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奇迹 曾经你的身影依旧  你的叫声清新刚出生的你  是那样脆弱一切是那样陌生  那样值得你去探索我知道我终究错了你的出现让我的生活又多了一份欢乐或许  我们没有同种语言但是我
诗歌苑 | 黄葛兰 黄葛兰从旧衣领开始跟着自行车小跑将哀愁洒在无比温柔的黄昏继而在母亲的呼唤中消失不见回家  回到白炽灯点亮的地方晚饭已做好  洗手  就餐在繁星下背相思  思乡背够三百首
诗歌苑 | 春日随想 请保持快乐  充满信心不要因为生活的阴霾失去乐观的能力溪流不因为枯涸而永不歌唱树木不因为凋落而永不生发当春天来临  春潮涨起溪水就把欢笑和绿影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请保持勇敢  昂
诗歌苑 | 禾仓冬季水云的飘动 一南方冬季静好的时光微风徐来  直至深夜自然安静了许多风穿越山中的林子聆听九老峰遥远之声悠闲  欢畅  寂静不知道想了些什么看见冬日峰林里的水云层林尽染冰雪  结成了块
诗歌苑 | 写给母亲 那时  临水的倦柳丝丝如寂烟峦远岫惨淡无色母亲  安详地睡了痛苦沦陷了我号啕的心无根的浮萍  失水何依从此  生命的年轮里温暖的  只有母亲音容的回忆时光疼痛地
诗歌苑 | 我多想 你在山的那面说曾经的故事  远水迢迢有云霄的山峰戳破  心的寂寞多少梦里的呢喃随声声的黄鹂  掠过那条江水  依然缠绕着缠绕着颠簸的岁月那个没有月光的夜晚依然燃烧着燃烧
诗歌苑 | 二月 见字如晤 春风  伸出一双纤纤玉手拽着腊月剩余的一点儿时光燕鸣掀开洁白的琼花被子有的呢喃在返青的柳枝上有的在屋檐下筑着新巢春风  把剪刀磨得锃亮柳枝飞扬  絮芽鹅黄桃李紧跟着 
诗歌苑 | 二月杏花 春风有点儿不安分  四处游荡来到田野  山岗唤醒小草  爬上杏树的枝梢花蕊含笑  慢慢绽放一朵接着一朵  满树的白霜拈花惹草的春风  让二月豪情万丈杏花
诗歌苑 | 二月的风 踏入二月的门槛威海的风比冬天的风有过之而无不及二月的风凛冽把雪雨一起吹落  簌簌而下行人裹紧衣裳  成了匆匆过客二月的风顽皮时常捉弄草木  枯枝败叶二月的风多情梳剪一棵棵柳杨吹
诗歌苑 | 水调歌头·三峡怀古 浩浩三峡地,情景共心鸣。千秋奇域,风光难再主其名。古往浮沉事迹,多少雄浑墨笔,谁近瘦栏轻?料想当年浪,渗与现中汀。草堂外,登高处,叹秋兴。山河曾碎,痛者联袂杜工情。但看群鸽挥翅,定教公卿有慰,一览九州
诗歌苑 | 归时 茶杯许久未换夜以继日地奔波昔日的妩媚已从它身上逃离沉睡多时的旧茶还赤裸地停靠在书桌旁与不知名的小说叠放在一起它们相互攫取着各自情投意合的部分年事已高  迫近苍白我走在回乡的路上带着生病的茶杯北
诗歌苑 | 八月 八月醉晚亭盛开的荷花准备好道别阳光从台阶上走下来直至湖底深处每座与水有关的房子大块落下的比喻我会轻微地炸裂缝隙间书包放在陈旧的背脊雨伞在它的右侧  沉迷于醉酒的搭讪火车停站的声音  一
诗歌苑 | 珞喻路1037号 一父亲的茶叶剩余不多了早晨  从回声里拼凑念着  我回家时的三餐我打开旧茶的铁罐  陈水烫着陈茶我的肠胃里  还装着原来的东西新茶的背脊长在土地上凉风穿过四面八方从蚂蚁
小说林 | 振华路早餐街 一阿超一家吃晚饭时聊到隔壁那家店铺租了出去,后天开张。老板叫什么,他们不知道,只知他瘦高个儿,黑,看上去有些年纪了,却又很精神。招牌前几天就挂了出来,蓝天碧海的背景上有三个圆滚滚的白字—“爱琴海”。这
小说林 | 她和他 初秋,说不上有什么不同,一样的同学、一样的老师、一样令人厌倦的考试,只是门口的教室牌从高二文(1)班换成了高三文(1)班。气氛沉闷得有些压抑,空气似乎都流通不畅了,就是大课间也没什么动作。大多数人趴在
小说林 | 大伟和香雪 我作为“猎头”顾问,出差是家常便饭。这次寻访的候选人是省城一家公司的高管,我需要到候选人所在地做面试和背景调查。入住酒店后,我和候选人约好下午两点在一家咖啡馆见面。走出酒店,天气阴沉沉的。叫了一辆出租
散文馆 | 哈水 “哈水”这词可能就沂蒙山区范围内的人能懂,就像我小时候奶奶老是问我:“小啊,你饥困吗?”在老家方言里,“哈水”就是喝水的意思,“饥困”就是饥饿困乏的意思。在生活中,喝水是再普通不过的小事了。每个人每天
散文馆 | 寒松 元旦这天虽天气寒冷,但晴好。约上友人雄,驾车游瑞安福泉山森林公园,寻觅寒冬美景。汽车沿盘山公路蜿蜒而上。我们一路看到的尽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冬木,有些已经落尽叶子,光秃秃的,好像已经寻觅不到寒冬那
散文馆 | 我的母亲 快一年了,过去的日子我一直都在追思我的母亲。1957年8月,我的母亲出生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今沾益区)的一个村子,那个村叫块所。在我的记忆中,我每年都要去那里玩耍。我的童年很愉快,记忆中满满的是舅舅
散文馆 | 让生命在海航中怒放 他们是航油旗帜下的一支海员队伍,他们肩负着沿海机场航油运输保障任务,他们驾驶着万吨油轮常年如一日地在大海上奔波,他们不辞疲倦地穿梭在南北各条航线上,是当之无愧的“航油水路铁军”。为了满足沿海各大机场航
散文馆 | 溱洧盈盈,秉蕑而行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春江水暖,百草回芽,庭树飞花。正是雪霁翳翳日,乍暖还寒的年节。春,绝对是一幅饱蘸着生命繁华的独特画卷。我之所以格外喜爱和欣赏《诗经·郑风·溱洧》这篇诗,大抵因为春的缘故,
散文馆 | 阳春三月 “哐当”一声,我关上了家门,背着沉重的书包,吃力地蹲下去,总算是穿上了已经有些脏的小白鞋。“小白,不知道是哪个浑蛋踩了你几脚,连带着我也跟着你疼,不过你放心,这周末我一定要把你刷得干干净净。”一边想着
散文馆 | 追月亮的人 奥斯卡·王尔德说:“我不想谋生,我只想生活。”人世漫长又转瞬即逝,有人见泥泞尘埃,有人见皓月星辰,勇敢的人终其一生追逐皓月星辰。关于金钱与梦想,生活与月亮,现实与理想之间怎样平衡取舍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人
散文馆 | 诗曲共年华 文学与音乐相关联的历史可溯至先秦时期。在深厚的华夏文明土壤的滋养下,历经几千载,文学与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交融,密不可分。文学与音乐的交融不是片面的相加或相减,而是基于文学与音乐相类似的属性而言。正如修习
散文馆 | 雨中别样情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觉醒来,打开窗帘,从山顶上坐落的民宿的大落地玻璃窗前,看着绵绵细雨飘洒而下,整个山林和山谷弥漫着白茫茫的雾气,深吸一口,竟是久违的
散文馆 | 洈水 松滋洈水,我只在梦里到过。在梦里,洈水幻化成一个不食人间烟火、不沾染世间尘埃的仙子。淡淡的薄雾,氤氲了她的身影。因为出差,我有幸去洈水,去的时候,正是八月。清晨,站在大坝上向西远眺,阵阵凉风迎面吹来,
散文馆 | 人到中年的深思 近几天,我刻意放下手头的琐事。酒醒梦回饭前茶后之余,关掉手机,眯上眼睛,静下心来,努力地想想自己所走的路,任自己的思绪漫无边际地放飞着,追忆着。一时间,那故乡的往事,那缕缕的炊烟,那童年的欢乐,那亲人
散文馆 | 挣钱的小女孩儿 二十岁那年,我嫁到了粤西某个小县城,虽然地属广东省,但这个小城并不热闹,也不繁华,除了新区稍好,整个旧城区大多是一些低矮破旧的老建筑。我的家位于旧城区的一个菜市场旁边,因为夫家也不富裕,很自然的,我成
散文馆 | 爱在生活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甜美爱情的向往是人类不断前进的动力,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千百年来,爱情一直都是人们百说不厌的话题。我们会发现,无论是什么形式的艺术作品,只要有爱情这个元素在里面,就有了灵魂,充满了张
散文馆 | 阡陌之歌,舞美商河 商河鼓子秧歌—一个承载了六十五万商河人集体乡愁的特色文化符号,一项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民间舞蹈艺术。它组织严密、粗犷豪放、舞技健美、昂扬向上,被誉为“北方汉民族男性舞蹈的代表”,是“山东三大秧歌”之
散文馆 | 家乡的落日余晖 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我依旧被那红艳迷人的落日余晖深深吸引。它如同一朵火红的玫瑰,静静地盛开在最后一片鹅毛大雪掉落的乡村里。远处一剪挺拔的树影,仿佛是它多刺的枝干,刺破了蔚蓝的天空,让时光悄无声息地
散文馆 | 不是过客,是归人 离 别2022年7月4日,放假回家后的第十天。来不及拨掉冗乱的思绪,徜徉在熟悉的环境里,匆忙的行程安排便催促着我踏上回校的路。坐上回程的高铁列车,看着渐渐远去的熟悉的风景,眼眶慢慢湿润。我还没有离开,
散文馆 | 无声 2022年11月13日凌晨,我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儿的她泣不成声:“囡啊!你外婆走了。”那时,夜空布满星辰,四周静寂无声,时间仿佛静止了,我的心痛得不能呼吸,泪眼婆娑……一声“走了”,意味着我
散文馆 | 且弹且谈朱贤杰 琴弹得出众,出彩的钢琴家比比皆是;但钢琴弹得好,又能著书立说,笔耕不辍,成就斐然者凤毛麟角。我听朱贤杰的琴声已有四十多个年头儿,从北京西路605弄那栋三楼老宅一架陈旧的三角钢琴里传出钢琴伴唱《红灯记》
散文馆 | 妙龄女子追马记 在辽阔无垠的旷野上,猎猎西风,呼啸狂吼。一匹白色的烈马正由镇赉县哈吐气乡宝山屯的山野往东北面的太平山方向狂奔而去。只见那匹马近似疯狂,在风中如同一团游走的白雾般飞蹄扬鬃,像脱缰的野马在满山肆无忌惮地狂
散文馆 | 渐空 山路崎岖,历经一个多小时的弯弯绕绕,终于在无尽的黑暗里看到村口的那盏高高的、散发着昏黄亮光的路灯。村口的路灯是进入陈坑村的指路标。陈坑村很偏僻,若是从市区出发,一路上都难以望得见人烟,只要一直朝这个方
散文馆 | 归乡 新春将至,当我踏上归乡的列车时,我在想,我们为什么要回去,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为什么这么多人背井离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独自求学,抑或是默默打拼,又不约而同地选择在相同的时间段回家?“家乡”的含义是什
散文馆 | 母亲 母亲的老家在湖北省的一个小镇里,那里有大片望不到边的平原,每到春天,油菜花便会满地盛开。母亲多兄弟姐妹,她排第四,她的姐姐们都到了懂事的年龄,而她偏偏天性调皮,很不受外婆疼爱。虽然母亲在家中不受大人疼
散文馆 | 童年往事 “童年”对于现在的我而言已经是一个很遥远的词了,但每每想起还是会触动自己的回忆。如果说让我选择哪一个时间段是最安心和幸福的时光,我会毫不犹豫选择幼儿园时期。回想起幼时往事,记忆当中有自己的欢声笑语和各
散文馆 | 母亲的镰刀 母亲是一个朴实的农村妇女,她用过的农具有很多,如锄头、铁锹、连枷、扁担等。但是,陪伴母亲时间最长,和母亲最有“感情”的还是镰刀。镰刀,又叫“割刀”,呈月牙状,由刀片和木把儿构成,是最常见的农具。在鄂北
散文馆 | 武汉印象 一、武汉江滩文化是自然的人化。美学理论将美的形态分为自然美与艺术美,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艺术美直接凝聚着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文学评论 | “木石前盟”与宝黛的爱情悲剧关系探析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令人惋惜,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非常复杂。林黛玉的性格、封建礼教观念、贾府环境等或多或少造成了宝黛爱情悲剧。除却现实因素,我们还可以从贾宝玉、林黛玉的上一世神话“绛珠仙草还泪”的角
文学评论 |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经典创作之概述 一、古代女性文学经典(一)经典与经典化价值尺度与判断标准的差异,导致人们对经典的认定有所不同,但其中还是存在一些具有共通性的评判标准。有研究指出,经典要经过时间的沉淀达到艺术极致,同时开创新的艺术范式
文学评论 | 李之仪与张耒山水田园诗之比较 宋代被认为是山水田园诗发展的又一个高峰,不仅作品数量激增,在表现领域也有很大拓展,从反映农村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来看,都远远超出晋唐山水田园诗。李之仪和张耒同属“苏门”文人群体,二人为同乡且是亲戚,都有大
文学评论 | 浅谈《诗经》的艺术成就及其文学价值 《诗经》的诞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它标志着文学从幼稚的、幻想的领域,转移到丰富而深刻的现实世界。无论是在艺术效果还是对后代文学的影响上,《诗经》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笔者将从艺术成
文学评论 | 庄子和雨果的美丑观的比较研究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晚期庄子及其后人对道家学说的总结,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独特且重要的地位。该书在其哲学思想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美学思想,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美学思想体系,对中国古典美学和文学艺
文学评论 | 论清代天津诗人查礼太平诗歌的地域书写及意义 查礼的太平诗歌创作以地域书写为主要内容,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查礼对太平地区的气候特征、自然山川及人文胜迹的多元书写,不仅是对古代太平文学地域文化特征的表现,还是外来旅居、仕宦文人对太平地区认同情怀
文学评论 | 诗词中的悲剧意识 诗词发展到唐宋时期已至鼎盛时期。唐朝诗人享受唐朝政治繁荣昌盛带来的大好机遇,积极入世,同时也不免流露出内心孤寂悲苦的一面。到了宋朝,朱熹发展了儒家思想。从宋朝开始,文人们好像比前代更加积极地入世,一批
文学评论 | 论杜甫诗中的精神 杜甫是唐诗中一座巍峨的高峰,为唐朝诗歌谱写了传奇的色彩。如果说李白的诗是“气势浩瀚”的话,那么杜甫的诗便是“沉郁顿挫”。杜甫的一生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他的诗被后人评价为“诗史”。杜甫给中国文
文学评论 | 李升圭《东洋诗学源流》与宋代诗话的渊源 “诗话”是中国古典文论著述的一种形式,对韩国的诗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韩国学者李升圭受中国诗话影响创作了《东洋诗学源流》。李升圭的生平,据现有资料暂不可考,但《东洋诗学源流》的原文在韩国诗话中被保留下来
文学评论 | “元白”二人对陈子昂诗学理论的接受 陈子昂是初唐著名的诗人,对整个唐代诗歌的创作与诗歌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诗学理论见于《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在这篇序中,陈子昂提出“风骨”与“兴寄”的理论。“兴寄”是要求有为而发,“风骨”是要
文学评论 | 试论陶榖与宋初“白体诗” 陶榖(903—970),五代至北宋人,字秀实,邠州新平(今陕西彬县)人。由五代入北宋后,陶榖在新朝任礼部尚书与翰林学士,后官至刑部、户部二尚书。乾德初年(963),郊祀、法物等制度多由陶榖所制定。《宋
文学评论 | 《三国演义》中智谋描写的文学意义 《三国演义》可谓是中国古代智谋描写的集大成者,其智谋描写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古代历史小说的正宗是‘按鉴演义’类小说,它们的目的是将史书通俗化、简单化,借以传播历史知识。这类小说的‘历史性’自不待言,
文学评论 | 古典小说的意境化评点 中国有非常悠久的文学发展史,古典小说是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元明清开始,针对古典小说的评点进入兴盛时期,在当时出现了众多评点家,自此对古典小说的评点成为文学领域关注的一大要点。在已知的评点方法中,意
文学评论 | 刺点理论对诗性理论的扩展 “刺点理论”是由法国理论家、文学思想家罗兰巴特在《明室》一书中提出来的,其核心内容是把照片展现出的表象跟观者自身的个人经验相连接,主张表象化观感,通过私人情感与经验对照片进行解读。书中并未对刺点理论作
文学评论 | 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与“从容美学”风格 国内学界对鲁迅的美学研究主要围绕现实主义、象征主义、马克思主义等角度进行。钱理群对《孔乙己》叙述者的细读分析,提出了鲁迅小说的“从容美学”风格建构问题,但并未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或有纯论叙事艺术者,或有
文学评论 | 对《简·爱》的文学赏析 《简·爱》是一部具有时代影响力的作品,小说提倡的是女性应追求自立、坚韧、自信的精神。小说以恋爱为题材,表现了简·爱渴望男女平等、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简·爱虽然身为孤女,但她富有聪明才智又乐于拼搏,经历
文学评论 | 浅析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人物形象 《平凡的世界》是我国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路遥以主人公孙少平的苦难生活为主线展开,叙述了那个年代的普通人走过的曲折道路、奋斗历程和人生选择。作为《平凡的世界》中的核心人物,孙少平一生都走在荆
文学评论 | 不同文化视野下《诗经》与《楚辞》的创作心理区别 一切文学的土壤莫不植根于民间,民间为文学的发展和文学的创作、流传开辟了道路。作为中国早期文学代表的《诗经》和《楚辞》更是如此,各自都体现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民族信仰。作为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诗经》以现
文学评论 | 浅析《陈情表》的陈情艺术 李密的《陈情表》不仅是一篇极具思辨意味的抒情散文,它也被看作是一场思想、语言、情感的多重博弈。之前很多学者对《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情时运用的语言艺术和李密这种保全之法进行探讨,但大部分人仅停留在对
文学评论 | 元结诗歌的艺术特色 元结能够在世风浮躁、人情崇尚华丽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文学观念,一心以救世为己任,是为了拯救诗坛文风,也为了改变世俗的风气。他一直提倡古朴的诗歌创作,在诗歌中尽力表现个人的真性情,自有一种质朴真挚之天趣存
文学评论 | 浅谈李白散文的艺术特点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潇洒奔放,极具传奇色彩。其复杂多变的人生经历,加上他受黄老列庄思想的影响,导致个人心境与气质趋于多元,既有儒家积极入仕的忧国忧民,也有道家崇尚山水、归隐自然的清静无为
文学评论 | 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的艺术创作风格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在十九世纪创作的作品,主要讲述了班纳特先生的五个女儿的爱情故事,并通过一系列情节展现当时的社会背景。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英国面临较大变革,此阶段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品。简·奥
文学评论 | 蝉鸣声高,情寄遥远 “物感说”渊源甚早,早在《礼记·乐记》中就已经出现了关于物感的论说,后通过陆机的《文赋》和刘勰的《文心雕龙》的演绎,到了钟嵘《诗品》那里,“物感说”的“物”不仅指外在的自然景物,还指社会事物。钟嵘把“
文学评论 | 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诗人的豪侠尚武之风 二十多年来,虽然学术界对王维和孟浩然的各类诗歌做了诸多有意义的研究,在社会内涵、源头探究、文本解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诗歌终究是表达诗人心灵生活的产物,一位诗人一生的作品不可能只拘泥于同一种思想情
文学评论 | 豪健骄矜 清初,东北地区文化不发达,江南籍文人的到来,为东北地区的文化发展、整理和记录起了重要作用。这些江南籍文人在到达东北地区后,东北地区壮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风土民俗,民众的精神面貌,特别是少年们的尚武精神
文学评论 | 《诗经·小雅·菁菁者莪》诗旨考辨 《诗经·小雅·菁菁者莪》(以下简称《菁菁者莪》)一诗,《毛诗序》以为“乐育材也”,三家无异议。自朱熹提出“此燕饮宾客之诗”一说后,后世学者或随声附和,或另立新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以为,《毛诗序
文学评论 | 语用学视角下对小说《傲慢与偏见》的语用赏析 语用学是现代数理逻辑的符号学分支,能够用语词、句子的表达形式,对语言在行为范围内的起源、用法和效果进行分析。语用学的研究目的是帮助人们快速运用和理解语言。语用学的研究范围围绕在语言行为研究方面,其中包
文学评论 | 从隐喻角度解读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作品 《雪夜林边驻马》 1980年,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和哲学家马克·约翰逊首次从认知的角度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并指出:“隐喻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隐喻不仅属于语言,而且属于思想行为和活动。我们赖以进行思
文学评论 | 论白居易闲适诗的隐逸思想 白居易的讽喻诗,为当代大众熟知,其中最经典的就是《秦中吟》和《新乐府》,但当代大众对白居易的闲适诗研究较少。其实,白居易的闲适诗也极为重要,因为其中蕴含了白居易思想中的另一面,也可以说是白居易儒家忠臣
文学评论 | “诗言志”阐释的历史回顾及近代以来研究综述 “诗言志”是《尚书·尧典》提出的诗学命题,因其产生之早,影响之大,而被誉为中国诗论的“开山纲领”。从古至今,对其阐释和研究者代不乏人。古代的文人学士大多采取经典阐释策略,对“志”的内涵和外延作出解释。
文学评论 | “会之难常,诗之可以群也” “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钟嵘《诗品序》),一直以来,诗歌都承担着抒情、言志的重要功能。“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孔子正指出了“诗”作为语言交际符号的重要作用。庆历元年(1041
文学评论 | “织锦”意象探 作为中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织锦技艺,是少数兼有实用价值与欣赏价值的工艺。作为物质,锦衣可避寒取暖,又因其精美的色彩搭配,富有文化寓意的图案,亦可作为艺术品欣赏,给人以美的享受。“锦中百结皆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