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2023年第2期

牡丹

牡丹2023年第2期

半月刊 文化综合

简介

《牡丹》是河南省一级期刊,杂志以河洛文化为底蕴,贴近现实生活,突出地方特色,注重青春气息,追求新颖高雅。

目录

散文 | 解读艺术作品中的幸福密码

艺术是反映现实、寄托情感的一种文化。它可以是声音、图像或文字等表达形式。有些艺术作品历经几代魅力不减,一定有某些共性的东西,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艺术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点惬意,给人幸福与安慰。人们欣赏一部电影

诗歌 | 词三首

永遇乐·青春征程忆想当年,参军实训,风华正茂。蒙古曾经,戎装拭剑,壮士精神抖。青山伫立,长河逐日,戈壁生机绿柳。雁飞回,遥思故里,满腔热血依旧。霜飔阵阵,窗前松柏,敢向秋寒争斗。万木衰枯,满天叶落,独

品评 | 论汪曾祺作品中的传统文化与情感书写

汪曾祺出生于江苏高邮的旧式家庭,由于自小接受以儒道为根基的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他对儒家文化始终存有一种原初性的亲近与爱好。作为贯穿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而独具风格的作家,汪曾祺擅长书写市井百姓的日常生活,在

品评 | 陌生化叙事视角下的《黑夜长于白天》

《黑夜长于白天》是季栋梁先生所写的一部中篇小说,主要塑造了主人公喜这一坚忍顽强的女性形象。喜虽然嫁给了傻子,但是并未因此消沉,而是选择勇敢地面对生活的苦难,她撑起了这个破败的家。小说中,情节的陌生化带

品评 | 江湖杯酒 人间值得

酒是古代文学史中常见的意象,苏轼围绕“酒”这一主题创作出不少诗词,相关文章更是涉及序跋、文赋、记说等多种文体。在诗词、散文研究领域,前人时贤研究多语涉苏轼“酒”主题诗词文章。专著如林雨堂《苏东坡传》,

品评 | 《雷雨》“周鲁情感”的误读与价值分析

1934年7月,曹禺创作的四幕话剧《雷雨》发表于《文学季刊》第1卷第2期。现代戏剧家李健吾评论其为“一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但从第一版至今,《雷雨》多次改动,随着时代语境的变化,外界对

品评 | 论叶广芩《山鬼木客》的生态书写

王诺在《欧美生态文学》中界定生态文学时认为,“生态文学表现的是自然与人的关系,而落点却在人类的思想、文化、经济、科技、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模式上”。随后进一步明确生态文学的概念:“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

品评 | 浅析《白鹿原》中的女性反叛意识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被称作反思文学的代表作,这是一部民族的秘史,儒家的衰败史,个体人物的抗争史,也是女性的反叛斗争史。小说讲述了渭河平原长达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塑造了乡土中国许多鲜明的女性形象。

品评 | 屈大均的诗歌渊源浅析

屈大均是明清之际我国著名的诗人、散文家、思想家和爱国志士。他的诗文之所以能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与其诗歌的艺术思想与创作理论是分不开的。屈大均从小热爱读书,跟随大师学习,同时游历祖国大

品评 | 明清世情小说中“失眠”叙事场景的诗意性探微

一般来说,探讨诗意性或意境问题时,研究者多着眼于抒情文学,如诗、散文等,而忽略对叙事文学的诗意性或意境的探讨,如小说。对小说中“失眠”叙事这一文学场景的关注,更是少之又少。人们通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品评 | 《满江红·小住京华》文本细读

《满江红·小住京华》写于1903年左右,是清末女革命家秋瑾的词作。秋瑾十八岁时,嫁给湖南人王廷钧。1898年前后,王廷钧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官,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在京期间,秋瑾接受了新思想的洗

品评 | 分析与解读:《平原上的夏洛克》

影片《平原上的夏洛克》讲述的是一个发生于河北农村地区的故事。男主角超英为了翻盖新房,请朋友占义、树河和其他乡亲来帮忙,没想到树河却因意外车祸入院,司机肇事逃逸,超英和占义化身“平原侦探”,踏上了一段令

品评 | 孟子音乐思想探析

孟子受业于孔子再传弟子子思的门人,在儒家拥有“亚圣”的崇高地位,他将一生中的主要精力都投入教育事业。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认为“人无有不善”,提倡仁义,认为“民贵君轻”,主张施行仁政。孟子曾在《

品评 | 论中国火锅的文化精神

火锅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深入挖掘火锅背后的文化内涵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文化精神极具价值。但目前学界对于火锅文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火锅本身,较少关注火锅文化及火锅文化的海外传播推广。本

品评 | 以张家山汉简《秩律》为中心看汉初道制

张家山汉简的《秩律》中记载了大量的西汉初年的政区,这为今人研究秦代及汉初的政区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同时《汉书》中记载“有蛮夷曰道”,与民族政策有关的道制也是一项被学者关注的行政制度。本文试图以《秩律》中

品评 | 浅析话剧中的人物形象及其表现方法

佟振保是一名从英国留学归来的留学生,他租了老同学王士洪的房子,恰巧认识了风情万种的“红玫瑰”王娇蕊,王娇蕊正是王士洪的妻子。在一个下雨天,佟振保被王娇蕊彻底吸引,他们就开始了欲望中的爱情。让人意想不到

品评 | 潘玉良自画像艺术特色研究

潘玉良曾两次远渡重洋,她的油画作品融合中西,色彩线条互相依存,用笔俊逸洒脱,气韵生动,赋色浓艳,雍容华贵,别有趣味。本文将总结其不同时间的作品特点,分析促成其自画像艺术特色的原因。一、潘玉良绘画语言发

品评 | 江门开平民歌口述史资料搜集与整理研究

开平民歌被收录在广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是岭南歌谣文化的重要组成,具有鲜明的岭南海洋文化、侨乡文化特质,是粤港澳大湾区典型的文化符号。随着时代的变迁,流行于广东省江门市的开平民歌的文化生态发

品评 | 试论豫剧传统剧目语言的通俗性

豫剧传统剧目的唱词和道白别具特色,在语言方面,具有通俗性的特点。其通俗性表现在用语具有生活化倾向,本色自然;具有农民化倾向,亲切生动;具有地域化倾向,体现河南地方特色。一、生活化倾向:本色自然豫剧传统

品评 | 军旅题材油画创作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油画家的辛勤耕耘,军旅题材油画创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在风格上,呈现出多样化的倾向,既有基于写实主义风格的重大历史题材表现,又有强调艺术表现形式的军旅群像创作,形成了从外

品评 | 从《消失的孩子》看网络小说影视化改编现状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学写作,因丰富的题材内容、便捷的传播方式而广受欢迎,同时,经过影视改编等二度创作,在文化产业领域获得了巨大的商业价值。2022年下半年热播的电视剧《消失的孩子》,改编自网络

品评 | 论许鞍华电影中的怀旧表达

“怀旧”一词经历了从病理学用语到心理学用语和文化历史情绪的转变,作为现代性思潮的一部分,怀旧又成为广义上的美学问题。自启蒙运动开始,现代生存的理性诉求与生命质感的感性体验产生了强烈冲突,海德格尔提出“

鉴赏 | 《弗兰肯斯坦》

《弗兰肯斯坦》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一度被认为是开创了西方近代科幻小说先河的作品。雪莱写作本书时正值科学和技术蓬勃发展的年代,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社会便摆脱了黑暗的中世纪,理

鉴赏 | 《使女的故事》中的身体与空间书写

《使女的故事》是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著名作品,发表于1985年,多次荣获重要文学奖项。小说构想了在极权统治下的未来世界女性被剥夺身体自主权的极端生存状态。小说设想了一个处于宗教极权统治下的

鉴赏 | 浅析《春香传》中的朝鲜民族文化意识

《春香传》是朝鲜民族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的小说。它曾多次搬上银幕和舞台,《春香传》以退妓(指退籍的艺妓)之女成春香与门阀子弟李梦龙为主人公,描写了他们迂回曲折的爱情故事。看似单纯的故事蕴含的是朝鲜民族深

鉴赏 | 海明威作品中对“冰山理论”的运用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也是全球最具影响力、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于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受广大读者青睐,《老人与海》等作品一经问世便在国际上引起剧烈反响。海明威的创作风格朴实硬朗、个

鉴赏 | 容颜与形体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的大文豪,也是世界级的文学大师,他不仅深深影响了俄国的社会发展,对我国知识界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自译介到中国以来,就成为学界所关注的焦点,他笔下更是描绘了19世纪俄国的

鉴赏 | 《远大前程》中皮普的人格结构学说解读

狄更斯不仅是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还是世界文学领域的著名作家。《远大前程》是狄更斯的晚期作品,这部作品被许多人称为狄更斯写得最成功的小说之一。在这部小说中,狄更斯讲述了一个名叫皮普

鉴赏 | 论青山七惠笔下的女性伦理困境与自我救赎

青山七惠是日本“80后”女作家,2005年凭借处女作《窗灯》在日本文学界崭露头角,2007年创作的《一个人的好天气》荣获第136届“芥川奖”,2009年又凭借《碎片》成为最年轻的“川端文学奖”获得者。

鉴赏 | 浅析米切尔的《飘》

玛格丽特·米切尔是美国著名女作家,也是20世纪以来备受关注的小说家之一。1935年,玛格丽特·米切尔发表作品《飘》(又称《乱世佳人》),该小说于1937年获得了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1940年,翻译家

鉴赏 | 法语世界当代女性作家对比研究

法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中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影响为世人瞩目。18世纪以来的法国文学界不仅是男性作家的主场,更是许多女性作家展现自身文学价值的地方。19世纪的浪漫主义田园派作家乔治·桑、20世纪的

艺林 | 青海彩陶纹样与漆器结合的文创产品发展前景

立足彩陶文化与漆历史,查阅相关资料,对青海彩陶纹样与漆的历史起源、发展过程进行梳理,探讨彩陶纹样、漆器工艺结合后生产出的文创产品的发展前景。具体通过分析纹样与漆器相结合的现代文创产品案例,如福建漆器,

艺林 | 园林设计中色彩景观的融合与应用

园林产业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事业的发展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成为中国城市的建设亮点。随着园林设计的快速发展,园林设计和园林绿化都在向着高品质的方向转变。在实践活动之中,色彩与景观的融

艺林 | 《雁塔圣教序》笔画的形态变化及其典范意义

褚遂良为“初唐四大家”之一,一生中创作了大量书法作品,尤以楷书居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雁塔圣教序》《枯树赋》《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房玄龄碑》《倪宽赞》。在他的楷书作品中,《雁塔圣教序》对于初学

艺林 | 论浮世绘对西方绘画的影响

1661年,日本著名的作家浅井了意在《浮世物语》中写道:“活在当下,尽情享受月光,白雪,樱花和鲜红的枫叶,纵情歌唱,畅饮清酒,忘却现实的困扰,摆脱眼前的烦忧,不再灰心沮丧,就像是一颗空心的南瓜,漂浮于

艺林 | 浅析《墙盘》的书法特点及艺术价值

1976年12月,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公社庄白大队平整土地时发现一座青铜器窖藏,该窖藏共出土青铜器103件,其中带有铭文且篇文最长的就是《墙盘》。《墙盘》通高16.2厘米,口径47.3厘米,腹深8.

艺林 | 更正

本刊2022年第18期封二作品《沿途的风景》,作者王博文的单位应为“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此更正!

往期杂志

更多