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地理2023年第6期

炎黄地理

炎黄地理2023年第6期

月刊 人文科普

简介

《炎黄地理》(月刊)创刊于1984年8月,主管单位: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单位:山西文化艺术传媒中心。主要栏目:人文地理、城乡规划、地质勘探、建筑施工、文史纵览、教育探究、农林园艺、经济管理、交流论坛等。

目录

历史文化 | 本体·心性·工夫

庆历之际,儒家学统在四方兴起,共同助推了北宋道学之形成。而陈襄作为闽中首倡道学的代表之一,有效地推动了宋代道学的传播与发展。然而由于其著作未得到广泛传播,陈襄的道学思想在学界鲜有人关注与重视。考究陈襄

历史文化 | 奴隶制时代宗法式家族制度的历史考察

奴隶制社会的宗法式家族至迟在商代即已兴起,时至周代发展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主要体现为将大宗和小宗加以区分,从而确定宗族与宗族之间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将嫡长子和别子加以区分,从而确定一个宗族内部族众之间

历史文化 |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山东,对山东提出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殷切要求,同时要求其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现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儒家文化的典型代表孟子故里邹城出发,就邹城如何推动优秀

历史文化 | 读者自接力流通服务模式的探索

为进一步简化读者借还手续,提高图书资源利用率,提出一种读者自接力流通的新型图书馆流通服务模式。该模式通过自接力请求、线上沟通和线下扫码等操作实现了图书馆纸本资源在线下的接续流通。这种自接力流通模式可有

历史文化 | 藩镇割据对韩愈创作及文学观的影响

在安史之乱后,藩镇林立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随着藩镇势力的增强,中唐的社会格局剧烈转型,在政治和文化上都呈现出崭新的面貌。藩镇新开辟的辟署制度为更多的底层文人提供了新的入仕途径。两次入幕府再前往中央

历史文化 | 金朝获取境外情报的途径及特征

金朝通过敌国降人、特定官员、边民、内外使节、间谍、宗室贵族、商人、战争俘虏等多种途径获取境外情报。其重点关注的政权有辽、宋、西夏、高丽、蒙古等,在战争期间尤其注重对上述政权的内政、军情、地理环境等信息

历史文化 | 辽金元时期的遗民、逸民研究综述

遗民和逸民是中国古代独特的社会群体,他们存在于中国整个古代社会中且不断发展,与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辽金元时期的遗民和逸民对民族的发展与融合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探究遗民和逸民群体的演变和发展,有

风土人情 | 少数民族竹编产品的创新及推广

现以贵州少数民族竹编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及宣传推广等方式,从少数民族竹编产品入手,调查受访者的基本情况、受访者对竹编工艺的了解及需求、竹编在市场的引入情况、竹编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竹编的开

风土人情 | 晋北鼓吹的文化价值与传承路径探究

晋北鼓吹是我国传统民间鼓吹乐中的一大分支,主要流传在山西北部的忻州、大同等地,长期以来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晋北鼓吹逐渐走出农村,走向全国,并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

风土人情 | 走西口视阈下的晋商精神研究

明清时期是晋商的发展与鼎盛时期,同时也是移民浪潮大规模来袭的时期,旅蒙晋商作为晋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晋商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走西口来看晋商精神,可以窥探在走西口中所蕴含的晋商精神,

遗产保护 | 民间故事的保护、传承以及可视化转化的策略

民间故事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民间故事意蕴深刻、资源丰富,体现着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民间故事一方面面临着被破

遗产保护 | 生命永恒的印记

琥珀,是来自远古遥远的回音,是千万年前的“泪滴”凝固的瞬间,是大自然的馈赠。琥珀内部常包裹有远古的动植物,它如天然防腐剂一般留住了数千万年的时光。那么什么是琥珀,在什么条件下植物会分泌树脂,虫珀又是怎

旅游与思考 | 基于地理环境的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产业是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旅游资源则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否发展好旅游产业,在于其能否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旅游活动的开展大都立足于一定的地理环

旅游与思考 |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管理对策分析

在我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城镇化发展对于改善乡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保障农村周边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乡村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基础设施的改善为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

文物古建 | 历史文化街区与古建保护问题的思考

我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大国,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所留下的古建筑及其文化街区结合了前人的智慧,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区域文化特色源远流长。这些古建筑以及历史文化街区本身就具有较高的社会属性

文物古建 | 化石标本的保护与利用策略探究

化石标本是大自然赠予人类的一笔天然财富,对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是地球生命起源的重要研究依据。保护化石标本应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建立博物馆确保化石标本得到专业的保护和利用,利用现代

文物古建 | 新时期如何强化文物建筑保护策略

随着国家科学技术水平与社会文化水平的持续提升,我国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离不开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助力。文物建筑作为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保护工作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并

文物古建 | 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策略探究

现从烟台历史文化名村的地位和功能入手,分析当前形势下保护、开发和利用历史文化名村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历史文化名村在保护、开发中存在的缺意识、缺资金、缺规划和缺人才等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途

书画长廊 | 蒙古族的皮雕画工艺特征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中国经济的复兴,国家文化软实力也随之提高。蒙古族皮雕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但是对其的保护与传承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所以

书画长廊 | 明清瓷画中的民意表达

艺术源于生活,文物传递历史。瓷器上的纹饰是时代精神和社会思潮的反映,是民情民意最直接的表达。现通过对石家庄市博物馆馆藏清代瓷器画片的赏鉴,分析不同时期瓷画中蕴含的社会思潮,以期了解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以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