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2023年第6期

名作欣赏

名作欣赏2023年第6期

月刊 文摘文萃

简介

文学评论刊物。介绍并帮助读者赏析古今中外名著。《名作欣赏》是鉴赏中外古今优秀文学作品的名牌期刊。荣获首届、第二届国家期刊奖,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

目录

本期头条 | “奠基性”年代:长篇小说在熔铸中的创建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长篇小说现代演进过程中的重要年代,是长篇小说创作在对西方小说经验和中国传统小说经验的吸取、熔铸中,开始真正做出自我创建的年代。可以说,这也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奠基性年代。据一个比

本期头条 | 师恩难忘

敬爱的陈老师、宗老师,亲爱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我不是陈老师最优秀的学生,但我是最幸运的学生——毕业13 年之后,我又回到母校,代表我们这些博士同学向陈老师汇报工作和生活,我何其荣幸!当初陈老师带硕士

本期头条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改革派理路

关键词:陈美兰 当代文学研究 改革派理路 长篇小说陈美兰老师是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的创建者之一。1979年,她参与主编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部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1995 年又以《中国当代长篇小

本期头条 | 陈美兰学术年谱

1937 年(出生)7 月23 日在中国香港出生。父亲陈兆基(字达初)于20世纪初曾留学英国牛津大学。归国后曾任广东省造币厂厂长,后与友人在广州合办东山火柴厂生产国产火柴,结束“洋火”对中国市场的霸占

大家讲谭 | 学问是读出来的

陈文新,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小说史、明代诗学和科举文化。著有《中国文言小说流派研究》《中国笔记小说史》《中国传奇小说史话》《纪晓岚的人生哲学》等。杨

大家讲谭 | 爱,现实,自由

困在系统里的人杨早、晓蕾:之前我们聊到穿越文,杨早说有人写小说,主角穿越回去,变成了贾环,以庶子的身份异军突起,最终整顿家业,成为家族复兴的功臣。我查了一下,目前网络上已有数千部《红楼梦》同人小说。这

青年在场 | 批评是批评的看似之物

李海英,文学博士,云南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近年兴趣转向西方现代诗学,冒险于力所不及处。“在一棵云杉里找到月亮的颜色”周明全(以下简称周):你的经历颇为励志,中师毕业后做老师,后来又考入

青年在场 | “文献学”的工具性毋庸置疑

文献学是一个冷门学科,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这门学问的?谈一谈您对“文献学”的最初印象,现在的理解有没有变化?我知道“古典文献学”这个名称源自20 世纪80 年代末,当时从一本钢笔书法字帖上看到著名书法

经典重读 | 乱世中的一代诗雄

序曲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作为一介凡夫俗子,当然远非如曹操诗中所云的“烈士”。然而,平日只知煮字烹词而今岁月已晚的我,却仍然仰慕现实中的英雄、历史上的豪杰,今日提笔撰文向1800年前的曹操致敬,时间虽

作家作品 | 正史之余,也在正史之内

一天津作家林希有一中篇小说《天津胖子》,这是一部充满地域风格和市井气息的有趣作品。昔日天津的古旧风情和充满生活趣味的天津人,生动酣畅地跃然纸上。但是,如果从“女性批评”的观点出发,这却是一部典型的“男

语文讲堂 | 《庄子·至乐》中髑髅寓言的意旨

关键词:《庄子·至乐》 髑髅寓言 乐死恶生 向死而生 安生安死《庄子·至乐》篇中有一则庄子路见髑髅的寓言,原文曰: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

语文讲堂 | 读《为了忘却的记念》

关键词:王育和 景云里 历史语境 记念 情境2019年教育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下文简称部编本)选择性必修中册(高二下)第二单元同时选入了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下文简称《记念》),

精神肖像 | 鸿儒姚奠中(上)

姚奠中(1913—2013),原名豫泰,别署丁中、丁一、樗庐、老樗等。山西稷山南阳村人。著名学者、书法家、教育家。早年曾先后在无锡国学专科学校和章氏国学讲习会求学,是国学大师章太炎晚年七名国学研究生之

精神肖像 | 张伟老师,我想您了

1 月5 日晚间,忽然收到平常联系不多的学长张晓栋兄的微信消息:“柏伟兄,听说张伟兄情况不好,不知你处是否有消息?挂念!”刚刚“阳康”的我虽然已经上班却还是有气无力,并不知道这个情况。结果反而是听他介

精神肖像 | 一瓣心香祭先生

2023 年新年伊始,正值万象更新之际,却收到令人揪心的消息。1 月5 日,陈子善教授发来微信,说张伟老师前几天住进了康复医院,“今天下午插管治疗,情况有些危急”。并嘱咐我赶紧通知单位有关领导,我第一

精神肖像 | 为文献铸魂——读张伟

近代文献、海派文献研究者张伟,名字平凡得像他一生坚守的寂寞。自1980 年7 月进入徐家汇藏书楼工作,至2023 年1月辞世,数十年间访书、藏书、编书、著书,张伟先生的心心念念处,每在旧时的书事、画事

精神肖像 | 把一生献给文献工作

最近收到闵行图书馆编《敏读十年》,看到该书收录的数年前我在该馆所做讲座的图文资料,以及我和陈子善老师、张伟老师、祝淳翔兄几位担任闵图晒书节评委的有关照相、报道等,令人唏嘘不已。这不仅是由于这些资料大多

百家茶座 | 陆游与范成大

绍熙三年(1192),陆游(1125—1210)69 岁,已经有垂垂老矣的感觉了。自从绍熙初因为极力鼓动“恢复”,陆游被当时的谏议大夫何澹弹劾为言论不合时宜,加上主和派也群起攻之,终究被削职罢官,回到

百家茶座 | “天穷人厄”下的怅然悲吟

关键词:郝经 前后期 诗风变化郝经(1223—1275),字伯常,是金元之际著名的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乃至政治家。这样一种光环与成就,对于一个颠沛流离的人来说,实属不易。郝经本为泽州陵川人,金元光二

百家茶座 | 札记二则

信口续貂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时

百家茶座 | 高山流水遇知音

齐白石众多弟子中,张仃是一个特殊的存在。由于组织纪律,他未能按照规矩在师傅面前行传统的叩拜礼,因而受到一些齐门子弟的质疑。然而在精神上,张仃对齐白石的艺术早已五体投地。他对齐白石的崇敬之意,在《大匠之

百家茶座 | 故事又新编,“洪荒”仍最美

关键词:宋耀珍 《洪荒记》 故事新编 最美图书中国古老的神话与传说是发轫于洪荒时期、流传于民间乡野、贴近生活现实的历史与文明的活化石。正是这种在野性,让其有了无穷无尽的生机与活力,常读常新,常写常新。

百家茶座 | 鲁迅学的真正成熟

《中国鲁迅学史》张梦阳 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1 年9 月出版今年是鲁迅诞辰142 周年、去世87 周年,对鲁迅的研究至今已有很多成果,鲁迅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也发展得比较成熟,总结鲁迅研究及鲁迅

百家茶座 | 冷眼、热肠与趣笔

2022 年12 月,傅光明编注的《陈西滢日记书信选集》上、下两卷本由东方出版中心付梓发行,该书集录陈西滢写于1943 年的日记98 则、1944 的日记225 则、1945 年的日记256 则、19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