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人文)2025年第1期

师道(人文)

师道(人文)2025年第1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师道》于2002年改版,是一本承载为师者智慧和情感的读物。她坚守教师的道德良心,给奋然前行的中国教师补铁、补钙、补血……她直面中国教育现实,关注教师生存发展,荟萃素质教育精华,弘扬校园人文情怀,深受中国一线教师的钟爱。

目录

开卷视点 | 特别征稿·大树

不少学子在回忆母校时,往往怀着深厚的感情谈论学校里的某棵大树。许多记忆都随时间飘散了,但那些曾在大树下度过的光阴却让他们倍感清晰与珍贵。不独学子留恋大树的“庇护”,老师们也常常在校园中的大树下散步流连

特别策划 | 学习力,一个值得诠释的教师成长关键词

如果缺乏终身发展的成长意愿,缺少持久性的“田野实验”与长效性的专题探究,那么,基础教育阶段的绝大多数教师的学习力必将随着从教年龄的增长、教学经验的增加、职业倦怠的滋生、生活负担的加重、外部因素的影响而

特别策划 | 激活成长自觉是教师学习力培育的抓手

一粒种子,从泥土里的萌动,到破土而出,“我要发芽”就是它来到这个世界最大的动力。一个人的成长,唯有基于内心最深处的渴望,才会发出最动听的声音:“我愿意。”教师的成长也是如此,而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学习力。

特别策划 | 学习力,辉映幸福的光芒

“心雨姐,你一天到晚生机勃勃、走路带风,课堂上也活力四射、神采飞扬的。怎么工作二十几年都没有职业倦怠呢?”身边小年轻的疑问不禁让我思考起来。我确实每天匆匆忙忙,脚底生风,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两个班的语

特别策划 | 从自我设限到自我突围

终身学习是新时代人才素养的标配之一。教师是主要的人才培养者,自身当然应该具有终身学习的自觉。但是,终身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惬意的事情,它意味着你要不断改变甚至否定自己,要吐故纳新,要凤凰涅槃。一个人从自

特别策划 | 学习内驱力:生命最大的奖赏

很多年前,老狼曾唱过:“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很多年后,我猛然发觉,总觉得退休是下辈子的事,而现在,即使算上延迟,我距离退休似乎也没几年了。三十多年教师生涯,成功寥寥无几,教训倒是不少

成长印迹 | 十七岁的雨

如果十七岁是雨季,那场雨也太大了。高二时我选了文科,学的内容更多更深,一天学习16个小时还觉得学不完。有些人却似乎生来就不用担心前程,优越的家庭条件让她们不可一世,说话做事非常张狂。偏巧当时的班主任薛

别样课堂 | 与“吃货”们的滋味生活

又接手了一个新班级。这个班的孩子有些特别,做事有点虎头蛇尾,但是吃午饭却热情高涨,比起对学习与老师的感情要热烈得多。吃,大概成了他们在校生活中最重要或者说是最有乐趣的事情之一。不过也能理解,他们整天都

专题研修 | 艺术学科表现性评价的实践探索

一、表现性评价的概念界定表现性评价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评价方式,它要求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生活环境中,运用先前获得的知识解决某个新问题或创造某种东西,以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实

专题研修 | 小学数学低年段综合素养测评项目的设计

随着系列教育政策的推出、教育观念的革新和发展,指向核心素养的低年段学业测评成为重要研究课题,如何在不进行纸笔考试的情况下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素养发展进行有效评价?游戏化测评、活动化测评成为当前主流的探索

边教边悟 | 小学英语文化自信培育新路径探索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规定,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发展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和提高学习能力。其中,文化意识的培育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课标要求

边教边悟 | 小学深度阅读返璞归真的课堂重建

时下,深度阅读实践和研究如火如荼,不少教师从阅读内容的挖掘、语言文字的品读、思想内涵的剖析到写作手法的运用等方面引导学生实践、理解、体会。然而,笔者认为,过多的手段与措施反而对学生的阅读造成了牵制,不

作文别集 | 情境任务学习,催化儿童的“创想力”

王朴在《解读创想力》一文中如是定义:“创想力是一种在红海中发现蓝海的洞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一内涵解读来源于中国业界首个电子商务营销理论体系。毋庸置疑,无论什么时代,创想力在任何一个领域都至关重要

读到之处 | 教室,因何辽阔?

《一间辽阔的教室》:有意思的书名。教室因何“辽阔”?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周春梅老师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所理解的“辽阔”,首先是文学的辽阔。它超越了教材,也超越了某一种具体的体裁或门类。文学的

读到之处 | 有美一人 嘉莹婉兮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听闻叶嘉莹先生昨日携花香远去,溘然长逝,我仿佛失去了一个神交已久的良师益友。在我心里,一直唤她“老师”。这些年,我的枕边书是她的《唐宋词十七讲》《叶嘉莹说杜甫诗》《叶嘉莹说

读到之处 | 她翩然去了

她翩然去了。翩然,是琼瑶临终遗言里提到的最喜欢的两个字。《洛神赋》有云:“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琼瑶创造了纯情小说时代,她笔下的纯情文字、她

蓄能以航 | 从退学到归来:一位阅读推广者的“荆棘路”

每个人的成长,都有其独特的轨迹。我的成长亦如此,曾经我是一个远离阅读的人,阅读仿佛与我绝缘,读大学时我一度退学。而在重新归来的日子,我因阅读而拥有了新的人生轨迹。从退学者到阅读推广者在遍地都是阅读推广

蓄能以航 | 从“多巴胺”到“内啡肽”

“多巴胺”和“内啡肽”都是神经传导物质,均能让人产生愉悦感,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多巴胺”属于易得的、浅层次的兴奋和快乐,它往往与即时的满足和短暂的快乐相关联;而“内啡肽”则属于深层次的幸福与成就感

苦乐杏坛 | 遇见

所有事情的生发之源,都是遇见。因为遇见,我在一群潮州孩子的心中植入了属于我的独特元素。因为遇见,我和当地老师逾越语言、地域和习俗的界线融为一体;因为遇见,我在阡陌纵横的潮州大地上留下串串脚印;因为遇见

苦乐杏坛 | 『逃跑』的母亲

父亲去世的那个冬天,老房子空荡荡的。我们怕母亲一时难以适应一个人的孤单和冷清,就让她来身边住。来到我家,她多数时候都把自己困在卧室,偶尔站在窗前发呆,或翻翻手机里的小视频,很少下楼。她说谁也不认识,找

家事琐忆 | 去吧!做那股不被定义的清风

翻阅朋友圈,看到《快乐作文》杂志的编辑白雅娟晒出了一封信,是一位初中女孩写给另一个女孩的,信很长,且截取两句:“你要做你自己,做那一股不被定义的清风,去看这世间最美丽的花,最漂亮的风景,无忧无虑。请不

百家看点 | AI学习

【编者按】教育数字化是教育发展开辟新赛道和塑造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本栏目将以《重构教育图景——AIGC助力教育变革与思维创新》等书籍为指导用书,邀请老师就书中重要文段进行讨论和回应,旨在了解和探索AI

百家看点 | 读写联盟

【编者按】“师道读写联盟”第二期活动共读书目为周春梅老师的《一间辽阔的教室》,不少教师表示读后深受启发,同时存在一些困惑。为了将共读活动推向深入,本刊特邀请周春梅老师为读写联盟成员答疑解惑,话题不限于

百家看点 | 每月书影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檀传宝的新书《时代与逻辑》,是其学术表达之外“随性”的作品,专栏、访谈、演讲和序言等多种文体的辑入,使这本教育随笔充满更多活泼的情境性,也使读者感受到这位教育学“专业人”教育行

百家看点 | 第二讲台

“配得感”一词爆红后,不时出现在视频的评论区,网友对视频中能安然、怡然享受幸福的主角常以“配得感”评点之,如“这就是配得感”“配得感具象化了”。虽然“配得感”当红于“评论界”,但对于美好处境的接受心态

百家看点 | 心理学名人小辑

莫顿·多伊奇(Morton Deutsch 1920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他于1940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文科硕士学位后开始临床实习,二战期间转战空军并转向社会心理学领域,1948年在麻省理工学

百家看点 | 小品拾录

安道与予在楚州,谈祸福事甚详,安道亦以为然。俟到夷陵写去,然后得知修所以处之之心也。又常与安道言,每见前世有名人,当论事时,感激不避诛死,真若知义者,及到贬所,则戚戚怨嗟,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其心欢

百家看点 | 诗话选登

张文定安道未第时,贫甚,衣食殆不给,然意气豪举,未尝稍贬。与刘潜、李冠、石曼卿往来山东诸郡,任气使酒,见者皆倾下之。沛县有汉高祖庙并歌风台,前后题诗人甚多,无不推颂功德,独安道《高祖庙诗》曰:“纵酒疏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