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头条 | 建构中国古代散文学体系 在匆匆浏览了这次会议的论文集之后,我可以满怀信心地说,这几年散文研究的成果显然更为丰厚,前行的步伐也更为稳健了。我高兴地看到,在21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整体学术格局中,散文研究已然呈现出由冷转热、春
本期头条 | “独特的声音”“迷人的姿态”与“特出的精神” 2004年初,郭英德先生说:“每一位头脑清醒的人,总是善于时时对自身的行为反躬自省。”那个时候我还没有进入北师大学习或工作,而到真正理解这段话的丰富意涵时,又过去了很多年。在后来的很长时间里,我都在努
本期头条 | “比次”“考索”“独断”的三维融通 章学诚认为著述实有三种,即“天下有比次之书,有独断之学,有考索之功”,通常意义上讲,“比次”是对文献资料的汇编整理,“考索”是对相关史实名物的钩稽考订,“独断”是自出机杼的判断发明,亦可理解为通过对事
本期头条 | 面对文学该如何思辨 郭英德先生是当代著名古典文学研究家,研究领域涉及元杂剧、明清传奇、明清小说、明清散文、文学教育、文体学、散文史、学术史、文学史、文献学、古籍整理等多方面。郭先生始终强调并践行“文学本位”理念,显示出与
本期头条 | 郭英德著述年表 1982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论关汉卿杂剧的悲剧特征》通过答辩,指导教师李修生教授。1983年1982年9月,师从北京师范大学聂石樵教授,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
大家讲谭 | 每个字都是用心换来的 韩小蕙,198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光明日报社首位领衔编辑,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出版《韩小蕙散文代表作》《协和大院》等31部个人作品集。主编出版当代中国历年散文精选等70余
大家讲谭 | 关于《儒林外史》的最后一封信 功名世界都是由什么人构成的?晓蕾、秋水:莫怪我又早早动手写信了,大概还是缘于对《儒林外史》的热爱吧,总有话要说。这是关于《儒林外史》的最后一封信。我原想着挑一些书中我最喜欢的片段——不见得是那些最浓的
青年在场 | “我来了,我跳舞,我变化!” 杨庆祥,1980年生。诗人、批评家。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作品有批评集《80后,怎么办?》《新时代文学写作景观》,诗集《我选择哭泣和爱你》《世界等于零》,随笔集《一种模
经典重读 | 水浒晬语 施耐庵、罗贯中文学史教科书概云《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可是并没有存世版本为证,甚至最早见于著录也只是明中期嘉靖间高儒所撰书目《百川书志》。是书卷六:“《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
经典重读 | 文本过程的多种“化学”转化手段 关键词:内形式文本过程化学转化化学转化的“表率”化学与化工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扮演了一切角色:魔术师、清道夫、救火队、蜘蛛侠、炼丹师、助产婆等,仿佛什么场合都少不了它,什么难题都困不倒它,全凭一身灵活灵巧
佚文钩沉 | 《刘申叔先生遗书》缺少章太炎序的隐衷 《刘申叔先生遗书》(下文简称为《遗书》)中有《钱玄同文集》失收之佚文十余则(篇),约计13000余字。其中,在《章太炎、黄季刚二君关于刘申叔君之文十首》的按语中,钱玄同将《遗书》缺少章太炎序的原因归咎
佚文钩沉 | 庐隐两通佚简考释 关键词:庐隐于赓虞夏寄梅文坛交往2015年,王国栋编、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六卷本《庐隐全集》收录了庐隐、李唯建的《云鸥情书集》,还辑入庐隐致王礼锡、陆锡祯、黄九如、赵清阁等友人的若干书简。这些函札既是
作家作品 | 路遥初恋事迹新探 关键词:路遥林虹初恋事迹客观环境引言路遥在青年时期,曾拥有一段短暂幸福而又不幸分离的初恋,给他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并影响到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关于路遥的初恋,路遥的小学老师、诗人白军民(笔名高歌)的纪实
作家作品 | 诗歌丛林里的独行者 庄晓明的诗学实践,不仅在江苏,就是在全国,都具有其独特性和差异性。四十多年来,庄晓明右手诗歌,左手批评,在情感和理性之间,在形象和抽象之间,演绎出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路径。他在出版《晚风》(1996)、
作家作品 | 情爱·迷案·侠义 关键词:双雪涛情爱东北古典文学小说集《猎人》问世之后,双雪涛在写作上的变化有目共睹,这里有作家随着经验改变的自然调试,也有去掉标签、反对被定性的明显意图,此外作家或许对反复书写东北往事亦有所厌倦和警惕
语文讲堂 | “思入风云变态中” 关键词:《独坐敬亭山》孤独感继承与创新鸟云皖南山清水秀,物产丰饶,处处皆景,有几座山名满天下,其中首屈一指的是黄山,中国古代最知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所引用“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个说
语文讲堂 | 异曲同工又大异其趣:鲁四老爷和吴老太爷形象比较 关键词:鲁四老爷吴老太爷比较鲁四老爷和吴老太爷分别是《祝福》和《子夜》中的人物,都是典型的封建遗老。这两个人物有着太多的相似性,也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如果在教学《祝福》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这两个人物
百家茶座 | 苏辙与张方平 北宋崇宁二年(1103),苏辙被以太中大夫致仕。第二年正月,他就移居颍川,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禹州。多年前,苏辙就在那里置了田产,建了房屋,退休后,他就准备在那里度过余生。崇宁三年(1104)三月,正在新
百家茶座 | 诗者天地心,鉴读有梯航 诗者天地心——当代诗词名家讲诗词》(以下简称《诗者天地心》)是著名学者刘宁编选的一部诗词艺术读本,是全国政协书院诗词系列讲座成果。本书的十位作者,都是学界研究诗词艺术的知名专家。大专家见多识广,“大材
百家茶座 | 搜寻和规整历史时空中的美丽花瓣 陈思广先生的学术研究著述《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编年史(1922—1949)》是作者对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发展历史演进的全力搜寻,是对散落于历史时空中的美丽花瓣——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及其创作史的有力规整,展现出特
百家茶座 | 《名作欣赏》(上旬)2023年总目录 【本期头条】(期·页)阅读,记忆或修辞/李庆西(1·5)文体与文化——论李庆西的文学创作与批评/熊修雨(1·13)“后士大夫”的存在感——李庆西《存在感》读札/赵天成(1·20)我的责编李庆西兄/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