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视点 | 我和学生成了同事 我的学生居田,学业一直非常出色,属于家长眼里的“别人家的孩子”。几年前她回到母校,成为我的同事。当时我有些意外,但这其实正是她的探索之一——回到母校,体验一种她曾深深沉醉和向往的教育境界。这几年跟她一
成长印迹 | 朴素底色:那么美好,那么艰难 时间逝去,有些事情在脑海里的印象反而越发清晰起来。记得上小学就是写田字格、写作文、背课文。我一年级时候的田字格本,被村子里读三年级的小伙伴们借去临摹(当然是他们的父母逼的);每天下课后,傍晚的太阳还很
新论视窗 | “以影润心”:国产动画电影的德育内化探究 2023年暑期档电影《长安三万里》火热出圈,豆瓣评分高达8.3分。影片一经上映,便引发了全民一边看电影,一边背唐诗的“学习式观影”热潮。动画电影作为青少年爱看的类型电影之一,充分展现了影像“寓教于乐”
新论视窗 | “AI治愈力”:智能时代的教育赋魅与价值重估 回顾历史,每当新质生产力出现时,无论是古代的造纸术、印刷术,还是近现代的蒸汽机、内燃机,相比“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教育的反应总会速度更慢、程度更轻。究其原因,教育的本质是一场思想
别样课堂 | 古今变奏弄思乡 窗外的树叶黄了。南方的秋天隐藏得很深,可还是能从高远的蓝天以及乍冷的秋风中分辨得出来。孩子们穿着秋装礼服,趴在窗台上,聚精会神地盯着窗外的景色,眼神中充满了向往。早读的时候,我领着学生读古诗词《泊船瓜
专题研修 | 基于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语文校本课程开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
专题研修 | 基于多模态教学的中学英语词汇教学应用探索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多模态教学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呈现结构化、动态化特征。但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多模态教学的实际效用往往难以通过单一的卷面分数来全面反映。然而,它对提升学生词汇掌握水平、
专题研修 | "文以载道":探寻文道教育校园文化的建设 “文道教育”源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文以载道”的思想,构建以文道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旨在将爱国爱校的价值观深植于学生心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让他们在优秀校园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一、“三原则”:
专题研修 | 数字化融合赋能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教学范式创新 在信息化时代,数字化融合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数字化技术也已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基于数字化融合赋能的教学范式创新尤其重要,亟需与时俱
专题研修 | 核心素养视角下山区小学班级管理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是一个关键的教育概念,它强调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这一概念超越了传统教育中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聚焦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形成,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以及终
边教边悟 | 丰富词句教学,彰显词句魅力 小学语文一直重视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但当前依然存在很多教师对词语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具有一定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离开了词句教学,语文的其他教学方面将可能搁浅
边教边悟 | 幼儿园高质量课程视域下乡土资源的实施探究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学前教育正经历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变。刘雨杭在《幼儿园高质量课程建设: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及纾解之策》中谈道:“高质量的幼儿园课程是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阵地,高质量的课程建设近
边教边悟 | “体验育美·空间赋能”美育实践新样态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提出了美育在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以及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还将其视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边教边悟 | 让红色种子在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红色文化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精神文化结晶,是蕴含着丰富红色资源和厚重文化内涵的先进文化形态。在中小学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既是新时代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中小学为党
边教边悟 | 高阶思维导向下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智慧课堂聚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相互融合,旨在突破教学瓶颈,培养学生创新与合作、认知与系统思维的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充
作文别集 | 九月,栾树花开 9月,暑热尚未消退,沉寂许久的校园又变得热闹欢腾。我们搬离了假山林立、小桥流水的珠媚园,走进了树木葱茏、绿意盎然的梓萱园,教室也由原先的一楼,搬到了四楼。开学第一天,课间不少孩子兴致勃勃地趴在阳台栏杆
读到之处 | 与君初相识,似是故人归 缘初起我与《山水》的缘起是一道高考题,2022年新高考I卷选了冯至先生历史小说《伍子胥》里的《江上》这一节,其中第9题的问题设置颇具匠心,直指文本核心: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士
读到之处 | 童年的邀请 悠长假期,终于有完整的时间可以和久违的书相处了。我的假期从阅读这本《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开始,作者是《三联生活周刊》主笔陈赛。每到暑假,我都会把陈赛的这本书拿出来一读再读。书的扉页上用
智慧纵横 | 我与儿子的一段对话 我和8岁的儿子有过这样一次对话。“你觉得爸爸批评你的时候多吗?”“多!”回答得干脆,掷地有声。我猜测他可能不清楚“多”这个概念,于是进一步解释。“这个多不是与妈妈或者其他人相比,而是在爸爸和你相处的所
智慧纵横 | 为你,为人生的成长 研修课上,有个场景令我印象特别深刻:一位著名教授给学生推荐《追风筝的人》时,说他读到“为你,千千万万遍”已是泪流满面。我也读过这部小说,可谓感同身受。如哈桑对待主人那般忠诚无私、至死不渝,我做不到;但
蓄能以航 | 守望与歌唱 有人说,人会吃哪碗饭,是命中注定的。时光如白驹过隙,一转眼27年,在乡村教育的天地里,我年复一年地守望、歌唱……回望从一名普通乡村中学语文教师,成为“特级教师”“湖北名师”的专业成长之路,我归结于锚定
蓄能以航 | 钉子与锤子 这几年,我在和学生探讨如何运用理论时,常提及普遍存在的用某个单一理论研究某个问题、现象的做法。如果我们将理论作为一个工具,将问题、现象作为对象,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就相当于锤子与钉子。下面以此为喻分别从
蓄能以航 | 读书,遇见生命的星辰大海 《瓦尔登湖》中有这样一段话:“时间会决定你在生命中遇见谁,你的心决定你想要谁出现在你的生命里,而你的行为会决定谁能留下。”遇见了书,与书相知相伴,我的生命就像有了光,一缕又一缕,逐渐汇成了漫天灿烂的星
蓄能以航 | 教育写作,赋能教师专业快速发展 写然后知不足。要站稳讲台、赢得学生的认可,并像名师大家一样在语文教育教学的广阔原野上有所作为,就必须鞭策己身,不断多方位地学习完善、提升自我。一、以写促读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中讲道:“意翻空而易奇
苦乐杏坛 | 佘校长 在学生考上浙大后的家宴上,我才知道,我这位尽心尽职的课代表,竟是我们退休多年的佘校长“嫡嫡亲”的外甥。佘校长是位部队转业干部,当年分管总务后勤工作,兼任工会主席,出任校办厂的经理。他能力强,魄力大,热
苦乐杏坛 | 老师,是我! 因生性慵懒,且不喜热闹,我极少参加学生的聚会。不久前,我教书生涯中的首届学生来电告知,自毕业以来,他一直在北京忙碌,鲜有机会回家。今年他难得返乡,特别希望能与老师相聚。我欣然同意,并如期赴约。可一到聚
苦乐杏坛 | 无数心花发桃李 父亲是一位老师,我也是。我成为一名老师,或许全在父亲的一念之间。1993年,中考成绩揭晓后,我面临两种选择:可以上师范,也可以上高中。上师范当老师,端个铁饭碗,饿不死撑不死;读高中考大学,前程更好,变
百家看点 | 读写联盟 “一间辽阔的教室”这一标题本身便蕴含着诗意与哲思。它所指的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广阔,更是心灵与思想的无垠。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超越传统教室框架的学习环境,在这里,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探
百家看点 | 每月书影 《语言恶女》这本书有个副标题——“女性如何夺回语言”,听起来底气十足,且有着知识女性的优雅。但作者阿曼达·蒙特尔大概不喜此评论,首先,“知识女性”在展示社会身份时特别强调了女性角色,这种强调意味着“例
百家看点 | 流行语·说“具象化” 知识分子风吹向“穿搭界”时,时尚博主们热衷戴上眼镜,手持书本,以配合身上的学院派风格穿着,但这一次并非展现“就读”范儿,而是“就教”范儿——这种拥有知识素养且能授人以渔的形象颇可引人入胜,但流行从不把
百家看点 | 心理学名人小辑 卡尔·兰塞姆·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  1902-1987年),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践与研究,并因“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
百家看点 | 小品拾录 下走意疏体放,性有由然,兼弃俗遗名,为日已久。渊明对酒,非复礼义能拘;叔夜携琴,唯以烟霞自适。登山临水,邈矣忘归;谈虚语玄,忽焉终夜。僻居南渚,时来北山,兄弟以俗外相期,乡闾以狂生见待。歌《去来》之作
百家看点 | 诗话选登 少游谪雷,凄怆,有诗曰:“南土四时都热,愁人日夜俱长。安得此身如石,一时忘了家乡。”鲁直谪宜,殊坦夷,作诗曰:“老色日上面,欢情日去心。今既不如昔,后当不如今。”“轻纱一幅巾,短簟六尺床。无客日自静,
百家看点 | 刊林撷思 以“身体”为喻象来建构和品评文学作品,是极具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的诗论之一,它蕴藉着中华文化鲜活的生命体验和通达的艺术感知。在中国古典诗学中,以身体的结构来比喻文章的结构,以身体的体征来比喻文章的体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