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观察 | "情动机制":21世纪文学中的"返乡"书写 返乡 是21世纪文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对此类 返乡 书写的考察,首先应该确立一个思想坐标,而鲁迅的《故乡》无疑具有思想起点的意义。辛亥革命之后,鲁迅共有三次 返乡 经历,分别是1913年的 回乡省亲
当代文学观察 | 乡土叙事面临的困境与突破路径 进入21世纪,数字化、智能化和城市化成为时代主潮,这给农村发展带来很多新问题和新选择。社会学者关注乡村振兴、经济发展、教育改善、环境治理等不同领域的现实问题。作家对农民的生存状态、心理图谱、情感迁移、
当代文学观察 | 偏移与重构 21世纪已经过去20余年,当我们重新回望20世纪90年代的诗歌,一方面能越发深刻地体认到其所蕴含的诗歌意识、精神与时代气质的 新异之处 ①另一方面也会深感诸多诗学的迷思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90年
当代文学观察 | 21世纪文学中的小镇青年"新人"形象 文学 新人 是文学创作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具有代表性的新人物形象,代表着某一时段的社会风尚。自五四以来,现实主义始终是文学创作的主流,塑造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也一度被认为是现实主义创作的基本方法
当代文学观察 | 从启蒙到共情 儿童小说以表现儿童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情状为创作核心。儿童世界在儿童小说中具有核心地位。儿童在小说中被看作是具有独立价值,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区别于成人的完整个体。新时期以来,随着 儿童本位 的儿童观及儿童文
中国当代文学再评价 | 批评的回声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发展的历史不仅是作家作品构成的文学评价史,也是参与其中的批评家们在共同的文学话题中进行探讨与追问的过程,因此,回顾一个时期的文学批评不仅是对文学批评基本理论命题的梳理,也是对重要批评家
中国当代文学再评价 | 浩然的"读法" 浩然代表作在近年的集中再版是当下文坛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①这表明,自1978年的 浩然重评 现象至今,浩然的文学时代虽然已经结束,但他并没有真正离场。如何理解浩然是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难题。而遗憾的是,
“新生代”写作30年 | 主持人的话 主持人  张清华主持人的话  在北京以南的郊野,有一个幽静的园子,俗称 湾子 ,这里住着隐士张者。这样说似乎并不准确,因为张者并不总是住在这里,只能说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他 隐居 于此
“新生代”写作30年 | 喜感之外,喜感之上 近日读长篇小说《远水》,那个熟悉的张者又回来了。宏大的背景,严肃的主题,轻度的喜感,却一样能上演悲欢离合、生离死别。不禁又联想到他之前的很多小说,并想谈谈张者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小说家。一作为小说家,张
“新生代”写作30年 | 灵光消逝年代的文学讲述 一张者的名字是和《桃李》联系在一起的。在此之前,他写过不少短篇小说,《唱歌》《纸条》《朝着鲜花去》等,里面已经埋下了他关注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困境的线索,但直到2002年《桃李》的出版,张者才获得属于自己
“新生代”写作30年 | 围墙的推倒与再造:社会转型与知识分子蜕变 一几乎所有谈及 大学三部曲 的论者,都会注意到《桃李》的开头。那的确是相当耐人寻味的一笔,张者花费了不少笔墨讨论一个称呼的变化: 知识经济时代,把导师称为老板是高校研究生的独创,很普遍的。老板这称呼在
“新生代”写作30年 | 消解、反讽与反抗 一 新生代 的命名是由 诗歌 至 小说 ,因此 新生代 小说家创作的思想底蕴与精神姿态,自然也会受到 新生代 诗歌的影响。 新生代 诗歌的创作深受后代现代主义的影响,这些诗歌拒斥中心,消解权威,反抗本
“新生代”写作30年 | 张者小说的三个面向与90年代而下的文学 新生代 大致是指生于20世纪30年代,文学写作鹊起于90年代的一批作家,如韩东、朱文、毕飞宇、东西、李冯、李洱、艾伟、邱华栋等。对其命名大约出现于90年代后期至世纪之交,李敬泽、陈晓明、施战军、宗仁
“东北文艺复兴”研究专辑 | 东北·文艺·复兴 一、 东北文艺复兴 的出现与传播2019年11月30日,网络综艺节目《吐槽大会》上,音乐人董宝石在节目中提及自己与 二手玫瑰 乐队主唱梁龙讨论 东北文艺复兴 这一话题。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借助娱乐
“东北文艺复兴”研究专辑 | "东北文学"中的中国文学 这个题目显然受到洪子诚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文学 ①的启发,不过洪先生是将比较文学方法引人了当代文学研究,本文则是试图在区域文学中融人百年中国新文学视野。近年来,从区域文学视角探寻当代文学的新可能成了
“东北文艺复兴”研究专辑 | "东北文艺复兴"的伪命题、真问题和唯"新"主义 东北文化复兴 的口号或概念是2003年国家提出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的衍生品,本质上是深化东北经济改革的产物。张福贵、邴正、逢增玉等学者也是从东北经济与东北文化互为依存、相互联动的宏观视角,阐述东北
苏州作家评论小辑 | 从"探求者"到"美食家" 作为当代文坛 回归 的一代,陆文夫的创作生涯几经沉浮。20世纪50年代,因为《荣誉》《小巷深处》的发表,青年陆文夫惊艳文坛,成为江苏省文联专业创作组成员 1957年, 探求者 事件发生,他被遣送回苏州
苏州作家评论小辑 | 地方意识、历史情结与都市表达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代际群体来划分作家已然成为文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尽管这一研究方法存在着大而化之的风险,也可能造成对作家个性的遮蔽,但在当下似乎依然具有某种合理性。在卡尔.曼海姆看来,代际更替以
苏州作家评论小辑 | 苏州诗歌新力量 苏州,自古以来人文荟萃,文人墨客辈出,成就了一批又一批诗人、艺术家。改革开放以来,苏州诗人在向伟大的古典传统致敬的同时,以全球视野突破地方性局囿,不断拓展诗歌地理的版图。苏州诗坛的生气勃勃,源自苏州深
作家作品评论 | 麦家的完成式与未完成式 一越来越多的读者已经知道,麦家并非只写《解密》《暗算》《风声》《风语》《刀尖》等情节跌宕起伏、可读性强、因成功改编影视剧而风靡一时的 谍战小说 ,几乎与此同时,他也潜心创作了许多 纯文学 性质的小说。
作家作品评论 | 路内的"青春诗学" 路内是一位执着于青春叙事的作家,他的小说似乎一直在书写那些业已逝去的青春往事。当然,路内的追忆并不是单纯地缅怀过去,而是希望经由青春成长,呈现出个体寻求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的精神发展历程。借助青春书写,
作家作品评论 | 爱与欲的试炼 一长篇《三城记》问世同年,张柠推出了短篇集《幻想故事集》,书名取自集中第二组故事 幻想故事集:八个城市梦幻 。作为小说集的《幻想故事集》出版于2019年,同题故事却是写于20世纪90年代。在此书后记中
作家作品评论 | 古老的趣味与变动的秩序 在中国古代传统中,小说大致分为笔记、传奇、话本、章回四种,当其与西方传统中的小说及其分类-长篇、中篇、短篇等-耦合之后,双方发生了激烈的替代关系,前者被纳人后者的解释系统并重获分类命名,进而形成新的文
作家作品评论 | 曲终人散未了意 一我们习惯了各种各样的大叙事,比如散文,一段时间也要弄成 大的 -所谓 大文化散文 是也。但是,散而有约,从来是中国文脉中不可忽略的部分。笔墨虽小,却仍然可以读经论道。大历史,如果用小视角切人,未尝不
作家作品评论 | "去帝国"的虚构之旅 林棹是近几年闪耀于当代文坛的小说新秀,她的长篇处女作《流溪》人围第三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短名单,入选 2020年豆瓣读书年度中国文学榜 ,她本人也因此荣获 2021年南方文学盛典 的 2020年度最具
作家作品评论 | 为生民立命 北宋思想家张载的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表达了这位关学代表人物的毕生追求与使命定位,成为后代几乎每位知识分子内心的终极理想和自检标准。其中第二句 为生民立命 意指
作家作品评论 | 文学批评的历史性:先锋、女性主义与后现代 过去40余年是中国社会飞速发展且经历剧变的时代,与陈染相关的文学批评也伴随着社会的激烈变革、文学观念的巨大变迁,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受到不同时期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对陈染的评价也经历了从作为 后先锋
作家作品评论 | 小人物的"扮演"书写 张鲁镭是一位富有哲理性的现实主义作家,她的小说中没有多余的浪漫与冗长的技巧,不见荒诞,不见挪揄,仅有着对小人物最为深刻的感悟与人物形象之所以 小 的个性化思考。日子的 小 呈现在平淡化叙事的表层结构,
当代诗歌论坛 | "诗性"与"歌性"的互融 一、现象说中国古代诗歌史中,歌诗作为诗歌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存在。从《诗经》、楚辞、乐府、南北朝民歌,再到唐声诗、宋词、元曲,歌诗底蕴博赡、源远流长,特别是宋词更具代表性。宋词依照曲牌的曲调格律填制词句,
当代诗歌论坛 | 王家新的"承担诗学"论 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生活与文化思潮的变化,中国当代新诗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置身新的境遇,部分诗人表现出承担意志与精神。王家新作为从20世纪80年代走来的诗人,经历了时代的宏大叙事,其经历与个性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