识增长的无限性的矛盾带来的挑战,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强烈需求与现
基础教育 | 新加坡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减负”:由来、政策与价值取向 摘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是当今中国的社会热点,针对如何“减负”问题,许多学者发表了不同的见解。纵观世界,华人华侨居多的新加坡在“减负”问题上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1997年颁布“思考型学校,学
编辑与出版·“梁启超办报思想”专题 | 梁启超的办报思想及当代价值 摘要: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报业巨子,其一生在报刊研究和发行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作为新闻人,他竭尽所能,将其接受的新思想广泛传播以达政治宣传之目的。他所创办的刊物皆以政治为中心,以“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
编辑与出版·“梁启超办报思想”专题 | 梁启超办报研究刍议 摘要:梁启超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当时著名的报人,他的政治思想贯穿于他的办报活动。政治上几经沉浮,他的思想亦在不停流变。其思想流变,不仅体现在他的政见上,也体现在他的报刊活动中。本文运用
理论与学术 | 马克思对西方传统主流哲学观的扬弃 摘要: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观扬弃了西方传统主流哲学观,对其进行了批判继承和超越发展。批判继承方面,马克思指出西方传统主流哲学观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前提是未经审视论证的,并批判其将存在设定为永恒不变的实体,
理论与学术 | 我国个性化教育研究热点主题及发展走向 摘要:个性化教育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本研究借助SATI软件和CiteSpace软件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国内个性化教育研究聚焦于个性化教育理论研究、高等院校中的应用
理论与学术 | 基于教育2030行动的中国公民教育取向和实践策略 摘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5年11月4日发布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在强调教育公平的同时,明确提出了提高全球公民意识和公民参与度的要求。在此思想引领下,依据中国公民教育的实际状况,可以更好地明确
理论与学术 | 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教育应急协调机制系统分析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东南亚国家的教育图景。危机应对不仅是东南亚地区教育治理的议题,也是东南亚国家集体身份构建的一种体现。作为参与东南亚地区教育治理的核心国际组织,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在新冠肺炎疫情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