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2024年第6期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2024年第6期

双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教师教育论坛》是国家教育部主管的综合学术性暨大学教学指导期刊,由华中师范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自2007年开始。本刊为综合性学术类内容,刊载各类高校教师、研究生及各类学术研究人员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其学科涵盖政治、法律、经济、中文、教育、英语、历史等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为从事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社区教育、企业教育、继续教育、岗位培训、职业技术教育及教育主管部门的理论工作者、教师与管理者服务。刊栽相应作者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目录

人物访谈 | 从乡镇初中到现代名校:仓前实验中学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庞仿英,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大常委会委员,现为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仓前实验中学书记,杭州师范大学讲席教授、硕士生导师。曾获“浙江省春蚕奖”“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杭州市杰出教育工作者”“杭州市优秀校长”“杭州市担当作为好支书”“余杭区功勋校...

特别关注 | “行走的思政课”:特区精神的融入与实践探索

摘 要 特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分支,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特区精神融入“行走的思政课”,引领学生亲身走进深圳这片改革的前沿阵地,深入了解改革开放的壮阔历程与深圳的飞速发展奇迹,从而知晓国情、社情、民情,...

特别关注 | 民族地区学校德育体系课程化实践:价值、案例及模式

摘 要 民族地区学校德育体系课程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W学校通过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中观层面的组织保障和微观层面的结构设计推动学校德育体系课程化实践,以期为落实国家民族地区文教政策作出相应贡献,也为民族地区学校德育体系课程化发展提供案例...

专业发展 |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的理念转向与编写特点

摘 要 浙江省的初中综合科学教材建设已经持续了30余载。2024年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的编写理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学生科学素养”到“全民科学素质”;从“科学技术与社会”到“科学与工程实践”;从“以科学素养为宗旨”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学...

专业发展 | 教师主体在幼小双向衔接中的现实困境与强化路径

摘 要 幼小衔接是儿童教育连续性的重要保障,对儿童后续的学习与成长具有深远影响。然而,教师主体在这一关键阶段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如教育观念差异、课程不连贯、专业素养不足及家长参与不足等。本文旨在深入分析这些困境,并探索相应的发展路径,如加强...

专业发展 | 班主任转化心理问题学生的策略研究

摘 要 心理问题学生的成因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表现为自卑、抑郁等行为。班主任需遵循尊重、关爱、引导和耐心原则,通过深入了解学生、实施个性化教育、加强家校合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支持系统、注重评价与反馈以及持续关注和跟进等策略,促进...

课程教学 |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预测”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 培养学生的阅读预测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与阅读质量。本文以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的“边读边预测故事情节”这个语文要素为切入点进行实践探索,总结提出基于共性元素进行通识性阅读预测、基于独特元素进行个性化阅读预测与基于结果检验进行...

课程教学 | 深度学习理论指导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高效开展

摘 要 整本书阅读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一项,是单篇阅读教学和多文本阅读教学的必要补充和提升,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将视角聚焦于“深度学习”,融合运用于“整本书阅读”教学,让学生以全新的形式进行阅读学习与思考...

课程教学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作文教学优化路径探析

摘 要 小学作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其优化显得尤为迫切。作文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然而,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存在的局限性问题,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本研究...

课程教学 | 项目化学习视域下的人物通讯教学探究

摘 要 人物通讯作为新闻类文本,具有独特的阅读价值,但也是当下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之一。本文以《青春之光》为例,探讨了人物通讯阅读教学蕴含项目化学习的开展可能与必要性。通过明晰人物通讯阅读项目化学习的核心内容,设计本质问题和驱动性问题,明确...

课程教学 | 高中语文课文中真善美元素的挖掘

摘 要 高中语文教育在塑造学生人格、推动人的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课文中真善美元素的深入挖掘,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这些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中语文;真善美;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G63...

课程教学 | 情境•任务•指向:高三语文复习的三重维度

摘 要 就高三复习教学来说,研究新课程标准与新高考的核心理念,是教师必备功课之一,也是教师制定教学策略的主要依据。本文以语文学科为例,论述了高三语文复习教学应如何围绕命题情境展开,通过详细解析高考语文命题的三大关键词——情境认知、因文设题、...

课程教学 |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策略探究

摘 要 在单元主题语境中开展语篇教学活动是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通过巧用语篇文本、精设文本留白、妙置卡通人物、联系生活情境等教学方式,整合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 英语...

课程教学 | 初中物理实验器材改进中的可视可控化研究

摘 要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改进实验普遍存在改进方向选择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初中物理实验器材改进的“可视化”方向,以直流电动机换向器模型为例,阐述了改进实验器材对学生理解电动机工作原理和电流方向变化的重要性。该模型采用LED灯带、光耦模块和主...

课程教学 | 基于跨学科视角的初中历史传统文化教学重构

摘 要 本文探讨了基于跨学科视角重构初中历史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与策略。传统文化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自觉和民族自信至关重要,但当前教学缺乏跨学科整合,未能充分展现传统文化的丰富性。文章提出从设定教学目标、规划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

课程教学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和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 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有效融入课程教学已逐渐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优势,阐述了信息技术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利用多媒体课件优化教学设计、借助网...

课程教学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价值、风险与应对

摘 要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数字技术迭代发展的新产物,是高中思政课教学创新发展的新动力。生成式人工智能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对高中思政课教学产生了诸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同时也衍生出教学主体异化、育人功能弱化、意识形态安全受威胁等多重风险。因而,...

课程教学 | 新课标背景下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整体构建策略研究

摘 要 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围绕某一主题开展一系列相关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学习,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当前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存在对大单元教学内涵认识片面、未能准...

课程教学 | 小学合唱社团活动促进学生艺术素养提升的策略研究

摘 要 合唱社团在音准、节奏感、表现力及团队协作等方面显著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发展。本研究聚焦小学合唱社团活动对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效能,提出核心策略,包括精准的声乐分层训练、多元文化合唱曲目拓展、沉浸式情境教学法运用以及定期的舞台实践锻炼等,...

课程教学 | 基于“5E”教学模式的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策略探究

摘 要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信息科技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5E”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教学理...

教育管理 |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在乡村地区义务教育中的优化应用研究

摘 要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化发展,是推进社会公平发展的应有之义。数字化技术在教育中的深度应用,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协同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对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但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乡村义务教育数字化发展整体上还较为滞...

教育管理 | 新时代书记校长的作用发挥与评价研究

摘 要 本文明确了书记与校长的权责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书记与校长如何实现协同作用的发挥。同时,本文通过分析梳理已有的国内外校长评价标准,探讨了上级考核、师生评议、校内党政互评和社会综合评价四个评价手段,探索构建了四级指标下的书记、校长考...

教育管理 | 九年一贯制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摘 要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劳动教育在九年一贯制学校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苏州工业园区东延路实验学校的“萌宠乐园”项目,通过将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与劳动实践相结合,设计了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劳动教育活动。低年级学生通过萌宠照料感知劳动乐趣,...

教育管理 | 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构建研究

摘 要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意义。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对劳动教育认识不足,劳动...

教育管理 | SPT幼小衔接体系建设路径探索

摘 要 当前幼小衔接面临儿童主体地位缺失、家长教育观念错位、教师衔接观念断层等困境。SPT幼小衔接体系基于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以幼儿、家长、教师为出发点构建幼小衔接体系。建设路径包括坚持“两个目标方向”,即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协同育人、优化教育...

教师培训 | 创新联合研训模式助力欠发达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摘 要 区域教研工作是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和学生成才的助推器。联合研训模式就是提升区域教研质量的有力抓手,欠发达地区尤其需要探索和搭建合适的联合研训模式,迅速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本文以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为例...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